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切铣复合加工机及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80742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钻切铣复合加工机,包括主机总成、万向轮升降台面、人面界面、压料气缸、下钻孔电机装置,待加工板材工件人工上料至万向轮升降台面后被压料气缸夹紧定位,由主机总成完成钻孔、锯切及铣型修边工作。其加工方法,包括步骤:(一)机器进入初始状态;(二)进行板材定位及设定加工工艺参数:(三)进入钻孔工艺流程:(四)进入锯切工艺流程;(五)进入铣型工艺流程;(六)机器复位。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加工设备购置费,降低了加工设备加工能耗。加工能耗。加工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钻切铣复合加工机及其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脆质板材类(玻璃、石材等)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钻切铣复合加工机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针对脆质板材类(玻璃、石材等)开孔挖缺加工,小规模批量大多采用人工方法,首先钻出工艺孔,然后利用手动切割机切除废料,最后采用砂带机手动打磨抛光。此手工方法,费时费力且加工质量不稳定。大规模批量采用加工中心或水刀,设备成本高且整体加工效率较低,同时后续相关能耗成本高。
[0003]其中加工中心对脆质板材中间部位去除加工有先天硬伤,加工效率低成本高,需首先采用端面铣刀慢慢磨销出工艺孔,再以工艺孔为下刀点进行走刀。水切割需配套高压泵及金刚砂等设备,针对不同材质需调整金刚砂目数及喷射压力,金刚砂不易回收需定期投料且喷嘴耗损也快,高压泵的也导致整机能耗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脆质板材类加工效率,降低加工设备固定资产投入,降低加工设备整机能耗。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钻切铣复合加工机,包括主机总成、万向轮升降台面、人面界面、压料气缸、下钻孔电机装置,所述主机总成安装于底座上,设有X轴伺服联动机构、Y轴伺服联动机构可沿X轴、Y轴移动,所述万向轮升降台面设在所述主机总成工作面下方与底座连接固定,所述压料气缸固定在所述万向轮升降台面一侧上方,所述人面界面固定在所述主机总成主体上且工作控制箱设在所述主机总成工作面前方,所述下钻孔电机装置设在所述万向轮升降台面下方,待加工板材工件人工上料至所述万向轮升降台面后被所述压料气缸夹紧定位,由主机总成完成钻孔、锯切及铣型修边工作。
[0006]所述主机总成包括上钻孔电机装置、锯切电机装置、铣型修边电机装置及工位切换伺服,所述上钻孔电机装置、锯切电机装置、铣型修边电机装置依次同一平面排列,所述工位切换伺服与所述上钻孔电机装置、锯切电机装置、铣型修边电机装置驱动连接进行工位切换。
[0007]所述上钻孔电机装置设有第二Z轴进给伺服并由所述第二Z轴进给伺服驱动进行Z轴升降,所述锯切电机装置设有第三Z轴进给伺服并由所述第三Z轴进给伺服驱动进行Z轴升降,所述铣型修边电机装置设有第四Z轴进给伺服并由所述第四Z轴进给伺服驱动进行Z轴升降。
[0008]所述万向轮升降台面设有万向轮台面升降气缸并由所述万向轮台面升降气缸驱动作上下升降。
[0009]所述下钻孔电机装置设有第一Z轴进给伺服并由所述第一Z轴进给伺服驱动作上下升降。
[0010]本专利技术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一种钻切铣复合加工机加工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0011](一)机器进入初始状态:主机总成的X轴伺服联动机构、Y轴伺服联动机构联动,X轴和Y轴回工件始点位,下钻孔电机装置的第一Z轴进给伺服回始点位,第二Z轴进给伺服、第三Z轴进给伺服、第四Z轴进给伺服回始点位,工位切换伺服回工件始点位使上钻孔电机装置钻头与下钻孔电机装置钻头同心,锯切电机装置旋转回始点位,万向轮升降台面升起,压料气缸升起;
[0012](二)进行板材定位及设定加工工艺参数:由人工将待加工板材上料至万向轮升降台面,待操作工将加工蝴蝶口中线位置与主机总成工作面中心对齐按下启动按钮,万向轮升降台面由所述万向轮台面升降气缸驱动下降,延迟2秒至5秒后,压料气缸降下,完成待加工板材定位作业,然后在人机界面设置好加工蝴蝶口长、宽、工艺孔直径及玻璃厚度尺寸;
[0013](三)进入钻孔工艺流程:工位切换伺服将上工位先切换至钻孔工位,主机总成通过X轴伺服联动机构、Y轴伺服联动机构联动走至对应孔位坐标后,上钻孔电机装置及下钻孔电机装置中均设有的水路电磁阀、水泵同时打开,上钻孔电机装置及下钻孔电机装置中均设有的电机启动,然后第一Z轴进给伺服及第二Z轴进给伺服开始同时进给,待下钻孔电机装置中的钻头钻至玻璃厚度三分之一深度后,第一Z轴进给伺服向下退至始点位,同时下钻孔电机装置中的水路电磁阀关闭;第二Z轴进给伺服继续进给设定行程钻穿玻璃,然后第二Z轴进给伺服向上退至始点位,上钻孔电机装置中的水泵、电机及水路电磁阀关闭;
[0014](四)进入锯切工艺流程:工位切换伺服将上工位切换至锯切工位,主机总成通过X轴、Y轴联动机构联动走至对应锯切电机装置下刀点坐标,锯切电机装置中的主轴电机启动同时锯切电机装置中的水路电磁阀及水泵打开,第三Z轴进给伺服进给设定行程后,X轴伺服联动机构或Y轴伺服联动机构开始进行沿X轴或Y轴单向锯切移动,待锯切至工艺孔坐标点后,第三Z轴进给伺服向上提升设定行程后开始转向90
°
,然后第三Z轴进给伺服向下进给设定行程,X轴伺服联动机构或Y轴伺服联动机构继续沿X轴或Y轴单向锯切移动直至完成锯切作业,完成后第三Z轴进给伺服向上退至始点位同时关闭锯切电机装置中的水路电磁阀、水泵及电机;
