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砂用传送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8872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制砂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制砂用传送带,包括传送带本体和承接车,传送带本体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杆。该制砂用传送带,通过半齿轮的转动带动了齿条杆的左移,使得弹力块挤压了弹力囊,弹力囊内部的空气通过出气管排出,在齿条杆左移的同时,也带动了第二连接板的左移,第二连接板的左移拉伸了第一弹簧,当半齿轮与齿条杆脱离时,第一弹簧迅速回弹带动了齿条杆向右移动,使得右侧的弹力囊被挤压出气,此时出气管排出的空气将传送带本体缝隙中的砂吹出,从而达到了对传送带本体间隙的砂进行吹落,防止砂对传送带本体磨损的效果。防止砂对传送带本体磨损的效果。防止砂对传送带本体磨损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砂用传送带


[0001]本技术涉及机制砂
,具体为一种制砂用传送带。

技术介绍

[0002]机制砂是指通过制砂机和其它附属设备加工而成的砂子,成品更加规则,可以根据不同工艺要求加工成不同规则和大小的砂子,更能满足日常需求,该类砂子进行输送时,往往也会使用到制砂专用的传送带。机制砂是制备预拌砂浆主要的原料之一,也是制备预拌砂浆过程中用量较大的原料之一。
[0003]目前现有的制砂用传送带,已经具备了对砂子良好的输送功能,大大降低了人工输送带来了风险,同时也提高了输送速度,但是现有的制砂用传送带在进行长时间使用时,会有不少砂子进入到该装置的内部,从而造成了该装置的磨损。这就导致使用现有制砂用传送带时,往往工作一段时间就需要停机检查,一方面清理进入制砂用传送带内部的砂子,另一方面也避免制砂用传送带由于磨损过大导致存在的各种潜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制砂用传送带,具备移除间隙中砂子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制砂用传送带在进行长时间使用时,会有不少砂子进入到该装置的内部,从而造成了该装置磨损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制砂用传送带,包括传送带本体和承接车,传送带本体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杆,且第一轴杆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半齿轮,半齿轮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齿条杆,齿条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弹力块,支撑板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U形板,且U形板远离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弹力囊,弹力囊的外表面固定连通有出气管,支撑板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承接板。
[0008]优选的,弹力囊的外表面固定连通有进气管,支撑板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短板,支撑短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滑道,且第一滑道的内表面与齿条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当弹力囊受到挤压时,进气管起到了将空气输送入弹力囊内部的作用,以及齿条杆左右移动时,支撑短板起到了对齿条杆支撑的效果。
[0009]优选的,支撑板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且第一连接板远离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且第二连接板远离第一弹簧的一侧与齿条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当齿条杆向左移动时,带动了第二连接板向左移动,这时第一弹簧被拉伸,当半齿轮脱离齿条杆时,第一弹簧不受力,从而达到了带动齿条杆迅速右移的效果。
[0010]优选的,承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
轴杆,且第二轴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外摆吗固定连接有移动短块,移动短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块,承接板的顶部开设有方形滑动槽,方形滑动槽的内表面与滑动块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承接板的顶部开设有下砂口,下砂口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下砂管,此时启动第二电机,使其带动了第二轴杆的转动,其时第二轴杆的转动带动了螺纹杆的转动,这时螺纹杆的转动带动了移动短块在滑动块被方形滑动槽的限位下沿着承接板的顶部向左侧移动,从而达到了将承接板顶部的砂推入下砂管内部的效果。
[0011]优选的,承接车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受力板,且受力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活动长板,活动长板的外表面开设有弹簧槽,且弹簧槽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且第四弹簧远离弹簧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短板,活动短板的外表面与弹簧槽的内表面相适配,此时随着砂通过下砂管落入承接车内部,这时砂逐渐堆积在承接车内部的右侧,随着砂的逐渐增多,活动长板受力下压第三弹簧,使得活动长板的左侧下移,此时活动长板的移动带动了活动短板挤压第四弹簧,使得活动短板进入到弹簧槽内部,之后活动长板的底部与承接车的内表面底部贴合,从而达到了使承接车内砂不堆积而装载更多的效果。
[0012]优选的,承接车的底部开设有活动口,且活动口的内表面与第三弹簧的外表面相适配,承接车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接布,当第三弹簧受力时,会下压受力板,使得第三弹簧压缩且下移,从而保证了活动长板的底部可以与承接车的内表面底部贴合,以及承接布起到了防止砂掉落的效果。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制砂用传送带,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制砂用传送带,通过启动第一电机,使其带动了第一轴杆的转动,第一轴杆的转动带动了半齿轮的顺时针转动,半齿轮的转动带动了齿条杆的左移,使得弹力块挤压了弹力囊,弹力囊内部的空气通过出气管排出,在齿条杆左移的同时,也带动了第二连接板的左移,第二连接板的左移拉伸了第一弹簧,当半齿轮与齿条杆脱离时,第一弹簧迅速回弹带动了齿条杆向右移动,使得右侧的弹力囊被挤压出气,此时出气管排出的空气将传送带本体缝隙中的砂吹出,从而达到了对传送带本体间隙的砂进行吹落,防止砂对传送带本体磨损的效果。进而实现降低制砂用传送带检修频率,降低预拌砂浆的制备总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0016]2、该制砂用传送带,通过启动第二电机,使其带动了第二轴杆的转动,第二轴杆的转动带动了螺纹杆的转动,螺纹杆的转动带动了移动短块在滑动块被方形滑动槽的限位下沿着承接板的顶部向左侧移动,使得承接板顶部的砂被推入下砂管内部,然后落入承接车内部,砂逐渐堆积在承接车内部的右侧,随着砂的逐渐增多,活动长板受力下压第三弹簧,使得活动长板的左侧下移,活动长板的移动带动了活动短板挤压第四弹簧,使得活动短板进入到弹簧槽内部,之后活动长板的底部与承接车的内表面底部贴合,从而达到了使承接车内砂不堆积而能收集更多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正视剖视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结构图1中A处放大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结构侧视示意图。
[0020]其中:1、传送带本体;2、支撑板;3、第一电机;4、半齿轮;5、齿条杆;6、弹力块;7、第一弹簧;8、支撑短板;9、弹力囊;10、出气管;11、承接板;12、第二电机;13、螺纹杆;14、移动短块;15、滑动块;16、方形滑动槽;17、下砂口;18、下砂管;19、承接车;20、第二弹簧;21、第三弹簧;22、活动长板;23、第四弹簧;24、活动短板;25、承接布。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3,一种制砂用传送带,包括传送带本体1和承接车19,传送带本体1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支撑板2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杆,且第一轴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砂用传送带,包括传送带本体(1)和承接车(19),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本体(1)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杆,且第一轴杆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半齿轮(4),所述半齿轮(4)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齿条杆(5),所述齿条杆(5)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弹力块(6),所述支撑板(2)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U形板,且U形板远离支撑板(2)的一侧设置有弹力囊(9),所述弹力囊(9)的外表面固定连通有出气管(10),所述支撑板(2)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承接板(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砂用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囊(9)的外表面固定连通有进气管,所述支撑板(2)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短板(8),所述支撑短板(8)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滑道,且第一滑道的内表面与齿条杆(5)的外表面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砂用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且第一连接板远离支撑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7),所述第一弹簧(7)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且第二连接板远离第一弹簧(7)的一侧与齿条杆(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砂用传送带,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有明王明代瑞云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固省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