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精神病人的管理系统与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76262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精神病人的管理系统与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病人门诊就医;S2、分配唯一识别码,建立病人档案;S3、判断步骤S2中就医的病人是否住院治疗,若病人需要入院治疗,医生诊断给出护理医嘱,医嘱中给出病人管理类型;S4、责任护士根据步骤S3中医嘱给出的病人管理类型配置护理管理等级,并将护理管理等级中相关配置信息写于病人佩戴的手环中;S5、管理后台根据步骤S4给出的相关配置信息对每个病人进行相关的自动化管理;S6、责任护士根据步骤S5中管理后台的自动化管理对所有病人进行护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对病人进行数字化无人定位管理,避免了人盯人,人看人的传统精神病人管理模式,极大的减轻的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精神病人的管理系统与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管理
,特别是一种用于精神病人的管理系统与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传统精神专科类医院仍然大部分采用原始的管理模式,采用人看人,人盯人的模式尚未将互联网与无线通信技术引入医院管理这中;同时因为精神病人的特殊性往往需要对病人进行约束,对其行为进行限制,因此对精神专科类医院的管理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同时因为精神病人无法对其行为负责,一旦其从医院走失,进入社会容易造成极大的社会潜在危害;同时因为在对病人的管理中因为人力所限,容易出现管理漏洞从而出现病人走失,自杀等不良时间,给医院的管理带来极大的困惑与压力。本专利技术将5G通信技术、室内高的精度定位技术(uwb)、电子心率检测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系统整合有效解决精神类专科医院的管理难度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精神病人的管理系统与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用于精神病人的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病人门诊就医;
[0007]S2、判断步骤S1中就医的病人是否曾经在我院就医,若不是,则分配唯一识别码,并自动生成病人档案;若是,则根据曾经就医时获得的唯一识别码,自动生成病人档案;
[0008]S3、判断步骤S2中就医的病人是否需要住院治疗,若需要入院治疗,则由主治医生诊断给出护理医嘱,并在医嘱中给出病人管理类型,并进入下一步;若不需要入院治疗,则病人不收入医院;
[0009]S4、由责任护士根据步骤S3中主治医生在护理医嘱中给出的病人管理类型配置护理管理等级,并将护理管理等级中相关配置信息写于入院治疗病人所佩戴的手环中;其中,相关配置信息是指不同管理类型对应不同护理管理等级,并根据护理管理等级约定配置不同门禁等级、活动区域、护理频率;
[0010]S5、在管理后台根据步骤S4给出的相关配置信息对每个病人进行相关的自动化管理;
[0011]S6、由责任护士根据步骤S5中管理后台的自动化管理对所有病人进行护理。
[0012]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S5中的自动化管理具体包含:
[0013]5.1根据病人手环的定位信息,判断病人是否在指定活动区域,若不在指定活动区域则判断为病人位置失控,发送报警信息到管理后台以通知步骤S6责任护士;
[0014]5.2授权门禁管理:手环中配置信息根据该病人的管理类型,授权通过其允许通过的活动区域的电子围栏的门禁;
[0015]5.3手环监测病人心跳,实时给出心率数值,若心率低于50,则判断病人有自杀行为,发送报警信息到管理后台以通知步骤S6责任护士;若手环监测到心跳是否为0,则判断手环脱落发送报警信息到管理后台以通知步骤S6责任护士;
[0016]5.4根据病人活动区域摄像头获取移动物体(精神病人)实时图像,将图像传输至管理后台,管理后台根据危险行为模型进行匹配判断,若识别到危险行为,即图像与管理后台预存的危险行为模型匹配,则进行报警;其中,异常行为包括打架、自残。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精神病人的管理系统,包括病人活动区域内设有的工业微基站、每个病人佩戴的手环、病人活动区域内设有的多个摄像头、病人活动区域内每个房间或进出口的电子围栏、护士站内设有的管理后台监控端(如计算机)、以及蜂窝基站;
[0018]每个手环均与工业微基站、蜂窝基站以及病人活动区域内每个房间或进出口的的电子围栏通讯连接;
[0019]工业微基站、蜂窝基站以及病人活动区域内的每个摄像头均与护士站内的管理后台监控端通讯连接。
[0020]具体的,每个手环均与工业微基站连接,所述工业微基站与管理后台监控端通讯连接,管理后台监控端通过工业微基站获得每个手环佩戴者的位置信息;
[0021]每个手环均通过蜂窝基站与管理后台监控端通讯连接,并将手环佩戴者的位置、心率信息发送到管理后台监控端;每个摄像头均与管理后台监控端电连接,用于将摄像头拍摄到的病人活动区域内图片发送到管理后台监控端;
