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心室填充装置及心室填充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心室填充装置及心室填充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9329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心室填充装置及心室填充系统。其中,心室填充装置包括骨架及调节件,骨架包括沿第一方向分布的远端和近端及二者之间的腰部,腰部由远及近包括竖直部和锥度部,调节件至少部分与骨架的远端连接,骨架的远端和/或近端可在调节件的作用下彼此远离或相向靠近;当所述调节件使得所述远端和所述近端靠近时,骨架的所述远端端面挤压着竖直部和竖直部挤压着竖直部与锥度部之间的交界处,使得至少交界处沿第二方向外扩展,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心室填充系统包括上述结构的心室填充装置和输送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心室填充装置及心室填充系统


技术介绍

1、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是一种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原发的心脏损害引起心排血量减少,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综合征。心力衰竭发作后,许多患者会出现左心室容积扩大、结构发生变化以及心肌受损的情况,例如,图2所示的发生病变的心室结构相比图1所示的正常的心室结构,在框选位置发生了明显结构变化。

2、心室壁瘤或称心室壁膨胀瘤,是心力衰竭引起心肌梗死的后遗症之一,其发生是由于梗死区在愈合过程中,心肌由结缔组织所替代,变成无收缩力、无功能的薄弱纤维瘢痕区,不能如正常心肌那样承受心腔内的压力,经过数月至数年后,终于不胜负担向外呈囊状膨出而形成心室壁膨胀瘤(慢性)。心室壁瘤主要见于左心室,发生率为5%—20%。

3、临床上,对于心力衰竭引起心肌梗死后室壁运动不协调或心室壁瘤的患者,通常使用左心室减容治疗术进行治疗。通过将无功能的心脏部分与健康的、有功能的心脏部分隔离开,隔离失活或者受损心肌所在的心室腔,用于改善左心室几何构型,从而缩小左心室的总容积,防止心脏扩大,减小室壁张力,进一步预防左心室发生重构,以恢复其形态和功能。

4、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左心室减容治疗术的左心室减容装置,其包括一个倒置的伞状结构,伞状结构包括镍钛合金等形状记忆金属制成的骨架,骨架上设有多根突出的尖刺用于锚定心肌组织,骨架外部设有覆膜。在进行手术使用时,先根据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选择合适大小的左心室减容装置,沿输送鞘将左心室减容装置推送至左心室心尖部,然后在左心室心尖位置释放左心室减容装置,回撤输送鞘管使得整个左心室减容装置自输送鞘中释放,覆膜被动贴合在心内膜心肌上,从而实现装置的左心室减容效果。

5、而这种左心室减容装置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6、首先,前述左心室减容装置一旦展开释放,其尺寸无法调整,因此无法实现在体内对心室的减容体积的实时调节,也不能针对性地对不同患者的左心室,以及不同病变程度的患者的左心室的差异化的调整。

7、其次,前述左心室减容装置植入后,金属骨架和锚刺的支撑强度过高,不仅会刺破心室壁,影响心脏的收缩,且当心脏收缩时,应力较为集中,器械会有断裂的风险;而一旦金属骨架断裂,则会对左心室造成难以挽回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心室填充装置及心室填充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心室填充装置,其包括骨架及调节件,所述骨架包括沿第一方向分布的远端和近端及二者之间的腰部,所述腰部由远及近包括竖直部和锥度部,所述调节件至少部分与所述骨架的远端连接,所述骨架的远端和/或近端可在调节件的作用下彼此远离或相向靠近;当所述调节件使得所述远端和所述近端靠近时,所述骨架的所述远端端面挤压着所述竖直部和所述竖直部挤压着所述竖直部与所述锥度部之间的交界处,使得至少所述交界处沿第二方向外扩展,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3、其中,所述骨架具有第一形态、第二形态及第三形态,所述骨架的第一形态为自然状态,当所述骨架的远端和近端自所述第一形态下沿第一方向彼此远离时,所述骨架能够收拢至第二形态;所述骨架的远端和近端自所述第一形态下沿第一方向相向靠近时,所述骨架能够扩展至第三形态。

4、其中,所述骨架的所述近端端面贴靠心室内壁,当所述调节件使得所述远端和所述近端靠近时,所述骨架的所述近端端面不沿第二方向扩展。

5、其中,所述骨架的远端和近端的端面中心均向内凹陷,在所述远端端面形成第一内凹结构,在所述近端端面形成第二内凹结构,凹陷中心的四周为水平平面,所述远端端面的第一内凹结构通过第一圆角斜面平滑过渡至水平平面,所述近端端面的第二内凹结构通过第二圆角竖直面圆滑过渡到水平平面。

