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式缝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6456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介入式缝合装置。介入式缝合装置包括缝合组件。缝合组件包括壳体,收容于壳体内的穿刺部件,及驱动部件。壳体的远端具有开口。穿刺部件包括针柄和连接针柄的穿刺针。穿刺针自开口活动伸出,穿刺针具有空腔,空腔用于供缝合线穿过。穿刺针由金属材料制成。驱动部件连接针柄。驱动部件驱动穿刺部件在初始位置和预设位置之间转动,穿刺部件转动至预设位置时缝合线穿过空腔并从空腔中拉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介入式缝合装置,避免了缝合线在穿刺过程中容易打结以及缠绕穿刺针的问题,使得操作更为简便。使得操作更为简便。使得操作更为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介入式缝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介入式缝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二尖瓣关闭不全是当今最常见的瓣环组织病变之一,导致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主要原因有二尖瓣环扩张、腱索功能不全、二尖瓣粘液变性、瓣叶脱垂、风湿性瓣环组织病以及缺血性病变等。
[0003]二尖瓣关闭不全可以采用向瓣环上植入缝合线后牵拉缝合线调整瓣环周长的方式进行治疗,植入时通常采用缝合装置。现有的缝合装置包括一个带有弓形支架的穿刺针及一个具有相应的弓形通道的机架,缝合线预设在穿刺针的一端,穿刺针在通道内运动,当针尖从机架的一端进入另一端从而带动缝合线穿过组织进行缝合,这种缝合装置的缝合线在穿刺针进入组织前预设在穿刺针,并且在穿刺针完成360
°
转动穿刺时,缝合线无序摆放,容易造成缝合线在穿刺过程中打结以及缠绕穿刺针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介入式缝合装置,包括缝合组件,所述缝合组件包括:
[0005]壳体,所述壳体的远端具有开口;
[0006]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穿刺部件,所述穿刺部件包括针柄和连接所述针柄的穿刺针,所述穿刺针自所述开口活动伸出,所述穿刺针具有空腔,所述空腔用于供缝合线穿过,所述穿刺针由金属材料制成;
[0007]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连接所述针柄;
[0008]所述驱动部件驱动所述穿刺部件在初始位置和预设位置之间转动,所述穿刺部件转动至所述预设位置时所述缝合线穿过所述空腔并从所述空腔中拉出。
[000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介入式缝合装置中,穿刺部件可以在驱动部件的驱动下从初始位置转动至预设位置以穿刺待缝合组织,然后缝合线穿过穿刺针的空腔并从空腔中被拉出,驱动部件再驱动穿刺部件从预设位置回退至初始位置,使得缝合线缝入待缝合组织。缝合线在穿刺待缝合组织后从穿刺针的空腔中穿出,避免了缝合线在穿刺过程中容易打结以及缠绕穿刺针的问题,使得操作更为简便。
附图说明
[0011]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附图中:
[001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介入式缝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介入式缝合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和图4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7]图5和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穿刺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7至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穿刺针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缝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拉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介入式缝合装置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0022]图1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缝合组件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0023]图1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缝合组件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另一剖面图;
[0024]图1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驱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16至图20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介入式缝合装置的操作示意图;
[0026]图21至图2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介入式缝合装置对二尖瓣瓣环组织进行缝合的操作示意图;
[0027]图2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缝合线打结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前”、“后”、“上”、“下”、“左”、“右”、“纵”、“横”、“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头”、“尾”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9]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当一个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能够“直接地”或“间接地”位于另一元件之上,或者也可能存在一个或更多个居间元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0]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技术。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技术的描述。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在介入医疗器械领域,近端是指距离操作
者较近的一端,而远端是指距离操作者较远的一端;轴向是指平行于医疗器械远端中心和近端中心连线的方向。上述定义只是为了表述方便,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2]参考图1至图26,依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介入式缝合装置1包括缝合组件10、管体组件20、拉线组件30和手柄40。
[0033]参考图1至图4,缝合组件10包括壳体110、收容于壳体10内的穿刺部件120,及驱动部件130。壳体110的远端具有开口110a。穿刺部件120包括针柄121和连接针柄121 的穿刺针122。穿刺针122自开口110a活动伸出,穿刺针122具有空腔122a,空腔122a 用于供缝合线3穿过。驱动部件130连接针柄121。驱动部件130驱动穿刺部件120在初始位置和预设位置之间转动,穿刺部件120转动至预设位置时缝合线3穿过空腔122a并从空腔122a中拉出。
[003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介入式缝合装置1中,穿刺部件120可以在驱动部件130的驱动下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入式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缝合组件,所述缝合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远端具有开口;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穿刺部件,所述穿刺部件包括针柄和连接所述针柄的穿刺针,所述穿刺针自所述开口活动伸出,所述穿刺针具有空腔,所述空腔用于供缝合线穿过,所述穿刺针由金属材料制成;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连接所述针柄;所述驱动部件驱动所述穿刺部件在初始位置和预设位置之间转动,所述穿刺部件转动至所述预设位置时所述缝合线穿过所述空腔并从所述空腔中拉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式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包括悬空的针尖端、与所述针柄固定连接的连接端、以及连接于所述连接端与所述针尖端之间的弧形针体,所述弧形针体具有所述空腔,所述连接端设有连通所述空腔的入线孔,所述针尖端设有连通所述空腔的出线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入式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近端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设有第一导向孔,所述穿刺部件转动至所述预设位置时,所述入线孔对接所述第一导向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入式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入式缝合装置还包括管体组件,所述管体组件包括进线管,所述进线管活动穿设于所述第一导向孔中,所述进线管对接所述入线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介入式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孔沿径向向外弯曲形成夹角,所述夹角的角度范围为120
°‑
180
°
,所述进线管的远端具有柔性。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入式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入式缝合装置还包括拉线组件,所述连接头还设有第二导向孔,所述穿刺部件转动至所述预设位置时,所述出线孔对接所述第二导向孔,所述拉线组件包括拉动件和与所述拉动件的远端连接的套索,所述拉动件活动穿设于所述第二导向孔中,所述套索从所述第二导向孔的远端穿出。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介入式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入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良万张庭超郭荣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德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