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泄漏保护装置的列管式换热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6870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泄漏保护装置的列管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保护层壳体和换热管,多根所述换热管呈圆周均布,所述换热管的两端设置有管板,所述换热管的两端与所述管板相连通,所述换热管的外侧设置有所述保护层壳体;所述保护层壳体安装在所述换热器本体的中空腔体内,两端的所述管板上连接有封头,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所述换热器本体一端的顶部,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换热器本体另一端的底部;两个所述封头上分别安装有进油口、出油口,所述换热器本体的外侧设置有蓄能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换热器保护层可防止冷却水进入EH油中对汽轮机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影响,还可通过蓄能器压力变化直观了解到换热器内部是否有泄露情况并及时处理,以免因换热器泄露被动事故停机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故停机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故停机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泄漏保护装置的列管式换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换热器
,尤其涉及一种带泄漏保护装置的列管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在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组EH油站冷却系统以及其他需要小型换热器且换热介质泄漏会造成严重后果的换热系统中,由于在日常汽轮机运行过程中,EH油系统是汽轮机负荷调节以及紧急停机等操作的唯一执行机构,且以本公司6台汽轮发电机EH油系统为例,列管式换热器管程与EH油溢流管相连,管程压力位0MPa,壳程与冷却水系统相连,压力为0.3MPa左右,因此,一旦换热铜管老化泄漏,冷却水将进入EH油系统中,将造成汽轮发电机组负荷无法调节甚至汽轮机飞车等严重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泄漏保护装置的列管式换热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器泄露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的一种带泄漏保护装置的列管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保护层壳体和换热管,多根所述换热管呈圆周均布,所述换热管的两端设置有管板,所述换热管的两端与所述管板相连通,所述换热管的外侧设置有所述保护层壳体;所述保护层壳体安装在所述换热器本体的中空腔体内,两端的所述管板上连接有封头,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所述换热器本体一端的顶部,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换热器本体另一端的底部;两个所述封头上分别安装有进油口、出油口,所述换热器本体的外侧设置有蓄能器。
[0006]进一步,所述保护层壳体的两端安装在所述管板上,所述换热器本体的两端安装在所述保护层壳体上。
[0007]进一步,所述换热器本体和所述保护层壳体之间的空腔内连接有多个折流板。
[0008]进一步,所述蓄能器的工作端设置有注油阀,所述注油阀通过连接管贯穿所述换热器本体外壳后与所述换热管连通;所述换热器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放气阀,所述放气阀通过连接管贯穿所述换热器本体外壳后与所述换热管连通。
[0009]进一步,所述出油口安装在靠近所述出水口一侧的所述封头上;所述进油口安装在所述靠近所述进水口一侧的所述封头上。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
[0011]本技术的一种带泄漏保护装置的列管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保护层壳体和换热管,换热管的两端设置有管板,换热管的两端与管板相连通,换热管的外侧设置有保护层壳体;保护层壳体安装在换热器本体的中空腔体内,两端的管板上连接有封头,出水口设置在换热器本体一端的顶部,进水口设置在换热器本体另一端的底部;两个封头上分别安装有进油口、出油口,通过在换热管外侧设置有保护层壳体且保护层壳体与蓄能器相
连接,做到了保护层内流体介质压力大于管程及壳程内流体介质压力且压力恒定,避免了传统列管式换热器中的换热管进水带来的严重后果,可大幅度提高汽轮发电机组EH油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带泄漏保护装置的列管式换热器的主视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带泄漏保护装置的列管式换热器的侧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带泄漏保护装置的列管式换热器本体的剖视图。
[0016]附图标记说明:1、封头;2、管板;3、换热管;4、蓄能器;5、折流板;6、换热器本体;7、保护层壳体;8、放气阀;9、出水口;10、出油口;11、注油阀;12、进水口;13、进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带泄漏保护装置的列管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6、保护层壳体7和换热管3,多根所述换热管3呈圆周均布,所述换热管3的两端设置有管板2,所述换热管3的两端与所述管板2相连通,所述换热管3的外侧设置有所述保护层壳体7;所述保护层壳体7安装在所述换热器本体6的中空腔体内,具体的,所述保护层壳体7的两端安装在所述管板2上,所述换热器本体6的两端安装在所述保护层壳体7上,所述换热器本体6和所述保护层壳体7之间的空腔内连接有多个折流板5。
[0018]本实施例中,所述管板2呈圆饼状,所述换热管3的两端与所述管板2相连通,所述换热管3的外侧环绕设置有所述保护层壳体7,且所述保护层壳体7的水平长边与所述管板2的侧壁焊接连接;所述保护层壳体7的外侧环绕设置有所述换热器本体6,且所述换热器本体6的内侧壁与所述保护层壳体7的竖直短边焊接连接。
[0019]两端的所述管板2上连接有封头1,所述出水口9设置在所述换热器本体6一端的顶部,所述进水口12设置在所述换热器本体6另一端的底部;所述出油口10安装在靠近所述出水口9一侧的所述封头1上;所述进油口13安装在所述靠近所述进水口12一侧的所述封头1上。
[0020]所述换热器本体6的外侧设置有蓄能器4,所述蓄能器4的工作端设置有注油阀11,所述注油阀11通过连接管贯穿所述换热器本体6外壳后与所述换热管3连通;所述换热器本体6的顶部设置有放气阀8,所述放气阀8通过连接管贯穿所述换热器本体6外壳后与所述换热管3连通。本技术通过设置换热器保护层可防止冷却水进入EH油中对汽轮机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影响,还可通过蓄能器压力变化直观了解到换热器内部是否有泄露情况并及时处理,以免因换热器泄露被动事故停机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0021]本技术的使用过程如下:
[0022]需要冷却的抗磨液压油从所述进油口13流入到所述换热管3内,冷却完成后抗磨液压油从所述出油口10流出,所述保护层壳体7内腔为同种抗磨液压油,冷却水从进水口注入到所述换热器本体6内并从所述出水口9流出;当所述换热管3发生泄漏,所述换热管3内抗磨液压油流入所述保护层壳体7内腔中,由于介质相同,则整个系统不受影响,可正常运行;当所述保护层壳体外壁泄漏时,所述保护层壳体7内腔的抗磨液压油流入所述换热器本
体6的冷却水中,则不会造成严重后果;无论哪种泄露方式,所述蓄能器4压力均会有较大变化,可通过观察所述蓄能器4压力判断换热器状态并及时主动做出处理,避免因水进入EH油系统而造成汽轮发电机组负荷失控甚至汽轮机飞车等严重后果
[0023]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泄漏保护装置的列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器本体(6)、保护层壳体(7)和换热管(3),多根所述换热管(3)呈圆周均布,所述换热管(3)的两端设置有管板(2),所述换热管(3)的两端与所述管板(2)相连通,所述换热管(3)的外侧设置有所述保护层壳体(7);所述保护层壳体(7)安装在所述换热器本体(6)的中空腔体内,两端的所述管板(2)上连接有封头(1),所述出水口(9)设置在所述换热器本体(6)一端的顶部,所述进水口(12)设置在所述换热器本体(6)另一端的底部;两个所述封头(1)上分别安装有进油口(13)、出油口(10),所述换热器本体(6)的外侧设置有蓄能器(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泄漏保护装置的列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壳体(7)的两端安装在所述管板(2)上,所述换热器本体(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高杰孟天明孙明昌郗树兵张守东马萌辉王克满谢国涛王蕾张国旭何晓泉赵涛朱彬彬梁宇魏凯李辉孟德志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三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