6、其中,所述远端端面的第一内凹结构的最小直径为7—10mm,最大直径为17—23mm;所述近端端面的第二内凹结构的直径为8—16mm。

7、其中,所述第一圆角斜面的斜面段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25°—135°,所述第二圆角竖直面的竖直段与竖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0°—10°。

8、其中,所述竖直部与第一方向平行且所述竖直部的远端与所述骨架的远端通过圆角圆滑过渡,所述锥度部的近端与所述骨架的近端通过半圆相切圆滑过渡。

9、其中,所述竖直部直径最大,所述竖直部的近端与所述锥度部之间夹角为150°—165°,所述锥度部的直径自远端至近端逐渐减小。

10、其中,所述骨架沿第一方向高度可调范围为0—20mm,沿第二方向扩展的周向直径范围为0—5mm。

11、其中,所述心室填充装置还包括封堵盘,所述封堵盘与所述骨架的近端连接,所述封堵盘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延展部,以及实现所述延展部与骨架的近端连接的连接部。

12、其中,所述延展部朝向所述骨架的一侧表面为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包括第一中心部和环绕所述第一中心部的第一上翘段。

13、其中,所述延展部的背向所述骨架的一侧表面为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包括第二中心部和环绕所述第二中心部的第二上翘段;其中,所述第二中心部与所述第一中心部平行,所述第二中心部的直径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一中心部的直径;所述第二上翘段与所述第一上翘段平行,或者所述第二上翘段与所述第二方向的倾角大于所述第一上翘段相对于所述第二方向的倾角。

14、其中,所述连接部相对于所述延展部和所述骨架的近端端面呈内缩状,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延展部邻接的位置包括竖直段,所述竖直段在周侧上与心尖开口处的心肌壁相接贴紧。

15、其中,所述心室填充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骨架上的覆膜,所述覆膜包括第一覆膜区、第二覆膜区和第三覆膜区,所述第一覆膜区用于阻止血液流进所述骨架内部,所述第二覆膜区用于填充所述骨架与接触的组织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三覆膜区用于增加细胞爬覆的速度。

16、其中,所述覆膜还设置在所述骨架的内侧,且至少在所述骨架近端端面以及所述骨架近端与所述锥度部之间的过渡区覆盖一圈所述覆膜。

17、其中,所述调节件为连接线,所述连接线具有第一头端和第二头端,所述第一头端用于与所述骨架的远端连接固定,第二头端用于在心尖外侧连接固定;或者所述连接线两端从所述骨架的远端并列穿过,所述连接线的第一头端与第二头端均用于在心尖外侧连接固定。

18、其中,所述调节件为调节杆组件,所述调节杆组件包括调节螺杆、芯轴以及牵拉杆,初始状态下,所述调节螺杆的远端与所述骨架的远端连接,所述调节螺杆的近端与所述牵拉杆的远端可拆卸连接且所述调节螺杆的近端与所述芯轴的远端至少部分的容纳在所述牵拉杆内腔中,所述牵拉杆的近端至少部分的穿出所述骨架的近端,能够用于来回牵拉调节螺杆。

