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茶的发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1072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红茶的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箱和设置在所述发酵箱一侧的密封门,在所述发酵箱内设置有加热机构、喷雾机构和对流机构;所述红茶的发酵装置还包括支撑架、导轨和发酵盘,所述导轨设置在发酵箱的内底面上,在所述支撑架的下端部上设置有与所述导轨适配的滑轮,在支撑架两侧的相对面上分别设置有若干滑轨,所述滑轨沿竖直方向均匀间隔布置;在所述滑轨的上端面上开设有滑槽,在所述发酵盘的下端面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滑槽适配的滑块;在所述发酵盘上开设有若干通气孔;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因为堆积造成茶叶内温度不均匀和吸氧效果差,降低发酵效果的问题。降低发酵效果的问题。降低发酵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茶的发酵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茶叶生产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红茶的发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茶叶的原产地,也是世界最大的茶叶生产地、出口地和消费地。茶叶是茶树的嫩叶和芽,是色、香、味兼具的口常饮料;在茶叶的生产主要步骤包括采青、杀青、筛选、发酵、干燥和包装等步骤。其中发酵过程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促使茶叶内含物发生深刻变化,为形成红茶特有的色、香、味品质准备基质。发酵过程的温度和湿度将直接决定红茶品质的好坏。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03353587U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制冷功能的红茶发酵装置”;该装置包括密闭的发酵室、控制器、可将发酵室内的空气排至室外的对流装置、能对发酵室加湿的喷雾装置和氧气罐,所述发酵室内设有加热灯,所述发酵室的表壁上设有与对流装置连接的进气口,所述对流装置包括空气冷却器,所述喷雾装置包括设置于发酵室内具有细孔的管体和水泵,所述氧气罐通过氧气输气管与发酵室连接,所述控制器分别与对流装置、喷雾装置、加热灯电连接;从而对装置内的温度精准控制,提高发酵效果。发酵过程是一个发热和吸氧过程,然而该装置使用时,发酵茶叶在装置内处于堆积状态, 堆积造成茶叶内温度不均匀和不利于茶叶的吸氧,降低发酵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因为堆积造成茶叶内温度不均匀和吸氧效果差,降低发酵效果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红茶的发酵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0005]一种红茶的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箱和设置在所述发酵箱一侧的密封门,在所述发酵箱内设置有加热机构、喷雾机构和对流机构;所述红茶的发酵装置还包括支撑架、导轨和发酵盘,所述导轨设置在发酵箱的内底面上,在所述支撑架的下端部上设置有与所述导轨适配的滑轮,在支撑架两侧的相对面上分别设置有若干滑轨,所述滑轨沿竖直方向均匀间隔布置;在所述滑轨的上端面上开设有滑槽,在所述发酵盘的下端面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滑槽适配的滑块;在所述发酵盘上开设有若干通气孔。
[0006]在本技术红茶的发酵装置的有益效果:在发酵箱内设置加热机构、喷雾机构和对流机构,使发酵箱内维持在80%~95%的相对湿度、40℃~45℃的温度,对流机构使发酵箱内具有充足的氧气;将茶叶放置在发酵盘内,支撑架对发酵盘支撑,实现茶叶分层放置,防止茶叶发酵过程中,因为堆积造成茶叶内温度不均匀和吸氧效果差,降低发酵效果的效果。
[0007]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包括若干架层,每一架层包括门形框和用于支撑门形框的支撑柱,所述滑轮设置在最底夹层的支撑柱的下端部;所述滑槽开设在门形框的上端面上;在所述支撑柱的下端面上设置有插柱,在所述门形框的上端面上开设有插孔,将所述插柱插入插孔内,实现相邻两架层之间的插接。
[0008]有益效果:将支撑架设置成多层架层结构,相邻架层之间通过将插柱插入插孔内连接成整体,实现支撑架的可拆,便于发酵盘的放置或取走。
[0009]进一步地,所述发酵盘为方形盘,所述方形盘向下凹陷形成用于盛放发酵茶叶的凹槽;所述通气孔开设在凹槽的底部和侧壁上。
[0010]有益效果:将发酵茶叶放置在凹槽内,提高发酵盘的盛放量的同时,减少或防止发酵盘放置或取走过程中,发酵茶叶的洒落。
[0011]进一步地,在所述方形盘的四角分别设置有吊环。
[0012]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吊环,为发酵盘提供吊运的连接点,便于发酵盘的转运。
[0013]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丝、温度传感器和处理器,所述加热丝镶嵌在所述发酵箱的侧壁内,所述温度传感器固定在所述发酵箱的内侧壁表面,所述处理器固定在所述发酵箱的外表面上,所述温度传感器、加热丝分别与处理器电信号连接。
[0014]有益效果:温度传感器检测发酵箱内的温度,向处理器发出电信号,经过处理器分析处理后,向加热丝发出指令,从而调节加热丝的温度,使发酵箱内维持在一个精准的温度范围内,有利于茶叶的恒温发酵。
[0015]进一步地,所述喷雾机构包括水泵、水管、雾化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水管一端与水泵连接,另一端与雾化器连接,所述湿度传感器设置在发酵箱的内表面上,所述水泵、雾化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别与处理器电信号连接。
[0016]有益效果:湿度传感器检测发酵箱内的湿度,向处理器发出电信号,经过处理器分析处理后,向水泵和雾化器发出指令,调节水泵和雾化器工作或停止工作,从而调节发酵箱内的相对湿度,使相对湿度满足茶叶发酵要求。
[0017]进一步地,所述对流机构包括鼓气管和出气管;所述鼓气管的一端与发酵箱内连接,用于向所述发酵箱内注入空气;所述出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发酵箱内连通,在所述出气管上设置有平衡阀。
[0018]有益效果:鼓气管向发酵箱内吹入空气, 为茶叶发酵过程中提供氧气保障。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红茶的发酵装置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局部剖视图;
[0021]图3是本技术的红茶的发酵装置的实施例的支撑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的红茶的发酵装置的实施例的架层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标号: 1

