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孢菇覆土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9679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56
一种双孢菇覆土搅拌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双孢菇种植技术领域,栽培床的顶面左侧设有一号支撑架,一号支撑架的前后两侧下方对称固定设置有一号电动轮毂,一号支撑架的右侧固定有肥料箱,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上固定有倒“U”形架,倒“U”形架中等距固定设置有数个覆土铲,位于一号支撑架右侧的栽培床顶面设有二号支撑架,二号支撑架的顶面上通过轴承旋转连接有内螺纹管,内螺纹管的外侧壁上固定套设有一号伞齿轮,内螺纹管的内部通过螺纹旋转插设有丝杆,移动板的底面上通过电机支架固定有二号电机,旋转板的底面上等距固定设置有数个犁头;能够直接在双孢菇的栽培床上进行覆土搅拌,搅拌完成即可种植双孢菇,使用方便,实用性更强。实用性更强。实用性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孢菇覆土搅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双孢菇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双孢菇覆土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双孢菇是最常见的食用菌种之一,肉质肥厚,并含有较多的甘露糖、海藻糖及各种氨基酸类物质,所以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双孢菇栽培很大程度是依赖水的蒸发促进基质和蘑菇之间的物质交换,质量高的覆土通过提供大量的水分和促进水分蒸发以帮助蘑菇利用它的蒸发属性而提高质量,原材料和覆土的混合操作非常重要,现有覆土装置将土壤放入搅拌箱中进行搅拌,使用不方便,搅拌不充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双孢菇覆土搅拌装置,能够直接在双孢菇的栽培床上进行覆土搅拌,搅拌完成即可种植双孢菇,使用方便,实用性更强。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它包含栽培床、支撑柱、一号支撑架、肥料箱、一号电动轮毂、电动推杆、覆土铲、二号支撑架、二号电动轮毂、内螺纹管、丝杆和犁头,栽培床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设置有支撑柱,栽培床的四周均固定有挡板,栽培床的顶面左侧设有一号支撑架,一号支撑架为倒“U”形结构设置,一号支撑架的前后两侧下方对称固定设置有一号电动轮毂,一号电动轮毂滑动设于栽培床上,一号支撑架的右侧固定有肥料箱,肥料箱的底部贯通连接有肥料管,一号支撑架的中部固定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上固定有倒“U”形架,倒“U”形架中等距固定设置有数个覆土铲,位于一号支撑架右侧的栽培床顶面设有二号支撑架,二号支撑架为倒“U”形结构设置,二号支撑架的前后两侧下方对称固定设置有二号电动轮毂,二号电动轮毂滑动设于栽培床上,二号支撑架的顶面上通过轴承旋转连接有内螺纹管,内螺纹管的外侧壁上固定套设有一号伞齿轮,位于内螺纹管后侧的二号支撑架顶面上通过电机支架固定设置有一号电机,一号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套设有二号伞齿轮,且一号伞齿轮和二号伞齿轮相啮合设置,内螺纹管的内部通过螺纹旋转插设有丝杆,丝杆的底端依次穿过内螺纹管的底端和二号支撑架的上壁后,固定有移动板,移动板的底面上通过电机支架固定有二号电机,二号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旋转板,旋转板的底面上等距固定设置有数个犁头,前侧的挡板上固定有滑轨,一号支撑架和二号支撑架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下端均固定有导向块,导向块滑动设置在滑轨上;所述的一号电动轮毂、二号电动轮毂、一号电机和二号电机均与外部电源连接。
[0005]进一步地,所述的倒“U”形架中设有转轴,转轴的后端通过轴承旋接在倒“U”形架的后侧,转轴的前端穿过倒“U”形架的前侧后,旋接有手拧,覆土铲等距固定在转轴的下侧。
[0006]进一步地,所述的丝杆的顶端固定有限位块。
[0007]进一步地,所述的二号支撑架的内侧前后两侧对称开设有滑槽,移动板的前后两端对称固定设置有滑块,滑块滑动设置于滑槽的内部。
[0008]进一步地,所述的二号支撑架的右侧前后对称铰接有连接杆,前后两个连接杆之间通过轴承旋接有连接轴,连接轴外部固定有压平辊。
[0009]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双孢菇覆土搅拌装置,能够直接在双孢菇的栽培床上进行覆土搅拌,搅拌完成即可种植双孢菇,使用方便,实用性更强,本技术具有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0010]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图1中A

A向剖视图。
[0013]图3是图1中B

B向剖视图。
[0014]图4是本技术中覆土铲的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说明:
[0016]栽培床1、支撑柱2、挡板3、一号支撑架4、肥料箱5、肥料管6、一号电动轮毂7、电动推杆8、倒“U”形架9、转轴10、手拧11、覆土铲12、二号支撑架13、二号电动轮毂14、内螺纹管15、丝杆16、一号伞齿轮17、二号伞齿轮18、限位块19、一号电机20、移动板21、滑槽22、滑块23、二号电机24、旋转板25、犁头26、连接杆27、压平辊28、连接轴29、滑轨30、导向块31、支撑杆32。
[0017]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如图1

