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硫池的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81068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脱硫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脱硫池的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本体、制冷器、冷水管、高压水泵和蓄水箱;所述冷却本体包括设置在再生室上方的冷却室和设置在冷却室顶部的喷淋管;所述蓄水箱设置在脱硫池的一侧,所述制冷器与所述蓄水箱连接;所述冷水管的一端通过高压水泵与所述蓄水箱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冷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喷淋管的进水口连接;脱硫池的再生室上方设置冷却室,经脱硫后的空气进入冷却室,通过喷淋管进行喷淋,不仅使得烟气可以进一步与水雾进行脱硫反应,还能通过水雾对烟气进行进一步降温。水雾对烟气进行进一步降温。水雾对烟气进行进一步降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硫池的冷却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脱硫池
,尤其涉及一种脱硫池的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工业生产产生的煤烟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而且煤烟温度极高,烟气中不仅仅含有许多的细颗粒物,还有大量的热能量有害物质。传统煤烟经过脱硫池处理后冷却效果不理想,不仅没有很好的去除杂质,导致煤烟残留有毒气体,而且脱硫后的煤烟气体经出烟管进入过滤装置后,还因为高温而对过滤装置产生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脱硫池的冷却系统。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脱硫池的冷却系统,所述脱硫池包括设置在脱硫池底部的再生室,所述再生室内装载有再生浆液,包括冷却本体、制冷器、冷水管、高压水泵和蓄水箱;
[0005]所述冷却本体包括设置在再生室上方的冷却室和设置在冷却室顶部的喷淋管;
[0006]所述蓄水箱设置在脱硫池的一侧,所述制冷器与所述蓄水箱连接;所述冷水管的一端通过高压水泵与所述蓄水箱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冷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喷淋管的进水口连接;
[0007]所述喷淋管沿进水方向依次设有相互连通的进水通道和混合腔,所述混合腔对应的侧壁上设有两个以上喷淋口;
[0008]所述进水通道靠近混合腔的一端呈第一缩颈结构;
[0009]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喷淋管对应的侧壁之间设有进气腔,所述进气腔对应的侧壁上分别设有与外界空气和进水通道连通的通孔,所述进气腔靠近混合腔的一端呈第二缩颈结构。
[0010]进一步的,所述喷淋管设有三组,三组所述喷淋管分别呈水平且等距设置在冷却室顶部。
[0011]进一步的,所述混合腔对应的侧壁上设有6个等距设置的喷淋口,所述喷淋口上设有雾化喷嘴。
[0012]进一步的,还包括循环水管;
[0013]所述循环水管环绕设置在冷却室对应的内侧壁上;所述循环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蓄水箱连接;所述蓄水箱上设有回水管,所述循环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回水管连接;所述制冷器与所述回水管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蓄水箱上设有温度检测计,所述蓄水箱的出水口设有电磁开关阀,所述温度检测计与所述电磁开关阀电连接。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脱硫池的冷却系统,脱硫池的再生室上方
设置冷却室,经脱硫后的空气进入冷却室,通过喷淋管进行喷淋,不仅使得烟气可以进一步与水雾进行脱硫反应,还能通过水雾对烟气进行进一步降温。同时,喷淋管内设置进气腔,进水通道通过高压水泵输水并在第一缩颈结构形成急流,从而对进气腔产生负压,进气腔从外部吸气进入混合腔与水混合后从喷淋口喷出,喷淋管喷出的水雾在空气作用下扩散更加均匀且流速较快,能够与烟气进行充分接触,增加水雾降温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种脱硫池的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所示为本技术一种脱硫池的冷却系统的局部放大图;
[0018]标号说明:
[0019]1、制冷器;2、冷水管;3、高压水泵;4、蓄水箱;41、回水管;5、再生室;6、进气管;7、喷淋管;71、进水通道;72、混合腔;73、进气腔;8、过滤层;9、循环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0021]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脱硫池的冷却系统,所述脱硫池包括设置在脱硫池底部的再生室,所述再生室内装载有再生浆液,包括冷却本体、制冷器、冷水管、高压水泵和蓄水箱;