发酵箱,2

导轨,3

支撑架,4

密封门,5

鼓气管,6

出气管,7

平衡阀,8

架层,9

门形框,10

支撑柱,11

插柱,12

插孔,13

滑槽,14

发酵盘,15

吊环,16

滑块,17

凹槽,18

加热丝,19

温度传感器,20

处理器,21

水泵,22

水管,23

雾化器,24

湿度传感器,25

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5]本技术的红茶的发酵装置的实施例具体结构如图1

4所示,包括发酵箱1、支撑架3、导轨2、发酵盘14和设置在发酵箱1一侧的密封门4,在发酵箱1内设置有加热机构、喷
雾机构和对流机构。导轨2设置在发酵箱1的内底面上,在支撑架3的下端部上设置有与导轨2适配的滑轮25,在支撑架3两侧的相对面上分别设置有若干滑轨,滑轨沿竖直方向均匀间隔布置;在滑轨的上端面上开设有滑槽13,在发酵盘14的下端面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滑槽13适配的滑块16;在发酵盘14上开设有若干通气孔。
[0026]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3包括若干架层8,每一架层8包括门形框9和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茶的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箱和设置在所述发酵箱一侧的密封门,在所述发酵箱内设置有加热机构、喷雾机构和对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茶的发酵装置还包括支撑架、导轨和发酵盘,所述导轨设置在发酵箱的内底面上,在所述支撑架的下端部上设置有与所述导轨适配的滑轮,在支撑架两侧的相对面上分别设置有若干滑轨,所述滑轨沿竖直方向均匀间隔布置;在所述滑轨的上端面上开设有滑槽,在所述发酵盘的下端面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滑槽适配的滑块;在所述发酵盘上开设有若干通气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茶的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若干架层,每一架层包括门形框和用于支撑门形框的支撑柱,所述滑轮设置在最底夹层的支撑柱的下端部;所述滑槽开设在门形框的上端面上;在所述支撑柱的下端面上设置有插柱,在所述门形框的上端面上开设有插孔,将所述插柱插入插孔内,实现相邻两架层之间的插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茶的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盘为方形盘,所述方形盘向下凹陷形成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学献郑本辉韩冰韩廷旺郑沛孙磊韩廷连
申请(专利权)人:桐柏县丹峰山茶叶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