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碱设备和赤泥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77209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7: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脱碱设备和赤泥处理系统,所述的脱碱设备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反应池和第二反应池,待脱碱的物料加入第一反应池,反应剂加入所述第二反应池,所述第二反应池内的液体通过输出装置流入所述第一反应池,所述第一反应池内的液体通过返回装置流入所述第二反应池。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优化了反应单元组成,节约了反应用水,降低了能耗,显著促进了赤泥处理技术的发展。显著促进了赤泥处理技术的发展。显著促进了赤泥处理技术的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碱设备和赤泥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尾矿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脱碱设备,还涉及一种赤泥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我国铝矾土资源丰富,同时也是氧化铝生产大国。现阶段,我国氧化铝生产的主要工艺为拜耳法、烧结法和联合法。采用这些方法每生产1t氧化铝,将会产生1t至1.5t赤泥。赤泥作为一种工业固体废弃物被大量堆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赤泥的堆存不但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由于赤泥中大量可溶出盐碱的存在和赤泥本身具有放射性等原因,会对堆场周边的土壤、地下水和空间环境造成巨大污染。
[0003]赤泥的主要矿物组成为钙钛矿、硅酸二钙、霞石和方解石等,另外还含有可溶出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钾及少量的赤铁矿、铁铝酸钙固溶体、硅酸镁钙、含水铝硅酸钠等矿物成分。由于赤泥中含有大量可溶出盐碱及本身具有一定的放射性,制约了赤泥的资源化利用。现有技术中采用了诸多方法对赤泥进行脱碱处理并辅以加入重晶石等屏蔽放射性物质,较好的解决了赤泥建筑制品出现泛霜和放射性超标等问题。
[0004]现有技术中提出的诸多脱碱方式,其中包括:常压石灰法脱碱、加压石灰法脱碱、悬浮碳化法脱碱、加入反应物烧结法脱碱等。主要技术路线分为两种:一种是利用溶液反应降低碱度,溶出可溶盐;另一种是采用烧结方法将有害盐碱消耗固化。利用溶液反应同烧结方式脱碱相比对能源的消耗相对较少,并能够较好的解决赤泥资源化利用中泛霜的问题,脱碱效果也比较充分被广泛采用。
[0005]但是现有的脱碱设备存在反应单元组成不合理、水资源浪费严重、能耗高的缺陷,制约了赤泥处理技术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全部或部分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碱设备,优化了反应单元组成,节约了反应用水,降低了能耗,显著促进了赤泥处理技术的发展。
[0007]本技术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赤泥处理系统,安装了上述脱碱设备。
[0008]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脱碱设备,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反应池和第二反应池,待脱碱的物料加入第一反应池,反应剂加入所述第二反应池,所述第二反应池内的液体通过输出装置流入所述第一反应池,所述第一反应池内的液体通过返回装置流入所述第二反应池。
[0009]可选地,所述返回装置为设置在所述第一反应池和所述第二反应池之间的溢流口,所述第一反应池内的液位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反应池,所述第一反应池内的液体经过所述溢流口流入所述第二反应池。
[0010]可选地,所述第一反应池内设置有加热装置,对所述第一反应池内的液体加热。
[0011]可选地,所述输出装置包括输水管和水泵,所述输水管的进水端插入所述第二反
应池内,出水端插入所述第一反应池内,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输水管中间,启动所述水泵时将所述第二反应池内的液体抽入所述第一反应池。
[0012]可选地,所述输水管为耐高温水管,所述输水管的进水端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水泵为耐高温水泵。
[0013]可选地,所述第二反应池设置有补水管路,所述补水管路向所述第二反应池补充净水。
[0014]可选地,所述第一反应池和所述第二反应池设置在地下。
[0015]可选地,所述第一反应池和所述第二反应池设置在地上,所述第一反应池和所述第二反应池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
[0016]可选地,还包括第三反应池,所述第三反应池和所述第二反应池相邻设置,所述第二反应池内的液体和底部积存的物料通过抽取装置输入所述第三反应池,所述第三反应池设置有补气管路,所述补气管路向所述第三反应池输入二氧化碳气体
[0017]可选地,所述第一反应池、所述第二反应池和所述第三反应池采用耐碱水泥浇铸,池壁设置有防渗层。
