一种化学结晶造粒流化床的新型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1420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化学结晶造粒流化床的新型连接结构,包括原水管:原水箱,所述原水箱上连接有所述原水管;增压泵,所述增压泵通过输水管连接在所述原水箱的右侧;石英砂过滤器,所述石英砂过滤器通过所述输水管连接在所述增压泵的右侧;活性炭过滤器,所述活性炭过滤器通过所述输水管连接在所述石英砂过滤器右侧;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活性炭过滤器的右侧。该化学结晶造粒流化床的新型连接结构可以根据水体的流速情况对两个流化床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从而可以在于水量大时,两个流化床同时进水耐冲击负荷,保证出水水质稳定,当水量小时,两个流化床串联进水处理效果较一个罐体显著提高,且在调节阀门时可以更加省力。可以更加省力。可以更加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学结晶造粒流化床的新型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水源净化
,具体为一种化学结晶造粒流化床的新型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水源净化的过程中,需要较多的步骤对原水进行净化,其中的一步需要采用结晶流化床来对水体进行软化处理,使得水源在饮用使得可以更加健康。
[0003]在使用结晶流化床来对水体进行软化处理时,一般时直接采用直线管道对水体进行运输,使得在面对不同流速的水体不能做较好的处理,且在对阀门进行开关时需要消耗较大的力气,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学结晶造粒流化床的新型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流化床不能对不同流速的水体不能做较好的处理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化学结晶造粒流化床的新型连接结构,包括原水管:
[0006]原水箱,所述原水箱上连接有所述原水管;
[0007]增压泵,所述增压泵通过输水管连接在所述原水箱的右侧;
[0008]石英砂过滤器,所述石英砂过滤器通过所述输水管连接在所述增压泵的右侧;
[0009]活性炭过滤器,所述活性炭过滤器通过所述输水管连接在所述石英砂过滤器右侧;
[0010]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活性炭过滤器的右侧;
[0011]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设置在所述连接管上;
[0012]第一流化床,所述第一流化床与第二流化床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管进行连接;
[0013]精密过滤器,所述精密过滤器的左侧连接有所述连接管的一端;
[0014]高压泵,所述高压泵与所述精密过滤器之间通过所述输水管连接;
[0015]反渗透装置,所述反渗透装置与所述高压泵之间通过所述输水管连接;
[0016]储水罐,所述储水罐与所述反渗透装置之间通过所述输水管连接;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能便于对水体进行处理。
[001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管包括:
[0019]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活性炭过滤器的上,且所述第一进水管的另一侧连接在所述第一流化床上;
[0020]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进水管上;
[0021]第三进水管,所述第三进水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流化床上,且第三进水管上连接有所述第二进水管的一端;
[0022]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流化床的上端,且第一出水
管的上连接有所述第三进水管的一端,并且第一出水管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精密过滤器上;
[0023]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流化床的上端,且第二出水管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出水管上;
[002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能便于改变第一流化床和第二流化床之间的连接方式。
[0025]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阀包括:
[0026]阀门主体,所述阀门主体设置在所述连接管上;
[0027]调节转轴,所述调节转轴设置在所述阀门主体上;
[0028]行星架,所述行星架件连接在所述调节转轴的外表面;
[0029]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固定连接在所述阀门主体的外表面;
[0030]齿圈,所述齿圈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框的内部,且所述齿圈啮合连接所述行星架;
[0031]转动器,转动器轴连接在所述固定框的外表面;
[0032]太阳齿轮,所述太阳齿轮键连接在所述转动器上,且所述行星架啮合连接所述太阳齿轮;
[003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能便于在调节控制阀时可以更加省力。
[0034]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行星架上的行星齿轮与太阳齿轮的传动比小于1;
[003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能便于齿轮之间的运行可以更加稳定。
[003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阀共设置有7个,所述控制阀的连接位置如下:
[0037]A控制阀,所述A控制阀连接在所述第一进水管与第二进水管连接端点和第一进水管与第一流化床连接端点之间,其中A控制阀中的阀门主体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水管上;
[0038]B控制阀,所述A控制阀连接在所述第一进水管与第二进水管连接端点和第三进水管与第二进水管连接端点之间,其中B控制阀中的阀门主体设置在所述第二进水管上;
