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鼻入路手术鼻咽部吸引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9836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经鼻入路手术鼻咽部吸引管,包括吸引主管、卡件和可弯曲的吸引软管,所述卡件设置在所述吸引主管上,且所述卡件可卡合在牙齿上,所述吸引软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吸引主管的第一端可拆卸地连接并连通。所述的吸引软管可弯曲,可以通过口腔到达鼻咽部,进而到达蝶窦,从而使得在未打开蝶窦底壁的情况下也可吸出蝶窦内的积血和积液,将卡件卡合在牙齿上,吸引管可以持续地对鼻咽部或蝶窦进行吸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内镜颅底显微外科手术使用的吸引管不能持续工作且无法在未打开蝶窦底壁的情况下吸出蝶窦内的积血和积液,使得手术效率低且占用空间较大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手术效率高、安全性高、操作简单、实用性强的有益效果。实用性强的有益效果。实用性强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经鼻入路手术鼻咽部吸引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用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经鼻入路手术鼻咽部吸引管。

技术介绍

[0002]在20世纪初,颅底外科已开始发展,但是由于其解剖结构复杂的,且配套手术设备不完善,导致手术并发症多、术后病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因此,该区域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外科手术的禁区,发展缓慢。20世纪70年代以后,显微颅底外科迅速广泛发展,随后神经内镜逐步开始应用于临床,近10年来颅底外科的进展就集中在神经内镜经鼻颅底外科领域。
[0003]内镜手术相比显微镜手术可以抵近病灶观察,提供更多的细节,同时减少对脑组织的牵拉、减少对骨质的磨除,具有更加微创的优势。目前内镜手术已经被用于颅底外科几乎所有的颅底手术。内镜颅底显微外科手术具有广视角、高清晰、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以及费用低等优势,目前已成为未来颅底外科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
[0004]内镜颅底显微外科手术操作空间狭小,在手术过程中需要持续的冲水和吸引,保证手术视野清晰可见。现有技术中经常在鼻咽部放置一根吸引管,但每次开始吸引时,都需要零时操作,且无法在未打开蝶窦底壁的情况下吸出蝶窦内的积血和积液,需要再设置另一个吸引管,这样就降低了手术效率,且占据了更多的空间。
[0005]因此,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由于内镜颅底显微外科手术使用的吸引管不能持续工作且无法在未打开蝶窦底壁的情况下吸出蝶窦内的积血和积液,使得手术效率低且占用空间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经鼻入路手术鼻咽部吸引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内镜颅底显微外科手术使用的吸引管不能持续工作且无法在未打开蝶窦底壁的情况下吸出蝶窦内的积血和积液,使得手术效率低且占用空间较大的技术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经鼻入路手术鼻咽部吸引管,所述的吸引管包括:
[0008]吸引主管;
[0009]卡件,设置在所述吸引主管上,且所述卡件可卡合在牙齿上;
[0010]可弯曲的吸引软管,所述吸引软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吸引主管的第一端可拆卸地连接并连通。
[0011]进一步的,所述卡件上设有开口向外的卡槽,所述卡件通过所述卡槽卡合在牙齿上。
[0012]进一步的,所述卡件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吸引主管上。
[0013]进一步的,所述卡件可沿所述吸引主管的轴向滑动地套设在所述吸引主管上。
[0014]进一步的,所述的卡件包括可转动套设在所述吸引主管上的卡环,所述卡环的一侧设有卡体,所述卡槽开设在所述卡体上。
[0015]进一步的,所述吸引主管上还设有吸引力调节器,所述吸引力调节器包括:
[0016]本体,所述本体固定在所述吸引主管的外壁面上;
[0017]压力调节孔,开设在所述本体上,且所述压力调节孔的外端外露于所述本体,内端与所述吸引主管连通,且所述压力调节孔与所述吸引主管相垂直。
[0018]进一步的,所述吸引力调节器还包括:
[0019]盖体,所述盖体上设有用于堵住所述压力调节孔的密封塞。
[0020]进一步的,所述盖体通过柔性的连接攀与所述吸引主管的外壁面连接
[0021]进一步的,所述吸引主管的第二端向外逐渐收缩呈圆锥管状。
[0022]进一步的,所述吸引软管与所述吸引主管通过螺纹连接或通过插接连接。
[0023]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24](1)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吸引管包括吸引主管、卡件和吸引软管,由于所述吸引软管可弯曲,可以通过口腔到达鼻咽部,进而到达蝶窦,从而使得在未打开蝶窦底壁的情况下也可吸出蝶窦内的积血和积液,无需再设置一个吸引管,节约空间;同时,将所述卡件卡合在牙齿上,从而使所述吸引管持续地对鼻咽部或蝶窦进行吸引,无需临时操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内镜颅底显微外科手术使用的吸引管不能持续工作且无法在未打开蝶窦底壁的情况下吸出蝶窦内的积血和积液,使得手术效率低且占用空间较大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手术效率高、安全性高且空间占用少、操作简单、实用性强的有益效果。
