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变电磁超前地质预报的线圈角度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8019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瞬变电磁超前地质预报的线圈角度控制装置,包括:支撑杆;第一旋转部,所述第一旋转部绕第一转动轴可转动的设于所述支撑杆上,所述第一旋转部与所述支撑杆之间设有第一角度控制结构;瞬变电磁线圈,所述瞬变电磁圈上设有连接杆;第二旋转部,所述第二旋转部绕第二转动轴可转动的设于所述连接杆上,所述第一转动轴和所述第二转动轴垂直布置,所述第二旋转部与所述连接杆之间设有第二角度控制结构,所述第二旋转部与所述第一旋转部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给出的瞬变电磁超前地质预报的线圈角度控制装置,可准确确定瞬变电磁线圈的角度和方位,使得原始数据准确性高,提高了瞬变电磁超前地质预报的结果准确性。高了瞬变电磁超前地质预报的结果准确性。高了瞬变电磁超前地质预报的结果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瞬变电磁超前地质预报的线圈角度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超前地质预报
,尤其涉及一种瞬变电磁超前地质预报的线圈角度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超前地质预报是在隧道或底下工程开挖时,对掌子面前方及其周边的围岩与地层情况做出超前预报。其中,瞬变电磁法(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简称TEM)是一种常用的隧道超前预报方法。
[0003]瞬变电磁法用于在隧道掘进过程中进行超前探测,预测掌子面前方一定范围内是否存在地下水。瞬变电磁法主要利用瞬变电磁线圈进行电磁场信号的发射与接收,在超前预报的过程中,需要将瞬变电磁线圈按照一定角度,分别沿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进行扫描探测,以探测隧道前方不同方向岩体中的含水分布情况。
[0004]在瞬变电磁隧道超前预报过程中,需要瞬变电磁线圈进行角度调整。目前在实际操作中,主要还是人为去控制瞬变电磁线圈的角度与方位,但是,利用人为凭感觉去控制扫描角度,误差一般非常大,影响原始数据的准确性,从而导致瞬变电磁超前地质预报的结果不准确,威胁着隧道施工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瞬变电磁超前地质预报的线圈角度控制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为去控制瞬变电磁线圈的角度与方位,误差一般非常大,影响原始数据的准确性,从而导致瞬变电磁超前地质预报的结果不准确的缺陷,实现提高瞬变电磁超前地质预报的结果准确性。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瞬变电磁超前地质预报的线圈角度控制装置,包括:
[0007]支撑杆
[0008]第一旋转部,所述第一旋转部绕第一转动轴可转动的设于所述支撑杆上,所述第一旋转部与所述支撑杆之间设有第一角度控制结构;
[0009]瞬变电磁线圈,所述瞬变电磁圈上设有连接杆;
[0010]第二旋转部,所述第二旋转部绕第二转动轴可转动的设于所述连接杆上,所述第一转动轴和所述第二转动轴垂直布置,所述第二旋转部与所述连接杆之间设有第二角度控制结构,所述第二旋转部与所述第一旋转部相连接。
[0011]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瞬变电磁超前地质预报的线圈角度控制装置,所述第一角度控制结构包括第一角度盘和第一指针,所述第一角度盘和所述第一指针并列布置,所述第一转动轴穿过所述第一角度盘的圆心,所述第一指针的延伸方向经过所述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角度盘设于所述支撑杆上,所述第一指针设于所述第一旋转部上,或,所述第一角度盘设于所述第一旋转部上,所述第一指针设于所述支撑杆上。
[0012]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瞬变电磁超前地质预报的线圈角度控制装置,所述第
一旋转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旋转部连接的连杆,所述第一角度盘设于所述支撑杆上,所述连杆为所述第一指针。
[0013]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瞬变电磁超前地质预报的线圈角度控制装置,所述第二角度控制结构包括第二角度盘和第二指针,所述第二角度盘和所述第二指针并列布置,所述第二转动轴穿过所述第二角度盘的圆心,所述第二指针的延伸方向经过所述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角度盘设于所述连接杆上,所述第二指针设于所述第二旋转部上,或,所述第二角度盘设于所述第二旋转部上,所述第二指针设于所述连接杆上。
[0014]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瞬变电磁超前地质预报的线圈角度控制装置,所述连接杆上设有所述第二指针,所述第二角度盘设于所述第二旋转部的一侧,所述第二指针的端部具有尖角,所述第二指针的尖角指向于所述第二角度盘的刻度。
[0015]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瞬变电磁超前地质预报的线圈角度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旋转部还可移动的设于所述支撑杆,以沿所述支撑杆长度方向移动。
