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现浇板式楼梯施工缝装配式模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73429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的现浇板式楼梯施工缝装配式模板装置,包括楼梯墩,楼梯主体,第一固定板,第一支撑架,滑孔,可调节滑动支撑板结构,可插接遮挡板结构,可升降支撑座结构,楼梯筋,搭接板,第二固定板,固定块和第一支撑杆,所述的楼梯墩浇筑在楼梯主体的下端左侧;所述的第一固定板设置在楼梯墩的右侧;所述的第一固定板的上端螺栓连接在第一支撑架的下端左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滑动座,滑动杆,锁紧螺母,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和滑孔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松开锁紧螺母,然后推动滑动座和第二支撑架进行移动,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滑动座位置调节工作,增加调节功能。增加调节功能。增加调节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的现浇板式楼梯施工缝装配式模板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楼梯施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的现浇板式楼梯施工缝装配式模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多层建筑结构中,楼梯多为现浇板式结构,楼梯的施工须与主体结构的施工同步进行。如此一来,就不可避免地要留置一定数量的施工缝,所以人们设计了楼梯施工缝装配式模板装置。
[0003]但是现有的楼梯施工缝装配式模板装置还存在着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方便进行调节工作,不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遮挡支撑以及不方便进行支撑的问题。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可调节的现浇板式楼梯施工缝装配式模板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的现浇板式楼梯施工缝装配式模板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楼梯施工缝装配式模板装置还存在着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方便进行调节工作,不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遮挡支撑以及不方便进行支撑的问题。一种可调节的现浇板式楼梯施工缝装配式模板装置,包括楼梯墩,楼梯主体,第一固定板,第一支撑架,滑孔,可调节滑动支撑板结构,可插接遮挡板结构,可升降支撑座结构,楼梯筋,搭接板,第二固定板,固定块和第一支撑杆,所述的楼梯墩浇筑在楼梯主体的下端左侧;所述的第一固定板设置在楼梯墩的右侧;所述的第一固定板的上端螺栓连接在第一支撑架的下端左侧;所述的滑孔分别开设在第一支撑架的正表面中间位置和后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调节滑动支撑板结构安装在第一支撑架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可插接遮挡板结构安装在可调节滑动支撑板结构的上端外壁;所述的可升降支撑座结构安装在第一支撑架的下端左侧;所述的楼梯筋的左端浇筑在楼梯主体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搭接板搭接在可插接遮挡板结构的上端;所述的第二固定板的上端螺栓连接在搭接板的下端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块放置在楼梯主体的上端右侧;所述的第一支撑杆的右端螺栓连接在固定块的左侧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支撑杆的下端设置在楼梯主体的上端右侧。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07]1.本技术中,所述的滑动座,滑动杆,锁紧螺母,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和滑孔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松开锁紧螺母,然后推动滑动座和第二支撑架进行移动,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滑动座位置调节工作,增加调节功能。
[0008]2.本技术中,所述的第一遮挡板,第一套接孔,第二遮挡板和第二套接孔以及第二支撑架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中通过第二遮挡板进行浇筑材料遮挡工作,防止在浇筑的过程中出现漏料。
[0009]3.本技术中,所述的支撑管,第二支撑杆,U型座,支撑座和卡接板以及第一支撑架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支撑座设置在第一支撑架的下端左侧,方便在使
用的过程中进行支撑工作,防止浇筑材料过重影响浇筑工作。
[0010]4.本技术中,所述的滑动座,滑动杆,锁紧螺母,第二支撑架和翼形螺栓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翼形螺栓和滑动座螺纹连接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第二支撑架拆卸工作。
[0011]5.本技术中,所述的第一遮挡板,第一套接孔,提拉杆,第二遮挡板和第二套接孔以及楼梯筋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楼梯筋贯穿第二套接孔,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材料遮挡工作。
[0012]6.本技术中,所述的支撑管,第二支撑杆,U型座,支撑座和卡接板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支撑管和第二支撑杆螺纹连接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支撑管和第二支撑杆的长度调节工作,方便进行支撑工作。
