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工位辊道旋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6392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工位辊道旋盘,其增加工件的焊接效果,增加工件焊接的效率,提高实用性;包括第一机架、第二机架、连接柱、转盘、设备箱、第一转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拨片、立柱、第二转轴、第一减速机、第一电机和升降机构,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上均设置有输送机构,第一机架固定安装在连接柱上,连接柱固定安装在转盘上,转盘与设备箱相对转动连接,设备箱内部设置有腔室,转盘固定安装在第一转轴上,第一转轴与设备箱转动连接,第一齿轮安装在第一转轴上,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拨片固定安装在第一齿轮上,立柱固定安装在第二齿轮上,第二齿轮安装在第二转轴上。轮安装在第二转轴上。轮安装在第二转轴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工位辊道旋盘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工位辊道旋盘。

技术介绍

[0002]在焊接工件时,焊接机器人是固定在导轨上,只在正面做焊缝方向做单向移动作业,人工调节好焊枪与被焊接工件的相对位置。而被加工的工件多数是由多条焊缝组成的。因此,每个完成一条焊缝作业,工件都要人工松开工件,旋转一定的角度找正调整后,锁紧工件。进行下一道焊接作业;传统的工件换位采用吊装换位方式,导致焊接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增加工件的焊接效果,增加工件焊接的效率,提高实用性的多工位辊道旋盘。
[0004]本技术的一种多工位辊道旋盘,包括第一机架、第二机架、连接柱、转盘、设备箱、第一转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拨片、立柱、第二转轴、第一减速机、第一电机和升降机构,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上均设置有输送机构,第一机架固定安装在连接柱上,连接柱固定安装在转盘上,转盘与设备箱相对转动连接,设备箱内部设置有腔室,转盘固定安装在第一转轴上,第一转轴与设备箱转动连接,第一齿轮安装在第一转轴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工位辊道旋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机架(1)、第二机架(2)、连接柱(3)、转盘(4)、设备箱(5)、第一转轴(6)、第一齿轮(7)、第二齿轮(8)、拨片(9)、立柱(10)、第二转轴(11)、第一减速机(12)、第一电机(13)和升降机构,第一机架(1)和第二机架(2)上均设置有输送机构,第一机架(1)固定安装在连接柱(3)上,连接柱(3)固定安装在转盘(4)上,转盘(4)与设备箱(5)相对转动连接,设备箱(5)内部设置有腔室,转盘(4)固定安装在第一转轴(6)上,第一转轴(6)与设备箱(5)转动连接,第一齿轮(7)安装在第一转轴(6)上,第一齿轮(7)与第二齿轮(8)啮合连接,拨片(9)固定安装在第一齿轮(7)上,立柱(10)固定安装在第二齿轮(8)上,第二齿轮(8)安装在第二转轴(11)上,第二转轴(11)安装在第一减速机(12)的输出端,第一减速机(12)和第一电机(13)均安装在设备箱(5)的腔室内,第一电机(13)的输出端与第一减速机(12)的输入端连接,升降机构安装在设备箱(5)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辊道旋盘,其特征在于,升降机构包括顶板(14)、第一转动板(15)、第三转轴(16)、第二转动板(17)、导向轮(18)、气缸(19)和底板(21),设备箱(5)固定安装在顶板(14)上,第一转动板(15)与顶板(14)转动连接,第一转动板(15)通过第三转轴(16)与第二转动板(17)转动连接,第二转动板(17)与底板(21)转动连接,两组导向轮(18)分别安装在第一转动板(15)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义平陈小杰俞学明瞿菲菲胡佳宝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银轴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