[0022]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每个病人佩戴的手环上均设置有一个RFID标签,在病人活动区域的每个房间或进出口的电子围栏内均设置有一个RFID读写器;电子围栏内的RFID读写器用于识读所有病人佩戴的手环上设有的RFID标签,以判断是否允许该病人通过该电子围栏。每个RFID标签内存储有对应手环的电子围栏门禁识别码。
[0023]上述技术方案中,管理后台监控端内安装有上述所述用于精神病人的管理方法的计算机控制程序;
[0024]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病人佩戴的手环均包含有MCU、北斗定位芯片、UWB模块、震动马达模块、心率传感器、4G/5G模组、RFID标签和液晶显示屏;所述MCU分别与北斗定位芯片、UWB模块、震动马达模块、心率传感器、4G/5G模组、RFID标签和液晶显示屏电连接;
[0025]其中,北斗定位芯片用于获取微信定位信号;
[0026]所述UWB模块用于手环室内定位;
[0027]震动马达模块用于震动提醒;
[0028]心率传感器用于采集佩戴者的心率信息;
[0029]4G/5G模组用于与蜂窝网络进行数据通信;
[0030]RFID标签用于RFID射频信息读写;
[0031]每个所述手环的MCU通过4G/5G模组经蜂窝基站与管理后台监控端通讯连接,用于将MCU接收到的手环佩戴者的位置、心率信息发送到管理后台监控端;
[0032]每个所述手环的UWB模块均通过工业微基站与管理后台监控端通讯连接,管理后台监控端通过工业微基站获得每个手环佩戴者的位置信息。
[00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4]1、通过手环对病人进行数字化无人定位管理,避免了人盯人,人看人的传统精神
病人管理模式,极大的减轻的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0035]2、通过手环对病人心跳的监控,手环内置监测算法在心跳异常情况下,病人可能发生急危情况进行报警;
[0036]3、本专利技术通过室内高精度定位,对病人活动区域进行判断,判断其是否在运行范围内;同时采用图像识别对比技术,对精神病人的实时图像跟系统中的异常行为模型进行对比,若符合相关异常行为则进行异常报警,实现了病人的实施监管,同时通过室内高精度定位,可以以限制病人活动范围,具有超出区域报警功能,以此达到防走失目的。
附图说明
[003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用于精神病人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0038]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用于精神病人的管理系统的示意图;
[0039]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用于精神病人的管理系统的原理图;
[0040]图4为UWB的定位原理示意图;
[0041]图中,1、工业微基站;2、手环;2.1、MCU;2.2、北斗定位芯片;2.3、U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精神病人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病人门诊就医;S2、判断步骤S1中就医的病人是否曾经在我院就医,若不是,则分配唯一识别码,并自动生成病人档案;若是,则根据曾经就医时获得的唯一识别码,自动生成病人档案;S3、判断步骤S2中就医的病人是否需要住院治疗,若需要入院治疗,则由主治医生诊断给出护理医嘱,并在医嘱中给出病人管理类型,然后进入下一步;若不需要入院治疗,则病人不收入医院;S4、由责任护士根据步骤S3中主治医生在护理医嘱中给出的病人管理类型配置护理管理等级,并将护理管理等级中相关配置信息写于入院治疗病人所佩戴的手环中;其中,相关配置信息是指不同管理类型对应不同护理管理等级,并根据护理管理等级约定配置不同门禁等级、活动区域、护理频率;S5、在管理后台根据步骤S4给出的相关配置信息对每个病人进行相关的自动化管理;S6、由责任护士根据步骤S5中管理后台的自动化管理对所有病人进行护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精神病人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的自动化管理具体包含:5.1、根据病人手环的定位信息,判断病人是否在指定活动区域,若不在指定活动区域,则判断为病人位置失控,发送报警信息到管理后台以通知步骤S6责任护士;5.2、授权门禁管理:手环中配置信息根据该病人的管理类型,授权通过其允许通过的活动区域的电子围栏的门禁;5.3、手环监测病人心跳,实时给出心率数值,若心率低于50,则判断病人有自杀行为,发送报警信息到管理后台以通知步骤S6责任护士;若手环监测到心跳为0,则判断手环脱落,发送报警信息到管理后台以通知步骤S6责任护士;5.4、根据病人活动区域摄像头获取移动物体实时图像,将图像传输至管理后台,管理后台根据危险行为模型进行匹配判断,若识别到危险行为,即图像与管理后台预存的危险行为模型匹配,则进行报警;其中,异常行为包括打架、自残。3.用于精神病人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业微基站(1)、每个病人佩戴的手环(2)、病人活动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迎洁姜晓博钟宝亮高威韩利黄卓玮王娟邱果赵帅李昌盛李文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