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用水口内衬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79642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口内衬层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铸用水口内衬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连铸用水口内衬层材料,包括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电熔刚玉12~18份、刚玉空心球16~30份、熔融石英8~12份、氮化硼纤维3~7份、改性白云石粉25~32份、锆莫来石6~12份、镁尖晶石2~8份和酚醛树脂6~8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连铸用水口内衬层材料,其制备方法简单,内衬层材料具有较强的耐冲刷能力,使用寿命长,且通过内衬层材料能够在水口的内壁形成防污层,防止氧化铝粘附以达到防堵塞的目的。止氧化铝粘附以达到防堵塞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铸用水口内衬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口内衬层材料
,尤其涉及连铸用水口内衬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口安装于中间包内,是钢水由中间包到结晶器的通道,起到防止钢水二次氧化、布流等功能。它是钢铁连铸用最重要的功能耐火材料,其质量优劣将直接关系到整个连铸过程能否正常进行,同时也会对钢水夹杂物上浮、结晶器内流场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钢坯质量。
[0003]水口一般为铝碳材料,钢水经过时表面脱碳,形成凹凸不平的气孔性组织,钢液向气孔内侵入,并在表层产生钢液流的局部停滞现象。特别在连铸含钛、铝不锈钢或铝镇静钢时,由于钢中的[AI]和[Ti]易氧化生成相应的Ti02或Al
203
,析出附着沉积在凹凸不平的水口内壁,沉积物通过液相相互反应、烧结,从而形成坚实的沉积层。随着浇注进行,沉积层加厚,孔径缩小,最终堵死,直至停浇,给钢厂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同时在浇铸过程中夹杂物也容易从浸入式水田上再次进入钢水,形成大的夹杂,降低钢坯质量。为了解决水口堵塞问题,我们提出了连铸用水口内衬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连铸用水口内衬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5]连铸用水口内衬层材料,包括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电熔刚玉12~18份、刚玉空心球16~30份、熔融石英8~12份、氮化硼纤维3~7份、改性白云石粉25~32份、锆莫来石6~12份、镁尖晶石2~8份和酚醛树脂6~8份。
[0006]优选的,所述改性白云石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白云石粉内加入去离子水,去离子水的添加量为白云石粉质量的5~8倍,再加入六偏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的添加量为白云石粉质量的0.03~0.06倍,充分搅拌,然后加入硅钨酸盐和粘结剂,硅钨酸盐添加量为白云石粉质量的0.6~1.5倍,粘结剂添加量为白云石粉质量的0.2~0.4倍,超声分散40~60min,再进行冻干处理,冻干处理后,置入高温炉中,在900~1000℃的温度下,煅烧1~2h,冷却后,研磨过筛,得到改性白云石粉。
[0007]优选的,所述粘结剂为酸。
[0008]优选的,所述粘结剂为盐酸、柠檬酸和硼酸中的至少一种。
[0009]优选的,研磨过筛过程中,筛网的目数为120

200目。
[0010]优选的,所述刚玉空心球堆积密度为0.9~1.0g/cm,所述熔融石英的粒度为0.03~0.1mm,所述锆莫来石的粒度为0.03~0.06mm,电熔刚玉的粒度为60~120目,所述氮化硼纤维的长度为300~600μm,所述镁尖晶石的粒度为0.03~0.1mm。
[0011]优选的,一种连铸用水口内衬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混合共磨:将电熔刚玉、刚玉空心球、熔融石英、氮化硼纤维、改性白云石粉、锆莫来石和镁尖晶石混合均匀后,进行共磨;S2、造粒:向S1得到的混合物料中缓慢加入酚醛树脂进行造粒;S3、干燥成型:将S2得到的造粒料经干燥后采用等静压机成型;S4、烧成处理:将S3得到的产品在高温和还原气氛下烧成,烧成后再进行加工机表面处理、烘干,得到连铸用水口内衬层材料。
[0012]优选的,所述S3中,成型压力为100~120MPa。
[0013]优选的,所述S4中,烧成过程中,烧成温度1200~1300℃,升温速率为80~90℃/h,保温3~5h。
[0014]优选的,成型后连铸用水口内衬层的厚度为4~6mm。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连铸用水口内衬层材料,其制备方法简单,内衬层材料具有较强的耐冲刷能力,使用寿命长,且通过内衬层材料能够在水口的内壁形成防污层,防止氧化铝粘附以达到防堵塞的目的。
[0016]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连铸用水口内衬层材料,其内部填充有改性白云石粉,通过硅钨酸盐对白云石粉进行改性,在进行高温烧结,得到改性白云石粉,其膨胀系数小,且能够在连铸用水口内衬层表面形成一层润滑层,具有较好的防污效果,避免氧化铝粘附,达到防堵塞的目的。
