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A*算法改进的塔机吊运路径规划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0234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塔机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A*算法改进的塔机吊运路径规划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建立柱坐标下施工场地的三维网格模型,并生成网格节点集合;根据施工场地内的障碍物以及网格节点集合,生成障碍物点集;获取柱坐标下吊运起点的坐标以及吊运终点的坐标;根据吊运起点、吊运终点、网格节点集合、障碍物点集以及预设的吊运路径规划策略,规划吊运起点至吊运终点的吊运路径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优化了集合数据结构,大幅度缩减了计算时间,提高了路径规划的效率,通过生成障碍物点集,避免人工驾驶中存在的视觉盲区问题,采用特定的启发函数,使得规划得出的吊运路径更加符合塔机工作场景和吊运逻辑,提高了吊运安全性以及效率。吊运安全性以及效率。吊运安全性以及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A*算法改进的塔机吊运路径规划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塔机自动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A*算法改进的塔机吊运路径规划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塔吊是建筑工作中关键的机械设备,在楼宇修建的场所塔吊随处可见,可以有效的节省人力、降低建设成本和提高施工进度。但由于塔机驾驶室位置较高,塔机操作员视野受到很大限制,场地又内存在建筑、障碍物的遮挡,经常出现盲吊、隔山吊的情况,驾驶员仅能结合地面人员的指令,凭经验进行工作,盲目性、操作难度高,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与此同时,塔机驾驶员在狭小的高空驾驶室中长时间重复劳动,容易出现疲劳,对塔机吊运作业的安全生产造成较大影响。为解决该问题,现有技术主要通过设置塔机运行监控系统,通过采集塔机运行的参数及视频图像,为驾驶员提供辅助,减少视觉盲区。但塔机驾驶受人为因素影响大,驾驶员疲劳驾驶的问题依然存在。因此,自动驾驶的无人塔机是目前新型塔机研发的重要方向。
[0003]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10182696A、CN110482409A和CN109610850A分别提出用SLAM算法、快速搜索随机树(RRT)算法、蚁群算法进行吊运路径的搜索。除此以外,A*算法也是实现路径规划的一种算法,但塔机工作场景下使用常规的A*算法进行路径规划,存在算法效率低、起吊高度低等问题,实用性和安全性有待提高。
[0004]因此本领域人员亟需寻找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A*算法改进的塔机吊运路径规划方法及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A*算法改进的塔机吊运路径规划方法,包括:
[0007]建立柱坐标下施工场地的三维网格模型,并生成网格节点集合;
[0008]根据施工场地内的障碍物以及网格节点集合,生成障碍物点集U0;
[0009]获取柱坐标下吊运起点S的坐标以及吊运终点G的坐标,分别为(r
S

S
,h
S
)和(r
G

G
,h
G
);
[0010]根据吊运起点S、吊运终点G、网格节点集合、障碍物点集U0以及预设的吊运路径规划策略,规划吊运起点S至吊运终点G的吊运路径;
[0011]其中,吊运路径规划策略包括:
[0012]S101:建立可到达点集合open list与无需关注点集合close list;
[0013]S102:将吊运起点S放入可到达点集合open list中,令吊运起点S的总代价f(S)和实际代价g(S)为0,令其父节点为自己;
[0014]S103:在可到达点集合open list中,选取总代价f(n)最小的节点n,将节点n从可到达点集合open list中删除;其中,节点n的坐标为(r
n

n
,h
n
),节点n的总代价f(n)=g(n)
+h(n),g(n)为节点n的实际代价,h(n)为节点n的启发函数,且h(n)=k1(h
mid

h
n
)+k2+k3(|r
n

r
G
|+|θ
n

θ
G
|)+k4|h
n

h
G
|,k1,k2,k3,k4为预设的权函数,h
mid
为预设的大幅度水平移动前需确保的安全高度值;
[0015]S104:获取节点n相邻的节点m,并判断节点m是否属于障碍物点集U0或无需关注点集合close list;其中,节点m的坐标为(r
m

m
,h
m
);若否,
[0016]S105:判断节点m是否已经在可到达点集合open list中;
[0017]S106:若节点m不在可到达点集合open list中,则将节点m加入到可到达点集合open list中,并将节点n设置为节点m的父节点,计算节点m的总代价f(m)=g(m)+h(m),其中,g(m)代表从吊运起点S经由其父节点n移动至节点m的实际代价,g(m)=g(n)+|r
m

r
n
|+r
n
·

m

θ
n
|+|h
m

h
n
|,h(m)为节点m的启发函数,且h(m)=k1(h
mid

h
m
)+k2+k3(|r
m

r
G
|+|θ
m

θ
G
|)+k4|h
m

h
G
|;
[0018]S107:若节点m已经在可到达点集合open list中,则计算从吊运起点S经由非父节点n到达节点m的代价l(m,n)=g(n)+|r
m

r
n
|+r
n
·

m

θ
n
|+|h
m

h
n
|,将代价l(m,n)与实际代价g(m)进行对比,若l(m,n)<g(m),则将节点n设置为节点m的父节点,且令实际代价g(m)=l(m,n),并更新总代价f(m);
[0019]通过S104至S107遍历节点n所有相邻的节点m后,执行S108;
[0020]S108:将节点n加入到无需关注点集合close list中;
[0021]重复S103至S108,直至从可到达点集合open list中选中的节点为吊运终点G;
[0022]S109:从吊运终点G开始,沿着每个节点的父节点回溯,直至吊运起点S,将回溯节点依次连接,即为吊运路径。
[0023]进一步的,建立柱坐标下施工场地的三维网格模型,并生成网格节点集合,包括:
[0024]以塔机塔身的中轴线作为柱坐标的纵轴,将角度坐标θ以设定步长等分为a份;
[0025]将所有节点的角度坐标θ转化为0至a

