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飞料的压铸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6563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飞料的压铸模具,包括动模、定模,动模、定模的尺寸相匹配,动模上设有上浇注口,动模的侧面铰接有液压杆,液压杆有两组,液压杆的固定段上设有密封块Ⅰ,液压杆的伸缩段设有密封块Ⅱ,密封块Ⅰ与密封块Ⅱ尺寸相匹配,定模上设有下浇铸口,定模的侧面设有密封块,密封块Ⅰ、密封块Ⅱ、密封块的相邻面均设有排气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下设置的浇注口可以加快熔融金属的填充,并可将空气挤向中部两侧的排气块处,设置多个排气块可使空气从多个排气块处排出,加快空气排出速度,提高压铸质量,并利用阻液条阻挡熔融金属从分型线处飞出,达到防止飞料的效果,降低工作人员的受伤风险。的受伤风险。的受伤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飞料的压铸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压铸模具
,具体为一种防飞料的压铸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压铸是一种金属铸造工艺,其特点是利用模具内腔对融化的金属施加高压,模具通常是用强度更高的合金加工而成的,这个过程有些类似注塑成型,铸造设备和模具的造价高昂,因此压铸工艺一般只会用于批量制造大量产品。
[0003]传统压铸工艺主要由四个步骤组成,或者称做高压压铸,这四个步骤包括模具准备、填充、注射以及落砂,压铸模具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覆盖部分与活动部分,它们结合的部分则被称为分型线,高压注射导致填充模具的速度非常快,这样在任何部分凝固之前熔融金属就可填充满整个模具,但是高压以及模具密闭不好有可能造成熔融金属从分型线处的缝隙中飞溅而出,造成工作人员受到伤害,还会造成铸件质量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飞料的压铸模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动模、定模,所述动模、所述定模的尺寸相匹配,所述动模上设有上浇注口,所述动模的侧面铰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有两组,所述液压杆的固定段上设有密封块Ⅰ,所述液压杆的伸缩段设有密封块Ⅱ,所述密封块Ⅰ与所述密封块Ⅱ尺寸相匹配,所述定模上设有下浇铸口,所述定模的侧面设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有两组,所述密封块与所述密封块Ⅱ尺寸相匹配位置相对应,所述密封块Ⅰ、所述密封块Ⅱ、所述密封块的相邻面均设有排气块。
[000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动模内设有内斜的倒角模,便于铸件脱模。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气块上设有阻液条、分液台,用于防止飞料。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阻液条为梯形条且有多组,所述阻液条上设有多个通气槽,用于阻止熔融金属流出,同时排出腔体内空气。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分液台的顶面与所述阻液条的凸出面齐平,所述分液台配合可阻拦熔融金属,避免熔融金属凝固后套在液压杆上难以取下。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上下设置的浇注口可以加快熔融金属的填充,并可将空气挤向中部两侧的排气块处,设置多个排气块可使空气从多个排气块处排出,加快空气排出速度,提高压铸质量,并利用阻液条阻挡熔融金属从分型线处飞出,达到防止飞料的效果,降低工作人员的受伤风险。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技术排气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本技术排气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5为本技术A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

动模、2

定模、3

上浇注口、4

下浇注口、5

液压杆、6

密封块Ⅰ、7

密封块Ⅱ、8

排气块、81

阻液条、82

通气槽、83

分液台、9

密封块、10

倒角模。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实施例1
[0017]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飞料的压铸模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动模1、定模2,所述动模1、所述定模2的尺寸相匹配,所述动模1上设有上浇注口3,所述动模1的侧面铰接有液压杆5,所述液压杆5有两组,所述液压杆5的固定段上设有密封块Ⅰ6,所述液压杆5的伸缩段设有密封块Ⅱ7,所述密封块Ⅰ6与所述密封块Ⅱ7尺寸相匹配,所述定模2上设有下浇铸口4,所述定模2的侧面设有密封块9,所述密封块9有两组,所述密封块9与所述密封块Ⅱ7尺寸相匹配位置相对应,所述密封块Ⅰ6、所述密封块Ⅱ7、所述密封块9的相邻面均设有排气块8。
[001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动模1内设有内斜的倒角模10,便于铸件脱离动模1,提高生产效率。
[001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气块8上设有阻液条81、分液台83,用于阻拦熔融金属液飞溅出腔体,防止飞料。
[002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阻液条81为梯形条且有十一组,所述阻液条81上设有三个通气槽82,用于阻止熔融金属流出,便于排出腔体内空气,。
[002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分液台83的顶面与所述阻液条81的凸出面齐平,相邻两个所述分液台83相配合可阻拦熔融金属,避免金属凝固后套在液压杆5上难以取下。
[002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将定模2、动模1分别安装在压铸机上,压铸时,动模1被紧压在定模2上,动模1与定模2包围的空间成为形腔,液压杆5收缩,使密封块Ⅰ6、密封块Ⅱ7、密封块9紧密贴合,其上的排气块8相互配合,嵌合在一起,且留出曲折的缓冲槽,用以减速压铸时行腔内由于加压而喷射出的气体,同时通过上浇注口3、下浇注口4向型腔内填充熔融金属,将型腔内空气向中间挤压,腔内空气从两侧的的排气块8处,经过通气槽82向外排出,而当熔融金属注满后,由于压力向排气块8处泄漏,经多重阻液条82阻挡使其不会从排气块8处飞出,两个相互贴合的分液台9可阻止熔融金属进入,避免熔融金属冷却后卡套在液压杆5上,当熔融金属冷却后,将动模1、定模2分开,取出压铸件,如果在密封块Ⅱ7处出现了飞边现象,则可以将液压杆5旋转,使密封块Ⅱ7脱离飞边的限位然后再取出压铸件。
[0023]本技术涉及的机械连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的惯用手段,可通过有限次试验得到技术启示,属于公知常识。
[0024]本文中未详细说明的部件为现有技术。
[0025]上述虽然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
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而不具备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变形仍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飞料的压铸模具,包括动模(1)、定模(2),所述动模(1)、所述定模(2)的尺寸相匹配,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1)上设有上浇注口(3),所述动模(1)的侧面铰接有液压杆(5),所述液压杆(5)有两组,所述液压杆(5)的固定段上设有密封块Ⅰ(6),所述液压杆(5)的伸缩段设有密封块Ⅱ(7),所述密封块Ⅰ(6)与所述密封块Ⅱ(7)尺寸相匹配,所述定模(2)上设有下浇铸口(4),所述定模(2)的侧面设有密封块(9),所述密封块(9)有两组,所述密封块(9)与所述密封块Ⅱ(7)尺寸相匹配位置相对应,所述密封块Ⅰ(6)、所述密封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堃戴怡桂刘少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佳有精密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