[0017]3、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连铸用水口内衬层材料,其通过电熔刚玉、刚玉空心球、氮化硼纤维和锆莫来石相配合,保留了内衬材料低热传导、低热膨胀、缓解开浇时高温钢水对外层本体的热冲击的特性,同时具有很强的抗钢水冲刷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解说。
[0019]实施例1中,连铸用水口内衬层材料,包括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电熔刚玉12份、刚玉空心球16份、熔融石英8份、氮化硼纤维3份、改性白云石粉25份、锆莫来石6份、镁尖晶石2份和酚醛树脂6份。
[0020]进一步的,所述改性白云石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白云石粉内加入去离子水,去离子水的添加量为白云石粉质量的5倍,再加入六偏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的添加量为白云石粉质量的0.03倍,充分搅拌,然后加入硅钨酸盐和粘结剂,硅钨酸盐添加量为白云石粉质量的0.6倍,粘结剂添加量为白云石粉质量的0.2倍,超声分散40min,再进行冻干处理,冻干处理后,置入高温炉中,在900℃的温度下,煅烧1h,冷却后,研磨过筛,得到改性白云石粉。
[0021]进一步的,所述粘结剂为酸。
[0022]进一步的,所述粘结剂为盐酸、柠檬酸和硼酸中的至少一种。
[0023]进一步的,研磨过筛过程中,筛网的目数为120目。
[0024]进一步的,所述刚玉空心球堆积密度为0.9~1.0g/cm,所述熔融石英的粒度为0.03~0.1mm,所述锆莫来石的粒度为0.03~0.06mm,电熔刚玉的粒度为60~120目,所述氮化硼纤维的长度为300~600μm,所述镁尖晶石的粒度为0.03~0.1mm。
[0025]进一步的,一种连铸用水口内衬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混合共磨:将电熔刚玉、刚玉空心球、熔融石英、氮化硼纤维、改性白云石粉、锆莫来石和镁尖晶石混合均匀后,进行共磨;S2、造粒:向S1得到的混合物料中缓慢加入酚醛树脂进行造粒;S3、干燥成型:将S2得到的造粒料经干燥后采用等静压机成型;S4、烧成处理:将S3得到的产品在高温和还原气氛下烧成,烧成后再进行加工机表面处理、烘干,得到连铸用水口内衬层材料。
[0026]进一步的,所述S3中,成型压力为100MPa。
[0027]进一步的,所述S4中,烧成过程中,烧成温度1200℃,升温速率为80℃/h,保温3h。
[0028]进一步的,成型后连铸用水口内衬层的厚度为4mm。
[0029]实施例2中,连铸用水口内衬层材料,包括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电熔刚玉18份、刚玉空心球30份、熔融石英12份、氮化硼纤维7份、改性白云石粉32份、锆莫来石12份、镁尖晶石8份和酚醛树脂8份。
[0030]进一步的,所述改性白云石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白云石粉内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连铸用水口内衬层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电熔刚玉12~18份、刚玉空心球16~30份、熔融石英8~12份、氮化硼纤维3~7份、改性白云石粉25~32份、锆莫来石6~12份、镁尖晶石2~8份和酚醛树脂6~8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用水口内衬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白云石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白云石粉内加入去离子水,去离子水的添加量为白云石粉质量的5~8倍,再加入六偏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的添加量为白云石粉质量的0.03~0.06倍,充分搅拌,然后加入硅钨酸盐和粘结剂,硅钨酸盐添加量为白云石粉质量的0.6~1.5倍,粘结剂添加量为白云石粉质量的0.2~0.4倍,超声分散40~60min,再进行冻干处理,冻干处理后,置入高温炉中,在900~1000℃的温度下,煅烧1~2h,冷却后,研磨过筛,得到改性白云石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铸用水口内衬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为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铸用水口内衬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为盐酸、柠檬酸和硼酸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铸用水口内衬层材料,其特征在于,研磨过筛过程中,筛网的目数为120

200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用水口内衬层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庆娟
申请(专利权)人:赛文斯新型材料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