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嵌入式行星调速起重机车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6799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涉及一种嵌入式行星调速起重机车轮,包括车轮、行星轮系,行星轮系包括行星架、行星齿轮、齿圈、太阳轮、传动轴,车轮同轴连接行星轮系组的输出端,行星轮系组的输入端啮合驱动齿轮;行星轮系的输出端连接其相邻的行星轮系的输入端;驱动齿轮套设在转轴上;行星架固定,行星齿轮为双行星轮,双行星轮设置在行星架上,双行星轮的齿轮分别外啮合太阳轮、内啮合齿圈的内齿,并且该两个齿轮外啮合;驱动齿轮和齿圈相匹配,转轴通过滑动键环套择一带动驱动齿轮旋转,滑动键环套套设在转轴上,滑动键环套相对转轴可滑动且不可旋转,滑动键环套通过凸块可滑动的限位在转轴的直槽内,平键嵌入键槽,键槽、引导槽光滑衔接过渡。键槽、引导槽光滑衔接过渡。键槽、引导槽光滑衔接过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嵌入式行星调速起重机车轮


[0001]本专利技术创造涉及嵌入式行星调速起重机车轮
,尤其是一种嵌入式行星调速起重机车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传统的车轮组驱动单元布置方式采用三合一驱动装置+车轮的布置或者采用电机+制动器+减速器+车轮组形式;此种结构形式已广泛用于起重领域;现有的车轮的行走主要依赖于此结构驱动,该型车轮的行走速度依赖于驱动机构的输出的驱动速度,一般为输出正、反两种行走驱动速度,不具备调速效果;而这种变速箱其体积庞大,如果在变速箱上增设速度调节机构,其随着调速的级数增加结构趋于复杂,体积及成本均无法满足现有的起重机车轮的使用要求目前在车轮技术调速领域,其原理均为通过不同的齿轮传动比选择实现不同车速;而起重机车轮其尺寸规格相对固定,安装空间有限,在终端车轮调速上,针对最终的行走速度缺乏有效的调节机构,实现高速行走和降速行走,尤其是实现多级调速,缺乏有效技术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嵌入式行星调速起重机车轮,弥补减速机后的起重机车轮的速度调节缺乏机构,填补起重机轮的终端多级调速的传动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体积紧凑,效果好,调速范围广。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创造提供一种嵌入式行星调速起重机车轮,包括车轮、行星轮系,所述的行星轮系包括行星架、行星齿轮、齿圈、太阳轮、传动轴,所述的车轮同轴连接行星轮系组的输出端,所述的行星轮系组的输入端啮合驱动齿轮;所述的行星轮系组包括至少两个行星轮系,行星轮系的输出端连接其相邻的行星轮系的输入端;所述的驱动齿轮套设在转轴上;所述的行星架固定,所述的行星齿轮为双行星轮,所述的双行星轮设置在行星架上,所述的双行星轮的一个齿轮外啮合太阳轮,所述的双行星轮的另一个齿轮内啮合齿圈的内齿,所述的双行星轮的两个齿轮外啮合;所述的驱动齿轮和齿圈相匹配,即所述的驱动齿轮的外驱动齿和行星轮系的齿圈一一对应啮合;所述的转轴通过滑动键环套择一带动驱动齿轮旋转,所述的滑动键环套套设在转轴上,所述的滑动键环套相对转轴可滑动且不可旋转,所述的滑动键环套通过凸块可滑动的限位在转轴的直槽内,所述的滑动键环套通过平键嵌入驱动齿轮内壁的键槽,所述的键槽的两侧设置引导槽且两者光滑衔接过渡。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进一步,拨动轴套和转轴之间为旋转副和移动副,所述的拨动轴套通过终端的限位台阶和转动槽之间形成整转副。
[0006]进一步,所述的行星架上设置限位板,所述的限位板的末端嵌入壳体内壁的限位槽内使行星架固定。
[0007]进一步,所述的转轴的末端设置止动台,所述的转轴的一侧的外表面设置有直槽,所述的转轴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换挡键,所述的直槽和凸块匹配。
[0008]进一步,所述的拨动轴套包括限位台阶和拨杆,所述的限位台阶设置在拨动轴套的一侧,所述的拨杆垂直拨动轴套的轴套。
[0009]进一步,所述的转轴的输入端连接驱动输入轴。
[0010]进一步,所述的行星轮系组包括的行星轮系为奇数个数量,可以根据需要增设多个行星轮系,这样实现多级调速增速或减速,而且最后是选择奇数个行星轮系,以实现双向可增可减的对称级别的调节。
[0011]如果以转动副连接的两个构件可以做整周相对转动,则称之为整转副,反之称之为摆转副。
