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采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压自动采茧机。其包括采茧头固定座、采茧头、蚕茧方格簇、齿形脱茧轴、挡茧板、接茧网、机架、工作台面、脚踏开关、滚花卷丝轴、推杆和接近开关;工作台面设置在机架上;推杆设置在垛料架上;工作台面的两边设置有激光传感器;齿形脱茧轴转动设置在机架上;滚花卷丝轴转动设置在工作台面的出料口处;机架上设置有链轮和链条;链条缠绕设置在链轮上;采茧头固定座设置在链条上;采茧头设置在采茧头固定座上;齿形脱茧轴位于采茧头的下方;挡茧板设置在齿形脱茧轴的下方;接茧网设置在机架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自动化智能化规模养蚕及采茧,整个过程只需一人操作,省工省时,且采茧效率高。且采茧效率高。且采茧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压自动采茧机
[0001]本技术涉及采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旋压自动采茧机。
技术介绍
[0002]蚕茧是指桑蚕的茧。桑蚕蛹期的囊形保护层,内含蛹体。茧层可以缫丝,茧衣及缫制后的废丝可作丝棉和绢纺原料。呈长椭圆形、椭圆束腰形、球形或纺锤形等不同形状,或中部稍缢缩,茧有白、黄、淡绿、肉红等颜色,长约3~4厘米,直径1.7~2.1厘米,表面白色,有不规则皱纹,并有附着的蚕丝,呈绒毛状。
[0003]现有的采茧装置一般采用脱茧毛刷或脱茧钢丝刷进行脱茧处理。但是使用毛刷脱茧或钢丝刷脱茧,脱茧轴表面都容易绞上蚕丝,蚕丝绞多了直接影响脱茧效果且难以清除。把蚕茧表面的茧衣绞光了,在运输时会损伤蚕茧表面,会影响蚕茧品质,蚕茧价格也会随之降低;自动化程度低,整个过程需大量人工操作,采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自动化智能化规模养蚕及采茧,整个过程只需一人操作,省工省时,且采茧效率高的旋压自动采茧机。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旋压自动采茧机,包括采茧头固定座、采茧头、蚕茧方格簇、齿形脱茧轴、挡茧板、接茧网、机架、工作台面、脚踏开关、滚花卷丝轴、推杆和接近开关;
[0006]工作台面设置在机架上;工作台面上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口处设置有用于码垛蚕茧方格簇的垛料架;推杆设置在垛料架上;工作台面的两边设置有激光传感器;齿形脱茧轴转动设置在机架上;滚花卷丝轴转动设置在工作台面的出料口处;机架上设置有链轮和链条;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链轮、齿形脱茧轴和滚花卷丝轴转动的驱动机构;链条缠绕设置在链轮上;采茧头固定座和采茧头均设置有多个,多个采茧头固定座均匀设置在链条上,且采茧头固定座与链条可拆卸连接;多个采茧头分别设置在多个采茧头固定座上;齿形脱茧轴位于位于采茧头的下方;挡茧板设置在齿形脱茧轴的下方;接茧网设置在机架内,且位于挡茧板的下方;机架的底部设置有交流接触器;交流接触器与接近开关电性连接;接近开关与驱动机构控制连接;机架上设置有电源开关和低压变电器;低压变电器与交流接触器电性连接;电源开关与低压变电器电性连接。
[0007]优选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皮带轮、齿轮传动组、张紧轮和皮带;电机设置在机架上;脚踏开关与电机控制连接;皮带轮设置有两组;电机的输出端与一个皮带轮连接,另一个皮带轮转动设置在机架上;此皮带轮通过齿轮传动组与链轮驱动连接;且传动组件与齿形脱茧轴和滚花卷丝轴驱动连接;两组皮带轮通过皮带驱动连接;张紧轮与皮带滑动连接。
[0008]优选的,张紧轮滑动设置在机架上;机架上设置有拉簧;拉簧的两端分别与张紧轮和机架连接。
[0009]优选的,齿形脱茧轴为圆弧形齿、三角形齿、方形齿、梯形齿和滚花齿中之任意一
种齿形。
[0010]优选的,交流接触器包括交流接触器A和交流接触器B。
[0011]优选的,激光传感器包括激光传感器A和激光传感器B。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3]本技术中,驱动机构驱动链轮、齿形脱茧轴和滚花卷丝轴转动,链轮带动链条移动,链条带动采茧头固定座移动,采茧头固定座带动采茧头移动,采茧头从进料口的方向连续向出料口的方向旋转,在旋转力的作用下,采茧头连续插入蚕茧方格簇内,并带动蚕茧方格簇向出料口方向移动,同时将蚕茧方格簇内的蚕茧顶出,由于蚕茧表面的浮丝不易断裂,在齿形脱茧轴转动力的作用下,将旋压出蚕茧方格簇的蚕茧快速剥离蚕茧方格簇,在挡茧板的作用下,蚕茧不会被齿形脱茧轴卷走,使其自然的落在接茧网上,这样不会把蚕茧表面的浮丝破坏,与手工采摘的蚕茧质量一致,既保证了原本身的质量,又没有任何损耗,有利于蚕茧的远程运输和后续加工。采完蚕茧的蚕茧方格簇通过出料口的滚花卷丝轴时,在滚花卷丝轴的高速旋转下,迅速将残留在蚕茧方格簇上的浮丝清除,以便消毒待下季使用时不会污染下季蚕茧,同时能够快速将空的蚕茧方格簇快速送出采茧机,比传统用毛刷清理更加方便。当蚕茧方格簇完全推入到采茧机内时,激光传感器未检测到物体,激光传感器A断开交流接触器A,驱动机构停止采茧工作;同时激光传感器B接通交流接触器B,推杆开始工作,将蚕茧方格簇推入采茧机;在接近开关的作用下,采茧头始终停在调整好的位置,便于下一片蚕茧方格簇恰好推入采茧头的下方;当激光传感器感应到物体时,激光传感器A接通交流接触器A,驱动机构开始工作并采茧;同时激光传感器B断开交流接触器B,推杆退回初始点,垛料架上面的蚕茧方格簇会自动下落至工作台面上。如此反复,从而达到自动化智能化规模养蚕及采茧的目的。整个过程只需一人操作,省工省时,且采茧效率高,是人工采茧的15至20倍。