[0022]所述冷却本体包括设置在再生室上方的冷却室和设置在冷却室顶部的喷淋管;
[0023]所述蓄水箱设置在脱硫池的一侧,所述制冷器与所述蓄水箱连接;所述冷水管的一端通过高压水泵与所述蓄水箱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冷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喷淋管的进水口连接;
[0024]所述喷淋管沿进水方向依次设有相互连通的进水通道和混合腔,所述混合腔对应的侧壁上设有两个以上喷淋口;
[0025]所述进水通道靠近混合腔的一端呈第一缩颈结构;
[0026]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喷淋管对应的侧壁之间设有进气腔,所述进气腔对应的侧壁上分别设有与外界空气和进水通道连通的通孔,所述进气腔靠近混合腔的一端呈第二缩颈结构。
[0027]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脱硫池的冷却系统,脱硫池的再生室上方设置冷却室,经脱硫后的空气进入冷却室,通过喷淋管进行喷淋,不仅使得烟气可以进一步与水雾进行脱硫反应,还能通过水雾对烟气进行进一步降温。同时,喷淋管内设置进气腔,进水通道通过高压水泵输水并在第一缩颈结构形成急流,从而对进气腔产生负压,进气腔从外部吸气进入混合腔与水混合后从喷淋口喷出,喷淋管喷出的水雾在空气作用下扩散更加均匀且流速较快能够与烟气进行充分接触,增加水雾降温的效果。
[0028]进一步的,所述喷淋管设有三组,三组所述喷淋管分别呈水平且等距设置在冷却室顶部。
[0029]从上述描述可知,三组所述喷淋管分别呈水平且等距设置在冷却室顶部,对烟雾进行降温过滤。
[0030]进一步的,所述混合腔对应的侧壁上设有6个等距设置的喷淋口,所述喷淋口上设有雾化喷嘴。
[0031]从上述描述可知,所述喷淋口上设有雾化喷嘴,增加水汽混合的效果,使得喷射的水雾更加细腻、均匀。
[0032]进一步的,还包括循环水管;
[0033]所述循环水管环绕设置在冷却室对应的内侧壁上;所述循环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蓄水箱连接;所述蓄水箱上设有回水管,所述循环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回水管连接;所述制冷器与所述回水管连接。
[0034]从上述描述可知,循环水管环绕设置在冷却室对应的内侧壁,对冷却室形成降温,从而进一步对冷却室及室内烟气形成降温。
[0035]进一步的,所述蓄水箱上设有温度检测计,所述蓄水箱的出水口设有电磁开关阀,所述温度检测计与所述电磁开关阀电连接。
[0036]从上述描述可知,所述蓄水箱上设有温度检测计,所述蓄水箱的出水口设有电磁开关阀,所述温度检测计与所述电磁开关阀电连接,当温度计检测到蓄水箱内的冷水冷却到预设温度时控制电磁开关阀打开,将蓄水箱内的冷水输送至循环水管和喷淋管。
[0037]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为:提供一种脱硫池的冷却系统,包括液冷却本体、制冷器1、冷水管2、高压水泵3和蓄水箱4。所述脱硫池包括设置在脱硫池底部的再生室5,所述再生室内装载有再生浆液,所述再生浆液为石灰石浆液。所述再生室一侧设有与进气管6连接的进气口,所述进气管用于传送焚烧排出的烟气。烟气进入再生室内与石灰石浆液反应进行脱硫。所述再生室还连接有输送氢氧化钠溶液的进液管。
[0038]所述冷却本体包括设置在再生室上方的冷却室和设置在冷却室顶部的喷淋管7,所述冷却室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硫池的冷却系统,所述脱硫池包括设置在脱硫池底部的再生室,所述再生室内装载有再生浆液,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本体、制冷器、冷水管、高压水泵和蓄水箱;所述冷却本体包括设置在再生室上方的冷却室和设置在冷却室顶部的喷淋管;所述蓄水箱设置在脱硫池的一侧,所述制冷器与所述蓄水箱连接;所述冷水管的一端通过高压水泵与所述蓄水箱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冷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喷淋管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喷淋管沿进水方向依次设有相互连通的进水通道和混合腔,所述混合腔对应的侧壁上设有两个以上喷淋口;所述进水通道靠近混合腔的一端呈第一缩颈结构;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喷淋管对应的侧壁之间设有进气腔,所述进气腔对应的侧壁上分别设有与外界空气和进水通道连通的通孔,所述进气腔靠近混合腔的一端呈第二缩颈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斌黎宋祖铨刘建马乾潘正果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鼎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