[0025](2)本申请实施例所述吸引主管上还设有吸引力调节器,用大拇指直接按住压力调节孔,通过调整按住压力调节孔的面积的大小,可控制吸引压力的大小,使用者通过用手按压即可实现吸引负压的无级调节,调节十分方便且及时。
[0026](3)本申请实施例所述吸引力调节器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上设有用于堵住所述压力调节孔的密封塞,当需要最大的吸引负压较长时间时,直接盖上所述盖体,旋紧所述密封塞即可,无需手指一直按压,可解放大拇指,更加方便。
[0027](4)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盖体上设有可与所述吸引主管的外壁面固定连接的连接攀,所述的连接攀将所述盖体系紧在所述吸引主管上,可避免所述盖体丢失。
[0028](5)本申请实施例所述吸引主管的第二端向外逐渐收缩呈圆锥管状,以便于插入所述负压吸引器的连接管内从而与所述负压吸引器连接并连通,以给吸引提供动力。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一种经鼻入路手术鼻咽部吸引管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一种经鼻入路手术鼻咽部吸引管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经鼻入路手术鼻咽部吸引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内镜颅底显微外科手术使用的吸引管不能持续工作且无法在未打开蝶窦底壁的情况下吸出蝶窦内的积血和积液,使得手术效率低且占用空间较大的技术问题。
[0032]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串扰的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0033]所述的吸引管包括吸引主管、卡件和吸引软管,由于所述吸引软管可弯曲,可以通过口腔到达鼻咽部,进而到达蝶窦,从而使得在未打开蝶窦底壁的情况下也可吸出蝶窦内
的积血和积液,无需再设置一个吸引管,节约空间;同时,将所述卡件卡合在牙齿上,从而使所述吸引管持续地对鼻咽部或蝶窦进行吸引,无需临时操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内镜颅底显微外科手术使用的吸引管不能持续工作且无法在未打开蝶窦底壁的情况下吸出蝶窦内的积血和积液,使得手术效率低且占用空间较大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手术效率高、安全性高且空间占用少、操作简单、实用性强的有益效果。
[0034]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0035]图1、2分别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一种经鼻入路手术鼻咽部吸引管的结构示意图和俯视图,如图1、2所示,所述的吸引管包括吸引主管2、卡件3和可弯曲的吸引软管1。
[0036]所述吸引主管2是圆管,所述卡件3套设在所述吸引主管2上,且所述卡件3可卡合在牙齿上;所述吸引软管1的第一端与所述吸引主管2的第一端可拆卸地连接并连通。具体的,所述吸引主管2的第二端5与负压吸引器连通,所述吸引软管1的第二端锚置于需要吸引的鼻咽部或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鼻入路手术鼻咽部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引管包括:吸引主管;卡件,设置在所述吸引主管上,且所述卡件可卡合在牙齿上;可弯曲的吸引软管,所述吸引软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吸引主管的第一端可拆卸地连接并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鼻入路手术鼻咽部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件上设有开口向外的卡槽,所述卡件通过所述卡槽卡合在牙齿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鼻入路手术鼻咽部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件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吸引主管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鼻入路手术鼻咽部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件可沿所述吸引主管的轴向滑动地套设在所述吸引主管上。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经鼻入路手术鼻咽部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件包括可转动套设在所述吸引主管上的卡环,所述卡环的一侧设有卡体,所述卡槽开设在所述卡体上。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鼻入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晔孙希才余洪猛刘全薛凯赵可庆宋小乐张焕康王欢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