[0016]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瞬变电磁超前地质预报的线圈角度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旋转部具有第一旋转孔,所述支撑杆可动的穿设于所述第一旋转孔。
[0017]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瞬变电磁超前地质预报的线圈角度控制装置,所述第二旋转部具有第二旋转孔,所述连接杆可转动的穿设于所述第二旋转孔。
[0018]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瞬变电磁超前地质预报的线圈角度控制装置,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呈尖端状。
[0019]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瞬变电磁超前地质预报的线圈角度控制装置,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设有找平装置,所述找平装置包括找平块,所述找平块内填充有具有气泡的液体。
[0020]本技术提供的瞬变电磁超前地质预报的线圈角度控制装置,在将支撑杆固定好后,第一旋转部水平旋转,并通过第一角度控制结构控制第一旋转部的水平旋转角度,连接杆相对第二旋转部旋转,并通过第二角度控制结构控制连接杆的垂直旋转角度,可使得瞬变电磁线圈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过程中的水平和垂直角度快速、准确定位,提高了定位精度。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通过认为去控制瞬变电磁线圈的角度和方位的方式而言,本技术给出的瞬变电磁超前地质预报的线圈角度控制装置,可准确确定角度和方位,使得原始数据准确性高,提高了瞬变电磁超前地质预报的结果准确性,进而可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瞬变电磁超前地质预报的线圈角度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瞬变电磁超前地质预报的线圈角度控制装置的第一角度控制结构和第二角度控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瞬变电磁超前地质预报的线圈角度控制装置的瞬变电磁线圈左倾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瞬变电磁超前地质预报的线圈角度控制装置的瞬变电磁线圈上倾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
[0027]10:支撑杆;
ꢀꢀꢀꢀꢀꢀꢀꢀꢀ
11:找平装置;
ꢀꢀꢀꢀꢀꢀ
12:第一角度控制结构;
[0028]121:第一角度盘;
ꢀꢀꢀꢀ
20:第一旋转部;
ꢀꢀꢀꢀ
21:连杆;
[0029]30:第二旋转部;
ꢀꢀꢀꢀꢀ
31:第二角度盘;
ꢀꢀꢀꢀ
40:瞬变电磁线圈;
[0030]41:连接杆;
ꢀꢀꢀꢀꢀꢀꢀꢀꢀ
411:第二指针;
ꢀꢀꢀꢀꢀ
42:第二角度控制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瞬变电磁超前地质预报的线圈角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第一旋转部,所述第一旋转部绕第一转动轴可转动的设于所述支撑杆上,所述第一旋转部与所述支撑杆之间设有第一角度控制结构;瞬变电磁线圈,所述瞬变电磁圈上设有连接杆;第二旋转部,所述第二旋转部绕第二转动轴可转动的设于所述连接杆上,所述第一转动轴和所述第二转动轴垂直布置,所述第二旋转部与所述连接杆之间设有第二角度控制结构,所述第二旋转部与所述第一旋转部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瞬变电磁超前地质预报的线圈角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控制结构包括第一角度盘和第一指针,所述第一角度盘和所述第一指针并列布置,所述第一转动轴穿过所述第一角度盘的圆心,所述第一指针的延伸方向经过所述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角度盘设于所述支撑杆上,所述第一指针设于所述第一旋转部上,或,所述第一角度盘设于所述第一旋转部上,所述第一指针设于所述支撑杆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瞬变电磁超前地质预报的线圈角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旋转部连接的连杆,所述第一角度盘设于所述支撑杆上,所述连杆为所述第一指针。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瞬变电磁超前地质预报的线圈角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角度控制结构包括第二角度盘和第二指针,所述第二角度盘和所述第二指针并列布置,所述第二转动轴穿过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磊张建清尹剑魏杰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地球物理探测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