[0039]C控制阀,所述C控制阀连接在所述第三进水管与第二进水管连接端点和第三进水管与第一出水管连接端点之间,其中C控制阀中的阀门主体设置在所述第三进水管上;
[0040]D控制阀,所述D控制阀连接在所述第一出水管与第三进水管连接端点和第一出水管与第二出水管连接端点之间,其中D控制阀中的阀门主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出水管上;
[0041]E控制阀,所述E控制阀连接在所述第三进水管与第二进水管连接端点和第三进水管与第二流化床连接端点之间,其中E控制阀中的阀门主体设置在所述第三进水管上;
[0042]F控制阀,所述F控制阀连接在所述第一出水管与第三进水管连接端点和第一出水管与第一流化床连接端点之间,其中F控制阀中的阀门主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出水管上;
[0043]G控制阀,所述G控制阀连接在所述第二出水管与第一出水管连接端点和第二出水管与第二流化床连接端点之间,其中G控制阀中的阀门主体设置在所述第二出水管上;
[004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能便于对第一流化床和第二流化床之间的连接进行调节。
[004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化学结晶造粒流化床的新型连接结构可以根据水体的流速情况对两个流化床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从而可以在于水量大时,两个流化床同时进水耐冲击负荷,保证出水水质稳定,当水量小时,两个流化床串联进
水处理效果较一个罐体显著提高,且在调节阀门时可以更加省力:
[0046]1、当水量较大时,采用并联方式运行时,阀门A、B、D、E、F、G开启,阀门C关闭,由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分为两个支路分别进入第一流化床和第二流化床,使得每个流化床的进水量都不至于超过运行负荷,这样能够抵抗大水量的冲击负荷,保证出水水质的稳定,最后从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中排出;
[0047]2、当水量较小时,采用串联方式运行时,阀门A、C、E、F、G开启,阀门 B、D关闭,由第一进水管的来水进入到第一流化床,然后第一出水管和第三进水管进入到第二流化床,最后经第二出水管进行排放,这样在水量不大时,由于分别进入了两个流化床,相当于处理了两遍,相较于一个罐体处理水质显著提高;
[0048]3、通过转动转动器使得太阳齿轮可以带动行星架进行转动,并通过行星架带动调节转轴进行转动,从而来控制控制阀的开关,且在转动的过程中可以更加省力。
附图说明
[0049]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
[0050]图2为本技术第一流化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学结晶造粒流化床的新型连接结构,包括原水管(1),其特征在于:原水箱(2),所述原水箱(2)上连接有所述原水管(1);增压泵(4),所述增压泵(4)通过输水管(3)连接在所述原水箱(2)的右侧;石英砂过滤器(5),所述石英砂过滤器(5)通过所述输水管(3)连接在所述增压泵(4)的右侧;活性炭过滤器(6),所述活性炭过滤器(6)通过所述输水管(3)连接在所述石英砂过滤器(5)右侧;连接管(7),所述连接管(7)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活性炭过滤器(6)的右侧;控制阀(8),所述控制阀(8)设置在所述连接管(7)上;第一流化床(9),所述第一流化床(9)与第二流化床(10)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管(7)进行连接;精密过滤器(11),所述精密过滤器(11)的左侧连接有所述连接管(7)的一端;高压泵(12),所述高压泵(12)与所述精密过滤器(11)之间通过所述输水管(3)连接;反渗透装置(13),所述反渗透装置(13)与所述高压泵(12)之间通过所述输水管(3)连接;储水罐(14),所述储水罐(14)与所述反渗透装置(13)之间通过所述输水管(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学结晶造粒流化床的新型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7)包括:第一进水管(701),所述第一进水管(701)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活性炭过滤器(6)的上,且所述第一进水管(701)的另一侧连接在所述第一流化床(9)上;第二进水管(702),所述第二进水管(70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进水管(701)上;第三进水管(703),所述第三进水管(703)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流化床(10)上,且第三进水管(703)上连接有所述第二进水管(702)的一端;第一出水管(704),所述第一出水管(704)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流化床(9)的上端,且第一出水管(704)的上连接有所述第三进水管(703)的一端,并且第一出水管(704)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精密过滤器(11)上;第二出水管(705),所述第二出水管(705)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流化床(10)的上端,且第二出水管(705)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出水管(704)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化学结晶造粒流化床的新型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8)包括:阀门主体(801),所述阀门主体(801)设置在所述连接管(7)上;调节转轴(802),所述调节转轴(802)设置在所述阀门主体(801)上;行星架(803),所述行星架(803)件连接在所述调节转轴(802)的外表面;固定框(804),所述固定框(804)固定连接在所述阀门主体(801)的外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亮李景袁凯乐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北洋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