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和转向拉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80135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02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辆和转向拉杆系统,其包括中间拉杆,其用于和转向机连接;第一转向直拉杆连接第一转向桥和转向机;第二转向直拉杆和第二转向桥连接;助力器组件用于安装在车架上;助力器组件包括运动件,运动件的两端分别与中间拉杆和第二转向直拉杆活动连接;当处于第一状态时,运动件与第二转向直拉杆共直线;当处于第二状态时,运动件与第二转向直拉杆夹锐角,运动件沿其轴线做往复运动。由于助力器组件的力直接作用在中间拉杆和第二转向直拉杆上,消除垂臂传递比,也减小转向过程中助力器组件的输出力和第二转向直拉杆的夹角,有效提升助力器组件输出力的传递效率;另外减少原拉杆系统中的垂臂和安装支架,降低整车重量和成本。成本。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和转向拉杆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汽车零部件
,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和转向拉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转向拉杆系统作为车辆转向机构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主要作用是传递转向动力和传递相关零部件运动;根据当前市场主流设计,一般转向拉杆系统都是由助力器总成、拉杆总成、垂臂及支架总成等组成,是一种复杂的机构传递系统,整个系统包含多个零部件。
[0003]在一些相关技术中,如图1所示,目前商用车市场普遍采用单向液压助力臂10、垂臂9、支架总成和拉杆的组合结构实现转向助力功能,其中单向液压助力臂10的一端与车架7固定,垂臂9铰接在车架7上,垂臂9的一端与中间拉杆1连接,另一端和第二转向直拉杆4连接;单向液压助力臂10、的另一端与垂臂9的中部连接,通过单向液压助力臂10、调整中间拉杆1和第二转向直拉杆4与垂臂9连接的角度和尺寸比例关系实现转向力和运动关系的传递;但是存在以下问题:
[0004]由于车辆空间布置受限,一般情况下单向液压助力臂10的输出力比第二转向直拉杆4需要的输出力大,另外,采用垂臂9进行间接单向液压助力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拉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中间拉杆(1),其用于和转向机(3)连接;第一转向直拉杆(8),其两端分别用于连接第一转向桥(2)和转向机(3);第二转向直拉杆(4),其用于和第二转向桥(5)连接;助力器组件(6),其用于安装在车架(7)上;所述助力器组件(6)包括运动件(60),所述运动件(6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中间拉杆(1)和第二转向直拉杆(4)活动连接;当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运动件(60)与第二转向直拉杆(4)共直线;当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运动件(60)与第二转向直拉杆(4)夹锐角,所述运动件(60)沿其轴线做往复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拉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状态包括第二转向桥(5)左转或右转;当所述第二转向桥(5)右转时,所述锐角为a,a的取值范围为0
°
~15
°
;当所述第二转向桥(5)左转时,所述锐角为b,b的取值范围为0
°
~15
°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拉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锐角a与锐角b相等;或,所述锐角a与锐角b不相等。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拉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锐角a与所述锐角b相等时,所述锐角取值为15
°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拉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拉杆(1)和第二转向直拉杆(4)的两端均设有杆臂球头;所述运动件(6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中间拉杆(1)和第二转向直拉杆(4)上的杆臂球头铰接,并且以设定角度安装在车架(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玺王金胜杜喜阳李安元张腾心李乾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