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牛蒡叶提取物及其提取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181320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牛蒡叶提取物及其提取方法和应用,所述牛蒡叶提取物的提取方法为:将超微粉碎牛蒡叶用酸化乙醇溶液混合后超声提取,浓缩后的上清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处理,真空干燥,粉碎过筛,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牛蒡叶提取物在制备抗沙门氏菌感染制剂及消杀环境中沙门氏菌株中的应用效果良好,适于推广应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牛蒡叶提取物及其提取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抗菌
,尤其涉及一种牛蒡叶提取物及其提取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畜禽养殖中一种重要的病原菌,不仅能导致人的伤寒、副伤寒、败血症、急性胃肠炎等疾病,还能侵袭多种动物,使怀孕母畜流产。沙门氏菌作为人和动物共患病原菌,可以引起人沙门氏菌病和鸡白痢,也可潜伏在人和动物体内,使其成为健康携带者。全球由微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中,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常占首位或第二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
[0003]目前,在畜牧业生产中,抗生素是治疗动物沙门氏菌感染的首选药物。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导致沙门氏菌产生耐药性,耐药范围逐渐扩大,耐药程度逐渐增加。由于耐药性可通过食物链传递,增加了治疗由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疾病的难度,人类终将会面临无药可医或有药难医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研发新的抗菌药物和研究新的治疗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牛蒡叶提取物,还公开了所述牛蒡叶提取物在制备抗沙门氏菌感染制剂、消杀环境中沙门氏菌株中的应用。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牛蒡叶提取物的提取方法,步骤如下:(1)将牛蒡叶通风自然阴干,超微粉碎粒径在10

15μm后备用;按照1∶10料液比混合牛蒡叶及无水乙醇,所述无水乙醇的pH值为3~5,浸泡60

120min,然后在60℃超声提取,每次0.5/>‑
2h,提取两次,然后将提取液过滤,滤渣再用同比例前述无水乙醇依照上述方法提取两遍,将得到的提取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1

1.10g/mL;(2)向浓缩后提取液中加入蒸馏水,所述蒸馏水的体积为浓缩后提取液体积的2

10倍,放置30

60min,离心30

60min,将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1

1.10g/mL;(3)将浓缩后的上清液通过吸附速率为1

10BV/h大孔吸附树脂柱处理,先后用0

50%和50

90%的乙醇醇洗脱,滤液浓缩后真空干燥,粉碎过60目筛,得到牛蒡叶提取物。
[0006]所述步骤(3)中,上清液干重与大孔树脂的重量比为1:4

1:12,大孔吸附树脂柱的径高比为1:3

1:10。
[0007]本专利技术所述牛蒡叶提取物的应用,包括将牛蒡叶提取物作为有效成分或者有效成分之一制备成抗沙门氏菌的药物,或是制备成畜禽肠道改善剂,或是制备成畜禽免疫增强剂,或是制备成畜禽饲料添加剂。
[0008]以上所述的应用中,优选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剂,包括:牛蒡叶提取物30~40份、穿心莲提取物20~30份、大青叶提取物10~20份,黄芩提取物20~30份。以上均指的是重量份,市购的穿心莲提取物、大青叶提取物、黄芩提取物均可完成本专利技术。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专利技术首次将牛蒡叶提取物应用于制备抗沙门氏菌感染制剂及消杀环境中沙门氏菌株。
[0010](2)将牛蒡叶提取物与穿心莲提取物、大青叶提取物和黄芩提取物联合后的制剂,可更好的发挥药效,增强动物免疫力,抑制动物体内沙门氏菌生长。
[0011](3)本专利技术所用提取物全部来自天然植物,无残留,无毒害,减少耐药沙门氏菌的产生,大大提高鸡肉生产链安全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不受实施例的限制。本专利技术所述技术方案,如未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案;所述试剂或材料,如未特别说明,均来源于商业渠道。本专利技术所用的沙门氏菌为由徐州市动物疫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保存,分离自病禽的多重耐药沙门氏菌,经革兰氏染色、生理生化及16sDNA鉴定。
[0013]实施例1:一种牛蒡叶提取物的提取方法,步骤包括:(1)将牛蒡叶通风自然阴干,超微粉碎粒径在10

15μm后备用;按照1∶10料液比混合牛蒡叶及无水乙醇(pH 3.0),浸泡60min,然后在60℃超声提取,提取2h,提取两次,然后将提取液过滤,滤渣再用同比例前述无水乙醇依照上述方法提取两遍,将得到的提取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1

1.10g/mL。
[0014](2)向浓缩后提取液中加入蒸馏水,所述蒸馏水的体积为浓缩后提取液体积的2倍,放置30min,离心30min,将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1

1.10g/mL。
[0015](3)将浓缩后的上清液通过吸附速率为1

10BV/h大孔吸附树脂柱处理,先后用0

50%和50

90%的乙醇醇洗脱,滤液浓缩后真空干燥,粉碎过60目筛,得到牛蒡叶提取物,用于以下实施例。
[0016]实施例2:一种牛蒡叶提取物的提取方法,步骤包括:(1)将牛蒡叶通风自然阴干,超微粉碎粒径在10

15μm后备用;按照1∶10料液比混合牛蒡叶及无水乙醇(pH 5.0),浸泡120min,然后在60℃超声提取,每次0.5h,提取两次,然后将提取液过滤,滤渣再用同比例前述无水乙醇依照上述方法提取两遍,将得到的提取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1

1.10g/mL。
[0017](2)向浓缩后提取液中加入蒸馏水,所述蒸馏水的体积为浓缩后提取液体积的10倍,放置60min,离心60min,将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1

1.10g/mL。
[0018](3)将浓缩后的上清液通过吸附速率为1

10BV/h大孔吸附树脂柱处理,先后用0

50%和50

90%的乙醇醇洗脱,滤液浓缩后真空干燥,粉碎过60目筛,得到牛蒡叶提取物。
[0019]实施例3一种制剂,以重量份计,包括实施例1提取得到的牛蒡叶提取物30份、穿心莲提取物20份、大青叶提取物10份和黄芩提取物20份。
[0020]实施例4一种制剂,以重量份计,包括实施例1提取得到的牛蒡叶提取物35份、穿心莲提取物25份、大青叶提取物15份,黄芩提取物25份。
[0021]实施例5一种制剂,以重量份计,包括实施例1提取得到的牛蒡叶提取物40份、穿心莲提取
物30份、大青叶提取物20份,黄芩提取物30份。
[0022]实施例6一种制剂,以重量份计,包括实施例1提取得到的蒡叶提取物40份、穿心莲提取物20份、大青叶提取物10份,黄芩提取物30份。
[0023]实施例7:体外抑菌试验7.1材料与方法7.1.1菌株:来自徐州市动物疫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保存的沙门氏菌。
[0024]7.1.2沙门氏菌菌液的制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牛蒡叶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牛蒡叶用酸化乙醇溶液混合后超声提取即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将牛蒡叶通风自然阴干,超微粉碎粒径在10

15μm后备用;按照1∶10料液比混合牛蒡叶及无水乙醇,所述无水乙醇的pH值为3~5,浸泡60

120min,然后在60℃超声提取,每次0.5

2h,提取两次,然后将提取液过滤,滤渣再用同比例前述无水乙醇依照上述方法提取两遍,将得到的提取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1

1.10g/mL;(2)向浓缩后提取液中加入蒸馏水,所述蒸馏水的体积为浓缩后提取液体积的2

10倍,放置3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燕张林吉李华坤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