19、其中,所述调节螺杆由远及近依次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且所述连接部的直径由远及近依次减小,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与所述骨架的远端固定连接,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室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心室填充装置包括骨架及调节件,所述骨架包括沿第一方向分布的远端和近端及二者之间的腰部,所述腰部由远及近包括竖直部和锥度部,所述调节件至少部分与所述骨架的远端连接,所述骨架的远端和/或近端可在调节件的作用下彼此远离或相向靠近;当所述调节件使得所述远端和所述近端靠近时,所述骨架的所述远端端面挤压着所述竖直部和所述竖直部挤压着所述竖直部与所述锥度部之间的交界处,使得至少所述交界处沿第二方向外扩展,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室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具有第一形态、第二形态及第三形态,所述骨架的第一形态为自然状态,当所述骨架的远端和近端自所述第一形态下沿第一方向彼此远离时,所述骨架能够收拢至第二形态;所述骨架的远端和近端自所述第一形态下沿第一方向相向靠近时,所述骨架能够扩展至第三形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室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的所述近端端面贴靠心室内壁,当所述调节件使得所述远端和所述近端靠近时,所述骨架的所述近端端面不沿第二方向扩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室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的远端和近端的端面中心均向内凹陷,在所述远端端面形成第一内凹结构,在所述近端端面形成第二内凹结构,凹陷中心的四周为水平平面,所述远端端面的第一内凹结构通过第一圆角斜面平滑过渡至水平平面,所述近端端面的第二内凹结构通过第二圆角竖直面圆滑过渡到水平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心室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端面的第一内凹结构的最小直径为7—10mm,最大直径为17—23mm;所述近端端面的第二内凹结构的直径为8—16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心室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角斜面的斜面段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25°—135°,所述第二圆角竖直面的竖直段与竖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0°—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室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部与第一方向平行且所述竖直部的远端与所述骨架的远端通过圆角圆滑过渡,所述锥度部的近端与所述骨架的近端通过半圆相切圆滑过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室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部直径最大,所述竖直部的近端与所述锥度部之间夹角为150°—165°,所述锥度部的直径自远端至近端逐渐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室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沿第一方向高度可调范围为0—20mm,沿第二方向扩展的周向直径范围为0—5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室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心室填充装置还包括封堵盘,所述封堵盘与所述骨架的近端连接,所述封堵盘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延展部,以及实现所述延展部与骨架的近端连接的连接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心室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展部朝向所述骨架的一侧表面为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包括第一中心部和环绕所述第一中心部的第一上翘段。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心室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展部的背向所述骨架的一侧表面为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包括第二中心部和环绕所述第二中心部的第二上翘段;其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心室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相对于所述延展部和所述骨架的近端端面呈内缩状,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延展部邻接的位置包括竖直段,所述竖直段在周侧上与心尖开口处的心肌壁相接贴紧。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室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心室填充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骨架上的覆膜,所述覆膜包括第一覆膜区、第二覆膜区和第三覆膜区,所述第一覆膜区用于阻止血液流进所述骨架内部,所述第二覆膜区用于填充所述骨架与接触的组织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三覆膜区用于增加细胞爬覆的速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心室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还设置在所述骨架的内侧,且至少在所述骨架近端端面以及所述骨架近端与所述锥度部之间的过渡区覆盖一圈所述覆膜。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室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为连接线,所述连接线具有第一头端和第二头端,所述第一头端用于与所述骨架的远端连接固定,第二头端用于在心尖外侧连接固定;或者所述连接线两端从所述骨架的远端并列穿过,所述连接线的第一头端与第二头端均用于在心尖外侧连接固定。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室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为调节杆组件,所述调节杆组件包括调节螺杆、芯轴以及牵拉杆,初始状态下,所述调节螺杆的远端与所述骨架的远端连接,所述调节螺杆的近端与所述牵拉杆的远端可拆卸连接且所述调节螺杆的近端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室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心室填充装置包括骨架及调节件,所述骨架包括沿第一方向分布的远端和近端及二者之间的腰部,所述腰部由远及近包括竖直部和锥度部,所述调节件至少部分与所述骨架的远端连接,所述骨架的远端和/或近端可在调节件的作用下彼此远离或相向靠近;当所述调节件使得所述远端和所述近端靠近时,所述骨架的所述远端端面挤压着所述竖直部和所述竖直部挤压着所述竖直部与所述锥度部之间的交界处,使得至少所述交界处沿第二方向外扩展,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室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具有第一形态、第二形态及第三形态,所述骨架的第一形态为自然状态,当所述骨架的远端和近端自所述第一形态下沿第一方向彼此远离时,所述骨架能够收拢至第二形态;所述骨架的远端和近端自所述第一形态下沿第一方向相向靠近时,所述骨架能够扩展至第三形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室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的所述近端端面贴靠心室内壁,当所述调节件使得所述远端和所述近端靠近时,所述骨架的所述近端端面不沿第二方向扩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室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的远端和近端的端面中心均向内凹陷,在所述远端端面形成第一内凹结构,在所述近端端面形成第二内凹结构,凹陷中心的四周为水平平面,所述远端端面的第一内凹结构通过第一圆角斜面平滑过渡至水平平面,所述近端端面的第二内凹结构通过第二圆角竖直面圆滑过渡到水平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心室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端面的第一内凹结构的最小直径为7—10mm,最大直径为17—23mm;所述近端端面的第二内凹结构的直径为8—16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心室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角斜面的斜面段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25°—135°,所述第二圆角竖直面的竖直段与竖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0°—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室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部与第一方向平行且所述竖直部的远端与所述骨架的远端通过圆角圆滑过渡,所述锥度部的近端与所述骨架的近端通过半圆相切圆滑过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室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部直径最大,所述竖直部的近端与所述锥度部之间夹角为150°—165°,所述锥度部的直径自远端至近端逐渐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室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沿第一方向高度可调范围为0—20mm,沿第二方向扩展的周向直径范围为0—5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室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心室填充装置还包括封堵盘,所述封堵盘与所述骨架的近端连接,所述封堵盘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延展部,以及实现所述延展部与骨架的近端连接的连接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心室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展部朝向所述骨架的一侧表面为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包括第一中心部和环绕所述第一中心部的第一上翘段。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心室填充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庭超李立光王泽洋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德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