[0013]7.本技术中,所述的滑动座,第二支撑架,第一遮挡板,第一套接孔,提拉杆,搭接板和第二固定板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功能的过程中通过将浇筑设备放置在第二固定板的右侧,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浇筑设备支撑工作。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可调节滑动支撑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的可插接遮挡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的可升降支撑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
[0019]1、楼梯墩;2、楼梯主体;3、第一固定板;4、第一支撑架;5、滑孔;6、可调节滑动支撑板结构;61、滑动座;62、滑动杆;63、锁紧螺母;64、第二支撑架;65、翼形螺栓;7、可插接遮挡板结构;71、第一遮挡板;72、第一套接孔;73、提拉杆;74、第二遮挡板;75、第二套接孔;8、可升降支撑座结构;81、支撑管;82、第二支撑杆;83、U型座;84、支撑座;85、卡接板;9、楼梯筋;10、搭接板;11、第二固定板;12、固定块;13、第一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可调节的现浇板式楼梯施工缝装配式模板装置,包括楼梯墩1,楼梯主体2,第一固定板3,第一支撑架4,滑孔5,可调节滑动支撑板结构6,可插接遮挡板结构7,可升降支撑座结构8,楼梯筋9,搭接板10,第二固定板11,固定块12和第一支撑杆13,所述的楼梯墩1浇筑在楼梯主体2的下端左侧;所述的第一固定板3设置在楼梯墩1的右侧;所述的第一固定板3的上端螺栓连接在第一支撑架4的下端左侧;所述的滑孔5分别开设在第一支撑架4的正表面中间位置和后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调节滑动支撑板结构6安装在第一支撑架4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可插接遮挡板结构7安装在可调节滑动支撑板结构6的上端外壁;所述的可升降支撑座结构8安装在第一支撑架4的下端左侧;所述的楼梯筋9的左端浇筑在楼梯主体2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搭接板10搭接在可插接遮挡板结构7的上端;所述的第二固定板11的上端螺栓连接在搭接板10的下端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块12放置在楼梯主体2的上端右侧;所述的第一支撑杆13的右端螺栓连接在固定块12的左侧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支撑杆13的下端
设置在楼梯主体2的上端右侧;所述的可调节滑动支撑板结构6包括滑动座61,滑动杆62,锁紧螺母63,第二支撑架64和翼形螺栓65,所述的滑动杆62分别螺栓连接在滑动座61的正表面左右两侧和后表面左右两侧;所述的锁紧螺母63分别螺纹连接在滑动杆62的外壁;所述的翼形螺栓65分别贯穿第二支撑架64的正表面下部左右两侧;所述的翼形螺栓65分别螺纹连接在滑动座61的正表面;进行使用时,将第一固定板3固定在楼梯墩1的右侧,然后将第一支撑架4固定在楼梯主体2的下端且接触设置,然后在浇筑的过程中松开锁紧螺母63,推动滑动座61进行移动,将滑动座61和第二支撑架64移动至合适的位置,然后拧紧锁紧螺母63,固定好滑动座61和第二支撑架64的位置,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位置调节工作。
[0021]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3所示,所述的可插接遮挡板结构7包括第一遮挡板71,第一套接孔72,提拉杆73,第二遮挡板74和第二套接孔75,所述的第一套接孔72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的现浇板式楼梯施工缝装配式模板装置,包括楼梯墩(1),楼梯主体(2),第一固定板(3),第一支撑架(4),滑孔(5),可调节滑动支撑板结构(6),可插接遮挡板结构(7),可升降支撑座结构(8),楼梯筋(9),搭接板(10),第二固定板(11),固定块(12)和第一支撑杆(13),所述的楼梯墩(1)浇筑在楼梯主体(2)的下端左侧;所述的第一固定板(3)设置在楼梯墩(1)的右侧;所述的第一固定板(3)的上端螺栓连接在第一支撑架(4)的下端左侧;所述的滑孔(5)分别开设在第一支撑架(4)的正表面中间位置和后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楼梯筋(9)的左端浇筑在楼梯主体(2)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搭接板(10)搭接在可插接遮挡板结构(7)的上端;所述的第二固定板(11)的上端螺栓连接在搭接板(10)的下端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块(12)放置在楼梯主体(2)的上端右侧;所述的第一支撑杆(13)的右端螺栓连接在固定块(12)的左侧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支撑杆(13)的下端设置在楼梯主体(2)的上端右侧;其特征在于,该可调节的现浇板式楼梯施工缝装配式模板装置中所述的可调节滑动支撑板结构(6)安装在第一支撑架(4)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可插接遮挡板结构(7)安装在可调节滑动支撑板结构(6)的上端外壁;所述的可升降支撑座结构(8)安装在第一支撑架(4)的下端左侧;所述的可调节滑动支撑板结构(6)包括滑动座(61),滑动杆(62),锁紧螺母(63),第二支撑架(64)和翼形螺栓(65),所述的滑动杆(62)分别螺栓连接在滑动座(61)的正表面左右两侧和后表面左右两侧;所述的锁紧螺母(63)分别螺纹连接在滑动杆(62)的外壁;所述的翼形螺栓(65)分别贯穿第二支撑架(64)的正表面下部左右两侧;所述的翼形螺栓(65)分别螺纹连接在滑动座(61)的正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的现浇板式楼梯施工缝装配式模板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振振周银银秦金猛肖建亮杨鹏王灿高德峰
申请(专利权)人:德州天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