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集成JBR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6926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微型集成JBR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包括化粪区、混合区、生物反应区、导流区、沉淀区和复合基质生态床,厕所排水管接入化粪区,混合区与生活废水管连通,且用于接收化粪区的上清液,混合区、生物反应区、导流区、沉淀区和复合基质生态床依次连通,生物反应区内设有射流器和挂膜装置,挂膜装置包括上挂膜架、下挂膜架、组合纤维填料和驱动组件,上挂膜架通过支架与下挂膜架连接,上挂膜架和下挂膜架分别对应转动连接有若干连接头,上挂膜架的连接头通过导流组件与下挂膜架的连接头连接,组合纤维填料连接于导流组件上,驱动组件用于驱动若干连接头转动。提高污水的处理效率和处理效果,减少排水管网的投入。减少排水管网的投入。减少排水管网的投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型集成JBR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
,特别涉及微型集成JBR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农村污水排放污染源总量惊人,日排放污水量约为6400万吨,全国农村污水排放量约占全国污水排放总量30%,未经处理的污水随意排放,对农林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行政村、自然村分布散乱,“老小村”、“空心村”的现象普遍,按照户籍人口设计的污水厂并未考虑到人口流动问题,实际运行过程中普遍存在因收集水量少而导致运行负荷偏低甚至无法运行的现象,再者,收集污水的管网投资巨大,约占污水厂总投资的70%的费用;由此可见建设维护成本的增加、资源分配不合理的问题,例如专利号为CN201710414548.4的一种采用微生物处理污水的方法,包括包括预处理、生化处理、沉淀处理、检测分流和消毒处理,污水进入挤压室利用压滤装置实现固液分离,利用分流盘分流、吸附处理,然后污水依次进入到厌氧箱和好氧箱,分别与生物盘和层叠式生物挂膜上的微生物反应,曝气装置通过微孔曝气器曝气,滤泡网细化气泡,刮理装置去除油污,接着经过生物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沉淀池沉淀处理,再根据酸碱度分别进行中和反应,最后通过紫外灯消毒处理,管网分布复杂,且污水的处理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以此,本技术提出微型集成JBR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提高污水的处理效果,节约管网。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微型集成JBR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包括化粪区、混合区、生物反应区、导流区、沉淀区和复合基质生态床,厕所排水管接入所述化粪区,所述混合区与生活废水管连通,且用于接收所述化粪区的上清液,所述混合区、生物反应区、导流区、沉淀区和复合基质生态床依次连通,所述生物反应区内设有射流器和挂膜装置,所述挂膜装置位于所述所述射流器的下方,所述挂膜装置包括上挂膜架、下挂膜架、组合纤维填料和驱动组件,所述上挂膜架通过支架与所述下挂膜架连接,所述上挂膜架和所述下挂膜架分别对应转动连接有若干连接头,所述上挂膜架的连接头通过导流组件与所述下挂膜架的连接头连接,所述组合纤维填料连接于所述导流组件上,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若干所述连接头转动,所述下挂膜架倾斜连接有挡板。
[0006]优选的,所述上挂膜架和所述下挂膜架均包括框体和网状固定板,所述网状固定板连接于所述框体的内部。
[0007]优选的,若干所述连接头转动于所述网状固定板的节点上,所述连接头的上部设有齿轮,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若干齿杆,若干所述齿杆对应设于所述网状固定板的连接杆内,所述齿杆与所述齿轮齿合,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齿杆。
[0008]优选的,所述导流组件包括固定杆和若干导流板,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与对应所述连接头拆卸连接,若干所述导流板连接于所述固定杆上,所述固定杆连接有用于固定所述组合纤维填料的若干固定槽。
[0009]优选的,所述沉淀区的上部设有出水堰,所述复合基质生态床的入水端设有与所述出水堰连通的进水布水管,所述复合基质生态床的出水端连通有出水布水管。
[0010]优选的,所述进水布水管包括输水管、进水管和若干布水管,所述输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出水堰和所述进水管连通,若干所述布水管与所述进水管连通,若干所述布水管的输出端延伸至所述复合基质生态床的内部,若干所述布水管的两侧均设有若干出水孔,所述出水布水管包括排水总管和若干排水分管,若干所述排水分管与所述排水总管连通,若干所述排水分管的自由端位于所述复合基质生态床内。
[0011]优选的,所述复合基质生态床内设有位于所述进水补水管输出端的缓冲罩,所述缓冲罩的内部设有若干缓冲板,所述缓冲罩设有若干缓冲通孔。
[0012]优选的,所述混合区通过软管将混合水输送至所述生物反应区内,所述软管的一端连接有位于位于所述混合区内的浮球,所述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生物反应区连通。