1之间的整数;
[0026]以节点的角度坐标作为一级列表的索引,将节点的半径坐标r和高度坐标h作为二级列表。
[0027]进一步的,设定步长为1
°
,将角度坐标θ等分为360份。
[0028]进一步的,S104中:判断节点m是否属于障碍物点集或无需关注点集合close list,包括:
[0029]以节点m的角度坐标θ
m
在障碍物点集或无需关注点集合close list中的一级列表中进行索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A*算法改进的塔机吊运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立柱坐标下施工场地的三维网格模型,并生成网格节点集合;根据施工场地内的障碍物以及所述网格节点集合,生成障碍物点集U0;获取柱坐标下吊运起点S的坐标以及吊运终点G的坐标,分别为(r
S

S
,h
S
)和(r
G

G
,h
G
);根据所述吊运起点S、吊运终点G、网格节点集合、障碍物点集U0以及预设的吊运路径规划策略,规划吊运起点S至吊运终点G的吊运路径;其中,所述吊运路径规划策略包括:S101:建立可到达点集合open list与无需关注点集合close list;S102:将所述吊运起点S放入所述可到达点集合openlist中,令所述吊运起点S的总代价f(S)和实际代价g(S)为0,令其父节点为自己;S103:在所述可到达点集合open list中,选取总代价f(n)最小的节点n,将节点n从所述可到达点集合openlist中删除;其中,节点n的坐标为(r
n

n
,h
n
),节点n的总代价f(n)=g(n)+h(n),g(n)为节点n的实际代价,h(n)为节点n的启发函数,且h(n)=k1(h
mid

h
n
)+k2+k3(|r
n

r
G
|+|θ
n

θ
G
|)+k4|h
n

h
G
|,k1,k2,k3,k4为预设的权函数,h
mid
为预设的大幅度水平移动前需确保的安全高度值;S104:获取节点n相邻的节点m,并判断节点m是否属于所述障碍物点集或所述无需关注点集合close list;其中,节点m的坐标为(r
m

m
,h
m
);若否,S105:判断节点m是否已经在所述可到达点集合open list中;S106:若节点m不在所述可到达点集合openlist中,则将节点m加入到所述可到达点集合open list中,并将节点n设置为节点m的父节点,计算节点m的总代价f(m)=g(m)+h(m),其中,g(m)代表从吊运起点S经由其父节点n移动至节点m的实际代价,g(m)=g(n)+|r
m

r
n
|+r
n
·

m

θ
n
|+|h
m

h
n
|,h(m)为节点m的启发函数,且h(m)=k1(h
mid

h
m
)+k2+k3(|r
m

r
G
|+|θ
m

θ
G
|)+k4|h
m

h
G
|;S107:若节点m已经在所述可到达点集合open list中,则计算从吊运起点S经由非父节点n到达节点m的代价l(m,n)=g(n)+|r
m

r
n
|+r
n
·

m

θ
n
|+|h
m

h
n
|,将代价l(m,n)与实际代价g(m)进行对比,若l(m,n)<g(m),则将节点n设置为节点m的父节点,且令实际代价g(m)=l(m,n),并更新总代价f(m);判断是否对节点n的所有相邻的节点m进行了上述步骤的运算,如果是,则执行S108,如果否,则对其他相邻节点m进行步骤S104至S107的处理。故通过S104至S107遍历节点n所有相邻的节点m后,执行S108;S108:将节点n加入到所述无需关注点集合close list中;重复S103至S108,直至从所述可到达点集合openlist中选中的节点为所述吊运终点G;S109:从所述吊运终点G开始,沿着每个节点的父节点回溯,直至所述吊运起点S,将回溯节点依次连接,即为吊运路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算法改进的塔机吊运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柱坐标下施工场地的三维网格模型,并生成网格节点集合,包括:以塔机塔身的中轴线作为柱坐标的纵轴,将角度坐标θ以设定步长等分为a份;将所有节点的角度坐标θ转化为0至a

1之间的整数;
以节点的角度坐标作为一级列表的索引,将节点的半径坐标r和高度坐标h作为二级列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A*算法改进的塔机吊运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步长为1
°
,将角度坐标θ等分为360份。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A*算法改进的塔机吊运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S104中:判断节点m是否属于所述障碍物点集或所述无需关注点集合close list,包括:以节点m的角度坐标θ
m
在所述障碍物点集或所述无需关注点集合close list中的一级列表中进行索引,找到对应的二级列表;在对应的二级列表中寻找对应的(r
m
,h
m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A*算法改进的塔机吊运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柱坐标下施工场地的三维网格模型,并生成网格节点集合,还包括:建立直角坐标下施工场地的三维模型;将所述三维模型转化为所述三维网格模型,并以设定平面网格精度确定出所述网格节点集合。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算法改进的塔机吊运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权函数k1的表达式为:其中,d(n,S)表示节点n与吊运起点S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杰明陈航胡贺松唐孟雄邵泉陈喜生杨才广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