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簧加工用绕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7971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弹簧加工用绕簧装置,包括工作台板、动力箱、安装机构、裁剪机构、缠绕辊,安装机构包括固定板、固定外壳,固定板朝向裁剪机构的一端设有撑板和夹板,撑板通过第一调节机构与固定板相连接,夹板通过第二调节机构与固定外壳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使用快捷方便,通过第一调节机构调节撑板的位置,实现撑板对缠绕辊的内侧壁进行撑紧,这样便可以对不同大小的缠绕辊进行撑紧操作,可以对不同型号的弹簧进行绕簧操作,而同时通过第二调节机构来对夹板的位置进行调节,可以使夹板对缠绕辊的外壁端部进行夹紧,可以保证缠绕辊的进一步稳定,确保缠绕时的稳定性,增加产品的合格率。增加产品的合格率。增加产品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簧加工用绕簧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弹簧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弹簧加工用绕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弹簧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用弹性材料制成的零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一般用弹簧钢制成。弹簧的种类复杂多样,按形状分,主要有螺旋弹簧、涡卷弹簧、板弹簧、异型弹簧等。
[0003]弹簧在进行生产加工时,最常用的机械便是绕簧装置,将加热后的钢条通过在缠绕辊上进行螺旋缠绕,便可以实现最基本的弹簧的加工生产,而现有的绕簧装置在进行工作时,缠绕辊或者缠绕杆往往都是固定大小的,如果生产不同型号的弹簧就需要对其进行更换,而现有的缠绕辊或者缠绕杆在进行更换时大多都是通过螺纹安装连接,这样长时间使用很可能造成滑丝,且这样的安装方式也使得缠绕辊的安装很麻烦,需要不停的进行旋转,以此实现稳定安装,但是一旦出现滑丝,则缠绕辊便会出现松动,便会对弹簧的合格率产生影响,因此解决这一问题是很有必要的,故而我们提出了一种弹簧加工用绕簧装置来解决以上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簧加工用绕簧装置,包括工作台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板(1)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动力箱(2),动力箱(2)朝向工作台板(1)中心正上方一侧转动安装有安装机构(3),工作台板(1)的顶部另一侧固定安装有裁剪机构(5),安装机构(3)朝向裁剪机构(5)的一端拆卸安装有缠绕辊(4),所述安装机构(3)包括固定板(6),固定板(6)朝向动力箱(2)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外壳(7),固定外壳(7)远离固定板(6)的一端与动力箱(2)相连接,固定板(6)朝向裁剪机构(5)的一端设有撑板(8)和夹板(9),撑板(8)与夹板(9)均与固定板(6)相垂直,且夹板(9)设于撑板(8)的外部,撑板(8)通过第一调节机构与固定板(6)相连接,夹板(9)通过第二调节机构与固定外壳(7)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簧加工用绕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套筒(10),固定套筒(10)固定安装在固定板(6)远离固定外壳(7)的一端中心上,固定套筒(10)远离固定板(6)的一端内部插设有插杆(11),插杆(11)位于固定套筒(10)内部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12),固定套筒(10)的内部还设有调节丝杆(13),调节丝杆(13)朝向插杆(11)的一端端部安装在螺纹孔(12)内,插杆(11)远离固定套筒(10)的一端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安装座(17),安装座(17)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铰接座(18),所述撑板(8)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铰接座(19),第二铰接座(19)与第一铰接座(18)相对应设置,第一铰接座(18)与相对应的第二铰接座(19)之间均设有第一连接杆(20),第一铰接座(18)与相对应的第二铰接座(19)之间均通过第一连接杆(20)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弹簧加工用绕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6)朝向固定套筒(10)的一端中心嵌设安装有调节电机(14),调节电机(14)的端部连接有调节轴(15),调节轴(15)通过联轴器(16)与调节丝杆(13)的端部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弹簧加工用绕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筒(10)的内侧壁上对称开设有滑槽(21),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善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善斌弹簧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