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热用建筑复合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6535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隔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隔热用建筑复合墙体,包括墙体,所述墙体内设置有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有包裹圈、内层软圈,用于定型的所述包裹圈与用于变形反馈的所述内层软圈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灌注有介质流体;所述墙体内还间隔均布有若干用于接收热量反馈的热敏套管,设置有包裹圈和内层软圈可以保证墙体内部的介质流体进行合理移动,保证墙面在受热后介质流体可以进行及时流动,提高隔热效果。热效果。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隔热用建筑复合墙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隔热
,尤其涉及隔热用建筑复合墙体。

技术介绍

[0002]室内墙体隔热的方式比较多,比如我们可以直接在顶楼铺一层隔热层。隔热层可用预制混凝土砖铺设,能够达到隔热的目的,当然也可以选择新型的隔热材料,可以采取覆盖隔热的方法。选择泡沫水泥板或者是泡沫棉,这些材料都非常不错,直接铺设在顶楼,能够有效利用空气隔热的原理,而且这些材料具有一定的阻燃特性,但是现有的隔热普遍会存在材料失效,隔热效果较差,且在外界环境影响下,会出现隔热材料的性能失效现象,就需要进行及时更换,不仅消耗成本,而且隔热效果得不到持续性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隔热用建筑复合墙体,解决现有技术中墙体隔热效果较差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包括墙体,所述墙体内设置有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有包裹圈、内层软圈,用于定型的所述包裹圈与用于变形反馈的所述内层软圈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灌注有介质流体;所述墙体内还间隔均布有若干用于接收热量反馈的热敏套管。
[0005]需要说明的是,在墙体内设置有包裹圈和内层软圈可以保证墙体内部的介质流体进行合理移动,保证墙面在受热后介质流体可以进行及时流动,提高隔热效果。
[0006]相邻所述热敏套管之间柔性连接有用于变形恢复的收缩簧,所述收缩簧为高分子弹性材料。
[0007]需要说明的是,收缩簧的设置可以保证热敏套管在变形后可以及时恢复原有形状,进而保证热敏套管的形变的高效进行。
[0008]所述热敏套管材料为高分子热敏材料且所述热敏套管外周均匀敷设有吸热剂。
[0009]需要说明的是,敷设有吸热剂可以保证热量的高效传导,同时可以保证墙体的隔热效果会进行持续移动与缓解。
[0010]所述热敏套管与所述内层软圈之间灌注有用于辅助形变的软性介质。
[0011]需要说明的是,软性介质可以较好的承受变形时产生的挤压应力,提高变形时力的传导高效进行。
[0012]所述内层软圈为橡胶材料且所述橡胶材料均匀敷设在内层软圈上。
[0013]需要说明的是,内层软圈上敷设有橡胶,可以保证形变的高效进行。
[0014]所述热敏套管内部填充有若干用于接收施力的变形颗粒。
[0015]需要说明的是,变形颗粒会在受热时发生吸热,进而进行热量的转化,通过改变分子之间的间距,来产生形变施力。
[0016]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7]1.设置有包裹圈和内层软圈可以保证墙体内部的介质流体进行合理移动,保证墙面在受热后介质流体可以进行及时流动,提高隔热效果;
[0018]2.收缩簧的设置可以保证热敏套管在变形后可以及时恢复原有形状,进而保证热敏套管的形变的高效进行;
[0019]3.变形颗粒会在受热时发生吸热,进而进行热量的转化,通过改变分子之间的间距,来产生形变施力。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示意图。
[0022]图例说明:1

包裹圈;2

内层软圈;3

热敏套管;4

收缩簧;5

空腔;6

软性介质;7

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3]请一并参考说明附图1至说明附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隔热用建筑复合墙体,该隔热用建筑复合墙体主要用于解决现有技术墙体隔热效果较差的的问题,该墙体已经处于实际使用阶段。
[0024]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方式如下,包括墙体7,墙体7内设置有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有包裹圈1、内层软圈2,用于定型的所述包裹圈1与用于变形反馈的内层软圈2之间形成空腔5,空腔5内灌注有介质流体;墙体7内还间隔均布有若干用于接收热量反馈的热敏套管3。相邻所述热敏套管3之间柔性连接有用于变形恢复的收缩簧4,收缩簧4为高分子弹性材料。热敏套管3材料为高分子热敏材料且热敏套管3外周均匀敷设有吸热剂。热敏套管3与内层软圈2之间灌注有用于辅助形变的软性介质6。内层软圈2为橡胶材料且橡胶材料均匀敷设在内层软圈2上。热敏套管3内部填充有若干用于接收施力的变形颗粒。
[0025]本申请具体作业过程为:操作人员在进行墙体安装时,首先通过外接吊装设备将墙体进行预定位置的布局,进而操作人员会进行墙体内部的相关结构层的设置,首先设置包裹圈,需要说明的是,包裹圈的设置是为了提高整体墙体的外形,同时保证墙体的实际施工作业中的坚硬度,保证整体形状的固定,本实施例包裹圈的设置依托于现有技术的设置方法,具体采用材料根据实时作业情况而定,接着在包裹圈的内侧隔开一定距离设置内层软圈,设置内层软圈主要用于受力的承接作用,也就是受力的分解作用,本实施例中较佳的采用的材料为橡胶材料,因为橡胶材料在接收形变的同时可以保证一定的热量的传导,接着在内层软圈与包裹圈之间的间隔距离形成了空腔,空腔内灌装有介质流体,需要说明的是,介质流体包括水,胶体,混合溶液等,本实施例采用的是热敏液体,热敏就是对热量具有高度敏感反应的液体,该液体可以在温度变化中进行实时的流动变化,当外界的太阳光或者其余热量产生在墙体上时,温度与热量会迅速被感知,此时空腔内的热敏液体会在热敏套管的温度感知下进行作业,本申请中的热敏套管与现有技术中热敏电阻的受热作业原理相同,不同的是,热敏套管是针对自然环境的热量的直接使用,当热敏套管在接受到热量后,会将其周围灌注的软性介质进行形变挤压,进而挤压的软性介质会根据力学原理进行未限制角度地施力,进而可以及时作用到内层软圈上,进而内层软圈会对空腔内的热敏液
体进行挤压,因为空腔内的热敏液体不是全部位置都作用受力,因此热敏液体会进行一个环状循环流动,在流动过程中,液体自身温度低于外界温度,因此会形成一个环形降温的环境,帮助墙体进行隔热作业。
[0026]本申请中介质流体的流动以及软性介质的流动均为循环流动,申请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循环流动的介质流体与软性介质,可以很及时且高效的将热量进行缓解,起到比现有技术单纯隔热材料叠加效果更好的结果,同时申请人在实际使用中发现本申请的墙体可以很好地适用各种建筑环境。
[0027]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隔热用建筑复合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7),所述墙体(7)内设置有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有包裹圈(1)、内层软圈(2),用于定型的所述包裹圈(1)与用于变形反馈的所述内层软圈(2)之间形成空腔(5),所述空腔(5)内灌注有介质流体;所述墙体(7)内还间隔均布有若干用于接收热量反馈的热敏套管(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用建筑复合墙体,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热敏套管(3)之间柔性连接有用于变形恢复的收缩簧(4),所述收缩簧(4)为高分子弹性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热用建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黎明李光峰曹云夏海刘芸林豪文吉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