[0012]本专利技术创造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结合具体技术手段来说有如下几点:1、本专利技术创造利用车轮同轴连接行星轮系组的输出端,而行星轮系组的输入端啮合驱动齿轮,驱动齿轮采用套设在转轴上的方式,同时行星轮系组采用多个行星轮系串联的方式形成,把行星轮系的输入端连接其相邻的行星轮系的输出端;同时驱动齿轮外啮合驱动行星轮系组的行星轮系的齿圈,这样形成一种多级串联的行星轮系;以本专利技术创造为例计算,可知;其中太阳轮的齿数48;齿圈的外齿数、内齿数均为84;双行星轮的齿轮数均为24;单个行星轮系的传动比为i=24/84*24/24*48/24=4:7≈0.57;按照两个行星轮系串联传动计算i=4/7*4/7=16:49≈0.33;按照三个行星轮系串联传动计算i=4/7*4/7*4/7*4/7=64:343≈0.19;驱动齿轮的齿数为24,驱动齿轮和齿圈传动比为84/24=7:2=3.5;从而得到:采用单个行星轮系,从电机到车轮传动比为:2;采用两个行星轮系串联,从电机到车轮传动比为:1.16;采用三个行星轮系串联,从电机到车轮传动比为:0.665;进行比较知晓:每增加一个行星轮系,传动比的降低43%;利用本专利技术创造,在原有驱动的速度上可以快速调整,利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嵌入式的紧凑型的结构,针对起重机车轮相当于快速的提高其行走速度,达到快速改变行走速度的目的。
[0013]2、本专利技术创造的驱动齿轮和行星轮系组的行星轮系的齿圈一一对应外啮合,具体的说,考虑使用多个驱动齿轮和行星轮系组的行星轮系的齿圈均啮合,而通过转轴、驱动齿轮、拨动轴套的组合,使拨动轴套择其中的一个驱动齿轮驱动,这样实现不同数量的行星轮系的串联驱动,根据需要,可以实现四、五或N级串联的行星轮系的驱动;而本专利技术创造的转轴通过滑动键环套带动驱动齿轮旋转,滑动键环套套设在转轴上并且滑动键环套相对转轴
可滑动且不可旋转,而滑动键环套通过平键嵌入驱动齿轮的键槽,使滑动键环套和所匹配的驱动齿轮联动;这种驱动结构巧妙,体积小,实现路线便捷,成本低;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滑动键环套通过凸块可滑动的限位在转轴的直槽内,而驱动齿轮通过外表面的外驱动齿驱动行星轮系组的行星轮系的齿圈,驱动齿轮的内壁设置有键槽、引导槽,引导槽设置在键槽的两侧且两者光滑衔接过渡,这样避免了滑动键环套通过平键嵌入驱动齿轮的键槽时,平键撞到驱动齿轮的外边缘而无法插入键槽,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
[0014]3、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拨动轴套和转轴之间为整转副和移动副,拨动轴套通过终端的限位台阶和滑动键环套的转动槽匹配形成整转副;这样拨动轴套就可以沿转轴滑动,并对滑动键环套进行位置调节,使滑动键环套选择不同的驱动齿轮进行驱动。
[0015]4、本专利技术创造的行星轮系包括行星架、双行星轮、齿圈、太阳轮、传动轴,而行星架固定,双行星轮设置在行星架上,双行星轮的一个齿轮外啮合太阳轮,双行星轮的另一个齿轮内啮合齿圈的内齿,双行星轮的两个齿轮外啮合,这样使整个传动过程中不妨碍选择方向的改变,内啮合为正,外啮合为负,驱动方向和输出方向一致。
[0016]5、本专利技术创造根据需求,行星轮系组可以为两个行星轮系串联或者三个行星轮系串联,行星轮系组的行星架上设置限位板嵌入壳体的限位槽内使行星架固定,这种固定,设置简单,使用方便,体积紧凑,结构实用;使用转轴的输入端连接驱动输入轴,串联驱动连接简单便捷。
[0017]6、本专利技术创造的转轴的末端设置止动台,转轴的一侧的外表面设置有直槽,转轴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换挡键,直槽和凸块匹配,使转轴满足旋转驱动,同时满足拨动轴套通过滑动键环套选择性驱动驱动齿轮的要求;拨动轴套包括限位台阶和拨杆,限位台阶设置在拨动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嵌入式行星调速起重机车轮,包括车轮(11)、行星轮系,所述的行星轮系包括行星架(51)、行星齿轮、齿圈(53)、太阳轮(54)、传动轴(5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轮(11)同轴连接行星轮系组(5)的输出端,所述的行星轮系组(5)的输入端啮合驱动齿轮(4);所述的行星轮系组(5)包括至少两个行星轮系,行星轮系的输出端连接其相邻的行星轮系的输入端;所述的驱动齿轮(4)套设在转轴(6)上;所述的行星架(51)固定,所述的行星齿轮为双行星轮(52),所述的双行星轮(52)设置在行星架(51)上,所述的双行星轮(52)的一个齿轮外啮合太阳轮(54),所述的双行星轮(52)的另一个齿轮内啮合齿圈(53)的内齿,所述的双行星轮(52)的两个齿轮外啮合;所述的驱动齿轮(4)和齿圈(53)相匹配,即所述的驱动齿轮(4)的外驱动齿(41)和行星轮系的齿圈(53)一一对应啮合;所述的转轴(6)通过滑动键环套(7)择一带动驱动齿轮(4)旋转,所述的滑动键环套(7)套设在转轴(6)上,所述的滑动键环套(7)相对转轴(6)可滑动且不可旋转,所述的滑动键环套(7)通过凸块(72)可滑动的限位在转轴(6)的直槽(62)内,所述的滑动键环套(7)通过平键(71)嵌入驱动齿轮(4)内壁的键槽(42),所述的键槽(42)的两侧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建张春丽刘文明赵朝云王智军张晓艳李元恒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东起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