[0018]本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赤泥处理系统,包括微波设备和精磨设备,还包括以上所述的脱碱设备,所述脱碱设备设置在所述微波设备和所述精磨设备之间,所述微波设备用于对赤泥球粒进行微波磁化,所述精磨设备用于对赤泥球粒进行磨碎。
[0019]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提供的脱碱设备,具有以下优点:
[0020]本技术中通过将第一反应池和第二反应池相邻设置,两个反应池内的液体构成循环,一方面节约了反应用水,另一方面降低了能耗,同时提高了脱碱反应速度。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脱碱设备的主视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脱碱设备的俯视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脱碱设备的主视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脱碱设备的主视图;
[002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赤泥处理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反应池;2、第二反应池;3、溢流口;4、输送管道;5、赤泥球粒;6、反应剂;7、补水管路;8、加热装置;9、输水管;10、水泵;11、排污口;12、排污口;13、第三反应池;14、补气管路;15、抽取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更好的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种脱碱设备和赤泥处理系统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28]实施例1
[0029]如图1、图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1,该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脱碱设备,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反应池1和第二反应池2,待脱碱的物料加入第一反应池1,反应剂加入第二反应池2,第二反应池2内的液体通过输出装置流入第一反应池1,第一反应池1内的液体通过返回装置流入第二反应池2。
[0030]优选地,待脱碱的物料可以为赤泥球粒5,反应剂6可以为氧化钙(CaO)。在第一反应池1的上方设置有输送管道4,输送管道4的进料端连接赤泥处理系统中的微波设备,输送管道4的出料端悬置在第一反应池1的上方,赤泥球粒5通过输送管道4直接落入第一反应池1内。
[0031]当第一反应池1内的赤泥球粒5达到脱碱反应上限时,输送管道4停止落料,开启液体循环进行脱碱反应。当第一反应池1内的赤泥球粒5脱碱反应完成时,可以采用抓取机械将赤泥球粒5取出,输送管道4继续向第一反应池1内添加赤泥球粒5。当第二反应池2内的反应剂6不再具有活性时,可以采用抓取机械将反应剂6取出,重新加入新的反应剂6。
[0032]通过将第一反应池1和第二反应池2相邻设置,两个反应池内的液体构成循环,一方面节约了反应用水,另一方面降低了能耗,同时提高了脱碱反应速度。
[0033]如图1所示,返回装置为设置在第一反应池1和第二反应池2之间的溢流口3,溢流口3具体设置在两个反应池中间的隔墙上,在输出装置的作用下,第一反应池1内的液位高度高于第二反应池2,第一反应池1内的液体经过溢流口3流入第二反应池2。溢流口3能够缩短液体循环路径,而且不需要使用驱动装置就能够实现第一反应池1内的液体流入第二反应池2,有效降低了能耗。
[0034]因为在较高温度下有利于促进脱碱反应的进行,例如50

70度的水温,所以第一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碱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反应池和第二反应池,待脱碱的物料加入第一反应池,反应剂加入所述第二反应池,所述第二反应池内的液体通过输出装置流入所述第一反应池,所述第一反应池内的液体通过返回装置流入所述第二反应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返回装置为设置在所述第一反应池和所述第二反应池之间的溢流口,所述第一反应池内的液位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反应池,所述第一反应池内的液体经过所述溢流口流入所述第二反应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池内设置有加热装置,对所述第一反应池内的液体加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装置包括输水管和水泵,所述输水管的进水端插入所述第二反应池内,出水端插入所述第一反应池内,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输水管中间,启动所述水泵时将所述第二反应池内的液体抽入所述第一反应池。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脱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为耐高温水管,所述输水管的进水端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水泵为耐高温水泵。6.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犇黄连洪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广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