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用超薄头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6443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用超薄头枕,包括头枕本体和座椅靠背,所述头枕本体位于所述座椅靠背的顶部设置有一组连接附件,所述头枕本体通过所述连接附件的可调节结构远离或靠近所述座椅靠背。本发明专利技术定位牢固,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快捷,结合超薄的连接附件,头枕厚度可以控制在40mm以内,且实现了头枕的前后调节,导向组件的设计保证了调节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符合座椅靠背、头枕一体化及轻薄化的发展理念,该发明专利技术市场应用前景广阔。该发明专利技术市场应用前景广阔。该发明专利技术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座椅用超薄头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座椅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座椅用超薄头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传统的汽车座椅头枕,如图1所示,头枕本体1多独立于座椅的顶部,通过可上下移动的两根抽拉连杆3插接到座椅靠背2中的头枕导套4内并锁紧,具体的解锁和锁止结构都设置在靠背上,或者解锁和锁止结构都设置在头枕上,为了容纳头枕内部的运动机构,头枕本体大部分厚度都超过100mm,厚度大重量大,很少有厚度控制在40mm以内的超薄头枕。
[0003]中国技术专利L形超薄汽车座椅头枕,专利号为201721823718.6,专利授权时间为2018年09月14日,涉及一种汽车配件,包括头枕泡沫和头枕杆,头枕泡沫呈倒L形,头枕杆包括安装头枕杆和加强头枕杆,安装头枕杆包括安装竖直杆及加强水平杆,加强水平杆及部分安装竖直杆设置在头枕泡沫的水平段中,安装竖直杆垂直向下延伸并伸出头枕泡沫水平段下侧,加强头枕杆包括加强竖直杆及加强水平杆,加强竖直杆和加强水平杆都设置在头枕泡沫竖直段中,两段加强竖直杆上端还设有向上倾斜延伸设置在头枕泡沫水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座椅用超薄头枕,其特征在于:包括头枕本体(1)和座椅靠背(2),所述头枕本体(1)位于所述座椅靠背(2)的顶部设置有一组连接附件(5),所述头枕本体(1)通过所述连接附件(5)的可调节结构远离或靠近所述座椅靠背(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用超薄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本体(1)的厚度设置为H,所述H≤4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用超薄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靠背(2)设置为超薄结构,所述头枕本体(1)通过所述连接附件(5)连接在所述座椅靠背(2)的顶部前侧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用超薄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靠背(2)采用为现有厚结构,所述座椅靠背(2)的顶部预留一个U字形凹槽,所述头枕本体(1)通过所述连接附件(5)连接在所述U字形凹槽。5.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汽车座椅用超薄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解锁机构(501)和锁止机构(502),所述解锁机构(501)位于所述头枕本体(1)一侧,所述锁止机构(502)位于所述座椅靠背(2)一侧,所述解锁机构(501)和锁止机构(502)通过连接支撑板(503)组装到一起,所述连接支撑板(503)安装在所述座椅靠背(2)上,且所述连接支撑板(503)位于所述座椅靠背(2)与所述头枕本体(1)贴合的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座椅用超薄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机构(501)包括解锁同步杆(501

1)、解锁推杆(501

2)和复位弹簧(501

3),所述解锁同步杆(501

1)的一端贯穿连接在第二滑动导套(506)内且可绕所述第二滑动导套(506)的轴线旋转,所述第二滑动导套(506)连接在所述连接支撑板(503)的上部且靠近中心位置处;所述解锁同步杆(501

1)水平放置安装在所述头枕本体(1)上,所述解锁同步杆(501

1)另一端的旋转齿头(501

11)与所述解锁推杆(501

2)内侧顶部的平移齿条(501

21)相配合,所述解锁推杆(501

2)的外侧连接有解锁按钮(501

4);所述复位弹簧(501

3)的中心孔套装在所述头枕本体(1)上,所述复位弹簧(501

3)的一个工作端抵接在所述头枕本体(1)的避空平台上,复位弹簧(501

3)的另一个工作端抵接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然吴晓青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国琻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