[0014]如小规模养蚕户,为了降低成本,无需自动化采茧。本技术可根据蚕农需求,取消自动进料装置,其他传动结构不变,采用人工进料方式,亦可达到同样的采茧效果。若使用人工进料方式,在初期未熟练操作自如的情况下,采茧头与蚕茧方格簇未对准时就踩下了脚踏开关,将蚕茧方格簇卷入机器内卡住采茧头,脚仍在脚踏开关上,此时皮带轮的转动力超过了拉簧对张紧轮的拉力,皮带轮与皮带就会打滑,采茧机内的链轮、齿轮都会同时停止运行。断开脚踏开关,打开机架上的搭扣及机架上端,将未对准的蚕茧方格簇取出,重新对准推入即可。这样既保护了蚕茧方格簇不被机器打烂,更不会损坏机械零部件。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中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中实施例的结构右视图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中实施例的结构左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中实施例的结构俯视图;
[0019]图5为本技术中实施例中齿形脱茧轴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中实施例中梯形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本技术中实施例中圆弧形齿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8为本技术中实施例中三角形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9为本技术中实施例中方形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10为本技术中实施例中滚花卷丝轴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11为本技术中实施例中滚花齿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1、链轮;2、链条;3、采茧头固定座;4、采茧头;5、蚕茧方格簇;6、蚕茧;7、齿形脱茧轴;8、挡茧板;9、接茧网;10、电机;11、机架;12、皮带轮;13、齿轮传动组;14、工作台面;15、脚踏开关;16、垛料架;17、滚花卷丝轴;18、张紧轮;19、拉簧;20、激光传感器;21、交流接触器;22、推杆;23、电源开关;24、低压变电器;25、接近开关;26、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如图1
‑
11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旋压自动采茧机,包括采茧头固定座3、采茧头4、蚕茧方格簇5、齿形脱茧轴7、挡茧板8、接茧网9、机架11、工作台面14、脚踏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压自动采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采茧头固定座(3)、采茧头(4)、蚕茧方格簇(5)、齿形脱茧轴(7)、挡茧板(8)、接茧网(9)、机架(11)、工作台面(14)、脚踏开关(15)、滚花卷丝轴(17)、推杆(22)和接近开关(25);工作台面(14)设置在机架(11)上;工作台面(14)上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口处设置有用于码垛蚕茧方格簇(5)的垛料架(16);推杆(22)设置在垛料架(16)上;工作台面(14)的两边设置有激光传感器(20);齿形脱茧轴(7)转动设置在机架(11)上;滚花卷丝轴(17)转动设置在工作台面(14)的出料口处;机架(11)上设置有链轮(1)和链条(2);机架(1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链轮(1)、齿形脱茧轴(7)和滚花卷丝轴(17)转动的驱动机构;链条(2)缠绕设置在链轮(1)上;采茧头固定座(3)和采茧头(4)均设置有多个,多个采茧头固定座(3)均匀设置在链条(2)上,且采茧头固定座(3)与链条(2)可拆卸连接;多个采茧头(4)分别设置在多个采茧头固定座(3)上;齿形脱茧轴(7)位于采茧头(4)的下方;挡茧板(8)设置在齿形脱茧轴(7)的下方;接茧网(9)设置在机架(11)内,且位于挡茧板(8)的下方;机架(11)的底部设置有交流接触器(21);交流接触器(21)与接近开关(25)电性连接;接近开关(25)与驱动机构控制连接;机架(11)上设置有电源开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贵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滚利机械配件制造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