[0013]优选的,所述沉淀区的底部设有斜板,所述斜板延伸至所述生物反应区的底部,所述生物反应区、导流区以及沉淀区的底部连通。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本技术提供的微型集成JBR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通过利用微型射流器曝气、充氧、搅拌的功能,采用化粪区、混合区、生物反应区、导流区、沉淀区、复合基质生态床的优化组合,使出水可达地表水IV类质量标准。本技术具有应用范围广、抗负荷能力强、出水水质好、占地面积小、能耗小、价格低廉等特点。该设备地埋后,可完全取代化粪池。微型集成JBR处理设备前半部分出水可达一级A排放标准,再经具有深度处理功能的复合基质生态床进行吸磷、吸氮、去除COD、NH3

N、SS、色度、浊度,出水可达地表水IV类标准,可排入就近河流、可用于景观水、可用于农田灌溉以及水产养殖等;此举节省管网及污水厂的投资,更对保护环境、节能减排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可加快生物膜的代谢以及脱落,提高污水的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微型集成JBR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微型集成JBR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挂膜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3中局部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上挂膜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下挂膜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化粪区、2混合区、3生物反应区、4导流区、5沉淀区、6复合基质生态床、7厕所排水管、8生活废水管、9射流器、10挂膜装置、11上挂膜架、12下挂膜架、13组合纤维填料、14驱动组件、15支架、16连接头、17导流组件、18固定杆、19导流板、20固定槽、21挡板、22括框体、23网状固定板、24节点、25齿杆、26T型驱动轴、27连接杆、28出水堰、29进水布水管、30输水管、31进水管、32布水管、33出水布水管、34排水总管、35排水分管、36缓冲罩、37缓冲
板、38软管、39浮球、40斜板、41水泵、42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更好理解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4]实施例1
[0025]参见图1至图6,本技术提供的微型集成JBR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包括化粪区1、混合区2、生物反应区3、导流区4、沉淀区5和复合基质生态床6,厕所排水管7接入所述化粪区1,所述混合区2与生活废水管8连通,且用于接收所述化粪区1的上清液,所述混合区2、生物反应区3、导流区4、沉淀区5和复合基质生态床6依次连通,复合基质生态床6可制成圆形、方形、圆筒形等多种形状,采用玻璃钢、陶瓷、钢板、铁丝、方钢等均可制作,内置防水透气材料,铺上复合基质,可种植有机蔬菜及花卉,具有观赏性及实用性的复合基质生态床6进行吸磷、吸氮、去除COD、N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微型集成JBR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化粪区、混合区、生物反应区、导流区、沉淀区和复合基质生态床,厕所排水管接入所述化粪区,所述混合区与生活废水管连通,且用于接收所述化粪区的上清液,所述混合区、生物反应区、导流区、沉淀区和复合基质生态床依次连通,所述生物反应区内设有射流器和挂膜装置,所述挂膜装置位于所述射流器的下方,所述挂膜装置包括上挂膜架、下挂膜架、组合纤维填料和驱动组件,所述上挂膜架通过支架与所述下挂膜架连接,所述上挂膜架和所述下挂膜架分别对应转动连接有若干连接头,所述上挂膜架的连接头通过导流组件与所述下挂膜架的连接头连接,所述组合纤维填料连接于所述导流组件上,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若干所述连接头转动,所述下挂膜架倾斜连接有挡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集成JBR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挂膜架和所述下挂膜架均包括框体和网状固定板,所述网状固定板连接于所述框体的内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集成JBR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连接头转动于所述网状固定板的节点上,所述连接头的上部设有齿轮,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若干齿杆,若干所述齿杆对应设于所述网状固定板的连接杆内,所述齿杆与所述齿轮齿合,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齿杆。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集成JBR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组件包括固定杆和若干导流板,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与对应所述连接头拆卸连接,若干所述导流板连接于所述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斌邹玲珍金儒霖李连妹余明蔡华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天鸿市政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