[0015](五)进入铣型工艺流程:工位切换伺服将上工位切换至铣销工位,主机总成通过X轴伺服联动机构、Y轴伺服联动机构联动走至对应铣销下刀点坐标,铣型修边电机装置中的主轴电机启动同时铣型修边电机装置中的水路电磁阀及水泵打开,第四Z轴进给伺服开始向下进给到位后,X轴伺服联动机构或Y轴伺服联动机构开始沿X轴或Y轴联动完成铣型加工,完成后第四Z轴进给伺服向上退至始点位同时关闭铣型修边电机装置中的水路电磁阀、水泵及电机;
[0016](六)机器复位:上述工序完成后,主机总成返回工件始点位,同时压料气缸松开,延时后万向轮升降台面升起。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将上钻孔电机装置、锯切电机装置、铣型修边电机装置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体化作业,使得板材的钻孔、锯切、铣型修边能够连续作业,节省了工序换机操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无需使用单独的水刀设备及配套高压泵、金刚砂等设备,减少了加工设备购置费,降低了加工设备加工能耗。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主视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左视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结构俯视图;
[0022]图5为主机总成与下钻孔电机装置结构关系立体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加工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但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25]图1至图5示出了一种钻切铣复合加工机,包括主机总成1、万向轮升降台面2、人面界面3、压料气缸4、下钻孔电机装置5,主机总成1安装于底座上,设有X轴伺服联动机构1a、Y轴伺服联动机构1b可沿X轴、Y轴移动,万向轮升降台面2设在主机总成1工作面下方与底座连接固定,压料气缸4固定在万向轮升降台面2一侧上方,人面界面3固定在主机总成1主体上且工作控制箱设在主机总成1工作面前方,下钻孔电机装置5设在万向轮升降台面2下方,待加工板材工件人工上料至万向轮升降台面2后被压料气缸4夹紧定位,由主机总成1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切铣复合加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总成(1)、万向轮升降台面(2)、人面界面(3)、压料气缸(4)、下钻孔电机装置(5),所述主机总成(1)安装于底座上,设有X轴伺服联动机构(1a)、Y轴伺服联动机构(1b),所述万向轮升降台面(2)设在所述主机总成(1)工作面下方与底座连接固定,所述压料气缸(4)固定在所述万向轮升降台面(2)一侧上方,所述人面界面(3)固定在所述主机总成(1)主体上且工作控制箱设在所述主机总成(1)工作面前方,所述下钻孔电机装置(5)设在所述万向轮升降台面(2)下方,待加工板材工件人工上料至所述万向轮升降台面(2)后被所述压料气缸(4)夹紧定位,由主机总成(1)完成钻孔、锯切及铣型修边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切铣复合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总成(1)包括上钻孔电机装置(11)、锯切电机装置(12)、铣型修边电机装置(13)及工位切换伺服(14),所述上钻孔电机装置(11)、锯切电机装置(12)、铣型修边电机装置(13)依次同一平面排列,所述工位切换伺服(14)与所述上钻孔电机装置(11)、锯切电机装置(12)、铣型修边电机装置(13)驱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钻切铣复合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钻孔电机装置(11)设有第二Z轴进给伺服(111)并由所述第二Z轴进给伺服(111)驱动进行Z轴升降,所述锯切电机装置(12)设有第三Z轴进给伺服(121)并由所述第三Z轴进给伺服(121)驱动进行Z轴升降,所述铣型修边电机装置(13)设有第四Z轴进给伺服(131)并由所述第四Z轴进给伺服(131)驱动进行Z轴升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切铣复合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升降台面(2)设有万向轮台面升降气缸(21)并由所述万向轮台面升降气缸(21)驱动作上下升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切铣复合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钻孔电机装置(5)设有第一Z轴进给伺服(51)并由所述第一Z轴进给伺服(51)驱动。6.一种钻切铣复合加工机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一)机器进入初始状态:主机总成(1)的X轴伺服联动机构(1a)、Y轴伺服联动机构(1b)联动,X轴和Y轴回工件始点位,下钻孔电机装置(5)的第一Z轴进给伺服(51)回始点位,第二Z轴进给伺服(111)、第三Z轴进给伺服(121)、第四Z轴进给伺服(131)回始点位,工位切换伺服(14)回工件始点位使上钻孔电机装置(11)钻头与下钻孔电机装置(5)钻头同心,锯切电机装置(12)旋转回始点位,万向轮升降台面(2)升起,压料气缸(4)升起;(二)进行板材定位及设定加工工艺参数:由人工将待加工板材上料至万向轮升降台面(2),待操作工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锋熊仕科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佳朗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