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荷引导的微纳米可黏附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178974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药用载体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荷引导的微/纳米可黏附水凝胶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水凝胶微球制备方法如下:(1)以硼酸酯和葡聚糖反应形成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加入硬脂胺,得到以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为核心的带正电荷的脂质体;(2)以透明质酸和甲基丙烯酸酐合成水凝胶,利用微流控装置,将水凝胶和脂质体混合,制备水凝胶微球,紫外光交联,形成交联水凝胶微球;(3)在交联水凝胶微球表面接枝多巴胺,获得电荷引导的微/纳米可黏附水凝胶微球。本发明专利技术建立了一种高效的软骨粘附、软骨基质穿透、软骨细胞靶向的给药系统,解决了药物难以渗透软骨基质的难题,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软骨药物高效递送材料。软骨药物高效递送材料。软骨药物高效递送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荷引导的微纳米可黏附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用载体
,具体涉及一种电荷引导的微/纳米可黏附水凝胶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利用生物材料加载药物,配合生物材料的功能化,是提高药物疗效的主要途径。其中,提高药物利用率是生物材料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它可以减少药物的用量,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药物穿透组织的能力是目前提高药物利用率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常规生物材料(如水凝胶和静电纺丝)可有效地将药物渗透到病变部位,如具有良好渗透性的组织(如皮肤、粘膜、肌肉等)。然而,一些组织或器官(如肿瘤和大脑)由于其特殊的生物结构或组成,往往导致药物渗透困难。
[0003]软骨也同样面临着药物渗透困难的问题。软骨是一种没有血管、神经和淋巴的组织,其基质由胶原蛋白、纤维网和蛋白多糖组成。胶原纤维网络由大量的II型胶原和少量的

型、

型胶原组成,孔径为60~200nm,形成高密度的细胞外基质。蛋白多糖中存在大量的带负电荷的硫酸软骨素粘多糖链,使软骨基质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荷引导的微/纳米可黏附水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以疏水性硼酸酯和亲水性葡聚糖进行接枝反应,形成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然后以硬脂胺作为脂质层调节电荷的阳性成分,得到以所述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为核心的带正电荷的脂质体;(2)采用透明质酸和甲基丙烯酸酐合成水凝胶,利用微流控装置,将所述水凝胶和步骤(1)所得脂质体混合,制备水凝胶微球,进行紫外光交联,形成交联水凝胶微球;(3)在所述交联水凝胶微球表面接枝多巴胺,获得所述电荷引导的微/纳米可黏附水凝胶微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硼酸酯为4

羟甲基苯硼酸频哪醇酯,所述硼酸酯与葡聚糖的质量比为2: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文国林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