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栽培床1、支撑柱2、一号支撑架4、肥料箱5、一号电动轮毂7、电动推杆8、覆土铲12、二号支撑架13、二号电动轮毂14、内螺纹管15、丝杆16和犁头26,栽培床1的底部四角均焊接固定有支撑柱2,栽培床1的四周均焊接固定有挡板3,栽培床1的顶面左侧设有一号支撑架4,一号支撑架4为倒“U”形结构设置,一号支撑架4的前后两侧下方通过螺栓对称固定设置有一号电动轮毂7,一号电动轮毂7滑动设于栽培床1上,一号支撑架4的右侧焊接固定有肥料箱5,肥料箱5的底部贯通连接有肥料管6,一号支撑架4的中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电动推杆8,电动推杆8的输出端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倒“U”形架9,倒“U”形架9中设有转轴10,转轴10的后端通过轴承旋接在倒“U”形架9的后侧,转轴10的前端穿过倒“U”形架9的前侧后,旋接有手拧11,转轴10的下侧等距焊接固定有数个覆土铲12,位于一号支撑架4右侧的栽培床1顶面设有二号支撑架13,二号支撑架13为倒“U”形结构设置,二号支撑架13的前后两侧下方通过螺栓对称固定设置有二号电动轮毂14,二号电动轮毂14滑动设于栽培床1上,二号支撑架13的顶面上通过轴承旋转连接有内螺纹管15,该轴承嵌设于二号支撑架13内,其外环面与二号支撑架13固定连接,其内环面与内螺纹管15的下端固定连接,内螺纹管15的外侧壁上固定套设有一号伞齿轮17,位于内螺纹管15后侧的二号支撑架13顶面上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支架,该电机支架内固定有一号电机20,一号电机20的输出轴上固定套设有二号伞齿轮18,且一号伞齿轮17和二号伞齿轮18相啮合设置,内螺纹管15的内部通过螺纹旋转插设有丝杆16,丝杆16的顶端焊接固定有限位块19,丝杆16的底端依次穿过内螺纹管15的底端和二号支撑架13的上壁后,焊接固
定有移动板21,二号支撑架13的内侧前后两侧对称开设有滑槽22,移动板21的前后两端对称焊接固定有滑块23,滑块23滑动设置于滑槽22的内部,移动板21的底面上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支架,该电机支架内固定有二号电机24,二号电机24的输出轴上焊接固定有旋转板25,旋转板25的底面上等距焊接固定设置有数个犁头26,二号支撑架13的右侧通过铰接座前后对称铰接有连接杆27,前后两个连接杆27之间通过轴承旋接有连接轴29,连接轴29外部焊接固定有压平辊28,前侧的挡板3上固定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孢菇覆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栽培床(1)、支撑柱(2)、一号支撑架(4)、肥料箱(5)、一号电动轮毂(7)、电动推杆(8)、覆土铲(12)、二号支撑架(13)、二号电动轮毂(14)、内螺纹管(15)、丝杆(16)和犁头(26),栽培床(1)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设置有支撑柱(2),栽培床(1)的四周均固定有挡板(3),栽培床(1)的顶面左侧设有一号支撑架(4),一号支撑架(4)为倒“U”形结构设置,一号支撑架(4)的前后两侧下方对称固定设置有一号电动轮毂(7),一号电动轮毂(7)滑动设于栽培床(1)上,一号支撑架(4)的右侧固定有肥料箱(5),肥料箱(5)的底部贯通连接有肥料管(6),一号支撑架(4)的中部固定有电动推杆(8),电动推杆(8)的输出端上固定有倒“U”形架(9),倒“U”形架(9)中等距固定设置有数个覆土铲(12),位于一号支撑架(4)右侧的栽培床(1)顶面设有二号支撑架(13),二号支撑架(13)为倒“U”形结构设置,二号支撑架(13)的前后两侧下方对称固定设置有二号电动轮毂(14),二号电动轮毂(14)滑动设于栽培床(1)上,二号支撑架(13)的顶面上通过轴承旋转连接有内螺纹管(15),内螺纹管(15)的外侧壁上固定套设有一号伞齿轮(17),位于内螺纹管(15)后侧的二号支撑架(13)顶面上通过电机支架固定设置有一号电机(20),一号电机(20)的输出轴上固定套设有二号伞齿轮(18),且一号伞齿轮(17)和二号伞齿轮(18)相啮合设置,内螺纹管(15)的内部通过螺纹旋转插设有丝杆(16),丝杆(16)的底端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大军朱子雄张楠周玉文
申请(专利权)人:临泽县怡泉新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