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转向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78041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30
一种转向系统(40),该转向系统包括第一车轮(14B)和与第一车轮(4B)间隔开的第二车轮(14B)、第一横拉杆(80)、第二横拉杆(82)和电致动器(42)。第一车轮(14B)可旋转地联接到第一转向节(100),并且第一转向节(100)可绕第一悬挂柱(36)枢转。第二车轮(14B)可旋转地联接到第二转向节(102),并且第二转向节(102)可绕与第一悬挂柱(36)间隔开的第二悬挂柱(38)枢转。第一横拉杆(80)联接到第一转向节(100)和机械连杆。第二横拉杆(14B)联接到第二转向节(82)和机械连杆。电致动器(42)联接到机械连杆,使得电致动器(42)的移动使机械连杆轴向地平移,这调节车轮(14B)相对于悬挂柱(36、38)的定向。38)的定向。38)的定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提升转向系统和方法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4月5日提交的序列号为62/830,176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合并于此。

技术介绍

[0003]许多提升装置被设计成可移动。提升装置通常配备有结合到提升装置的基座中的传动系。传动系可向车轮供应可旋转动力,车轮继而旋转以移动提升装置。与提升装置的工作平台一样,通常使用液压缸来控制车轮的定向。液压缸需要使用高压液压流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转向系统。转向系统包括第一车轮、与第一车轮间隔开的第二车轮、第一横拉杆、第二横拉杆和电致动器。第一车轮可旋转地联接到第一转向节,该第一转向节可绕第一悬挂柱枢转。第二车轮可旋转地联接到第二转向节,该第二转向节可绕第二悬挂柱枢转。第一横拉杆具有枢转地联接到第一转向节的第一端和枢转地联接到机械连杆的第二端。第二横拉杆具有枢转地联接到第二转向节的第一端和枢转地联接到机械连杆的第二端。电致动器联接到机械连杆。电致动器的移动使机械连杆轴向地平移。机械连杆的轴向移动使第一横拉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转向系统,所述转向系统包括:第一车轮和与所述第一车轮间隔开的第二车轮,所述第一车轮以可旋转的方式联接到第一转向节,所述第一转向节能够绕第一悬挂柱枢转,并且所述第二车轮以可旋转的方式联接到第二转向节,所述第二转向节能够绕与所述第一悬挂柱间隔开的第二悬挂柱枢转;第一横拉杆,所述第一横拉杆具有枢转地联接到所述第一转向节的第一端和枢转地联接到机械连杆的第二端;第二横拉杆,所述第二横拉杆具有枢转地联接到所述第二转向节的第一端和枢转地联接到所述机械连杆的第二端;以及电致动器,所述电致动器联接到所述机械连杆;其中,所述电致动器的移动使所述机械连杆轴向地平移,并且其中,所述机械连杆的轴向移动使所述第一横拉杆相对于所述第一转向节枢转并且使所述第二横拉杆相对于所述第二转向节枢转,其中,通过使所述第一横拉杆相对于所述第一转向节枢转,调节了所述第一车轮相对于所述第一悬挂柱的定向,并且其中,通过使所述第二横拉杆相对于所述第二转向节枢转,调节了所述第二车轮相对于所述第二悬挂柱的定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系统,其中,所述机械连杆包括纵拉杆,其中,所述纵拉杆由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限定,所述第一端支撑将所述第一横拉杆固定到所述纵拉杆的第一销联接件,所述第二端支撑将所述第二横拉杆固定到所述纵拉杆的第二销联接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系统,其中,所述电致动器是线性致动器,所述线性致动器具有壳体和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的马达驱动活塞,所述马达驱动活塞能够绕第一轴线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系统,其中,所述电致动器枢转地联接到所述纵拉杆,所述纵拉杆被构造成响应于所述马达驱动活塞相对于所述壳体的移动而绕从所述第一轴线偏移的第二轴线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轴线和所述第二轴线彼此平行地延伸。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系统,其中,所述纵拉杆以可滑动的方式被接收在辊壳体内,所述辊壳体包括至少一个辊,所述至少一个辊接触所述纵拉杆以沿着所述第二轴线引导所述纵拉杆。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横拉杆联接到形成在所述第一转向节上的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远离所述第一悬挂柱延伸,使得所述机械连杆的轴向运动将扭矩施加到所述第一凸缘上,所述扭矩使所述第一转向节和所述第一车轮绕所述第一悬挂柱旋转。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向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横拉杆和所述第二横拉杆均由弓形形状限定。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系统,其中,所述机械连杆响应于所述电致动器的移动在第一方向上的轴向移动通过所述第一横拉杆传递张力并通过所述第二横拉杆传递压缩力,所述张力使所述第一转向节绕所述第一悬挂柱在第一方向上旋转,并且所述压缩力使所述第二转向节绕所述第二悬挂柱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向系统,其中,所述机械连杆响应于所述电致动器的移动在第二方向上的轴向移动通过所述第一横拉杆传递压缩力并通过所述第二横拉杆传递张力,所述压缩力使所述第一转向节绕所述第一悬挂柱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旋转,所述张力使所述第二转向节绕所述第二悬挂柱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旋转。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系统,其中,所述机械连杆包括纵拉杆,其中,所述纵拉杆由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限定,所述第一端支撑将所述第一横拉杆固定到所述纵拉杆的第一销联接件,所述第二端支撑将所述第二横拉杆固定到所述纵拉杆的第二销联接件,并且其中,所述纵拉杆以可滑动的方式被接收在线性轴承内。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系统,其中,所述机械连杆包括纵拉杆,其中,所述纵拉杆由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限定,所述第一端支撑将所述第一横拉杆固定到所述纵拉杆的第一销联接件,所述第二端支撑将所述第二横拉杆固定到所述纵拉杆的第二销联接件,其中,所述电致动器是向具有第一多个齿轮齿的小齿轮供应旋转动力的马达,并且其中,所述纵拉杆包括与所述第一多个齿轮齿啮合的第二多个齿轮齿,使得由所述马达引起的所述小齿轮的旋转使所述纵拉杆轴向地平移。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系统,其中,所述机械连杆包括纵拉杆,其中,所述纵拉杆由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限定,所述第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
申请(专利权)人:奥斯克什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