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外衬板加强板和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外衬板加强板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的指导下,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和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制定推出了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简称C
‑
IASI)测试评价体系,其中64Km/h正面25%小偏置碰撞工况由于正面接触重叠小只有25%,导致能量传递路线少,前纵梁基本没有参与变形吸能,只是少量弯曲变形。如果再加上前防撞梁较短,那么防撞梁有可能也不参与传递冲击能,最后真正参与吸能的路径很可能只有前翼子板内部的上纵梁;其次,车轮容易入侵。车轮在小偏置碰撞中受力更早和更大,导致车轮摆臂失效,轮胎偏转入侵乘员舱更严重,严重危害车内乘员的生命安全。因此设计一种减小车轮偏转后挤压搁脚区域空间,使碰撞力沿门槛向后传导的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外衬板加强板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外衬板加强板和车辆,结构强度更强,在6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外衬板加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设置在门槛梁(4)和发动机舱边梁(3)之间的加强板本体(1)和圆管(2),所述加强板本体(1)的左端用于与门槛梁(4)连接,加强板(1)的右端用于与发动机舱边梁(3)连接,所述圆管(2)沿着加强板本体(1)的左右方向延伸且安装在加强板本体(1)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外衬板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本体(1)上设置有加强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舱边梁后段外衬板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本体(1)上设置有第一加强筋(12)和第二加强筋(13),所述第一加强筋(12)和第二加强筋(13)分别设置在圆管(2)的两侧,所述第一加强筋(12)与圆管(2)呈第一角度,第二加强筋(13)与圆管(2)呈第二角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迎娥,龚杨,段志春,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