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仪器仪表自适应可观察防护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6190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测量仪表防护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智能仪器仪表自适应可观察防护设备,包括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顶部安装有透明观察窗;所述防护壳内部设有夹取单元;所述防护壳的内侧壁固接有多组活塞缸;所述活塞缸在防护壳的内部以防护壳的中心轴线为对称设置;所述活塞缸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杆;所述夹取单元包括弧形活塞腔;所述弧形活塞腔固接在防护壳的顶部内侧壁;通过在保护壳内部设有多组可伸缩的多边形稳定块,可在防护壳安装到仪表上时,多组多边形稳定块进行配合,可对仪表和防护壳之间进行自适应得的固定,可适应不同大小仪表的同时,可进行快速安装。可进行快速安装。可进行快速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仪器仪表自适应可观察防护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测量仪表防护
,具体的说是一种智能仪器仪表自适应可观察防护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智能仪器仪表是在管道中部,对管道内部的压力、流体的流速进行监控和控制的仪器。
[0003]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关于测量仪表防护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2020106946544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仪表防护装置,包括:外壳及伸缩单元,其中,所述外壳开设有一开口及腔体,用于容纳仪表。
[0004]目前现有技术中,仪表的保护装置需要针对不同大小的仪表进行定制外壳,才可将保护装置安装在智能仪表上,同时在现有的防护装置在安装后,还需对防护外壳与仪表之间进行固定,才可安装完成,所以现有的防护装置有安装时间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仪表的保护装置需要针对不同大小的仪表进行定制外壳,才可将保护装置安装在智能仪表上,同时在现有的防护装置在安装后,还需对防护外壳与仪表之间进行固定,才可安装完成,所以现有的防护装置有安装时间长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仪器仪表自适应可观察防护设备。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智能仪器仪表自适应可观察防护设备,包括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顶部安装有透明观察窗;所述防护壳内部设有夹取单元;所述防护壳的内侧壁固接有多组活塞缸;所述活塞缸在防护壳的内部以防护壳的中心轴线为对称设置;所述活塞缸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杆;所述夹取单元包括弧形活塞腔;所述弧形活塞腔固接在防护壳的顶部内侧壁;所述弧形活塞腔内部固接有第一弧形柔性垫;所述第一弧形柔性垫上固接有顶杆;所述顶杆与弧形活塞腔滑动连接;所述顶杆端部固接有多组多边形稳定块;所述活塞杆的端部同时设有夹取单元;所述弧形活塞腔固接在活塞杆的端部;所述防护壳顶部内侧壁的第一弧形柔性垫与多个所述活塞缸的无杆腔之间连通有第一导气管;使用时,先将智能仪器仪表的表面清除干净,减少杂质和水分的残留,避免在防护壳安装的过程中,易出现滑动和移位的问题,待仪表的表面清理完成之后,就将防护壳置于仪表的顶部,然后从上至下的将防护壳按压在仪表上,此时仪表的顶部会与防护壳顶部内侧壁的多边形稳定块先接触,然后会将顶杆向弧形活塞腔内部推动,然后第一弧形柔性垫内部的空间就会被压缩,此时第一弧形柔性垫内部的气体就会从第一导气管被导入到活塞缸的无杆腔内部,将两侧的活塞杆向中心推动,使活塞杆上的多边形稳定块会与仪表接触,进而可使仪表处于防护壳的内部中心处,同时在多个多边形稳定块的共同作用下,可使防护壳快速的安装在仪表上,对仪表进行防护,减少外界的杂质对仪表的损伤问题。
[0007]优选的,多组相邻的所述多边形稳定块之间安装有弹簧;多个相邻的所述多边形稳定块底部之间固接有气囊;所述气囊与弧形活塞腔之间连通有第二导管;在防护壳顶部的多边形稳定块与仪表接触的过程中,顶杆将第一弧形柔性垫向上推动时,会使弧形活塞腔有杆腔内部的气压降低,进而会使气囊内部的气体被多边形稳定块吸取到弧形活塞腔的有杆腔内部,此时多个多边形稳定块就会被气囊拉成向下弯曲的状态,该设置可使多边形稳定块和仪表接触时,增加多边形稳定块与仪表的接触面积,进而可减少仪表与防护壳之间出现晃动的问题,同时可独立活动的多边形稳定块可对仪表进行自适应的抓取覆盖,进而可使得防护壳在仪表上安装的更加稳定。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形柔性垫的内侧壁与第二柔性磁铁对应位置处固接有第一柔性磁铁;通过在每个弧形活塞腔与第二导管接触的位置增加有第二柔性磁铁,可使顶杆将第一弧形柔性垫向上定的过程中,使第一弧形柔性垫底部的第二导管逐个放气,先是靠近顶杆的第二导管被拉扯开来,此时靠近中心的多边形稳定块就会收卷,对仪表进行抓取,该设置可避免多个多边形稳定块同时卷曲,使多边形稳定块与仪表的受力面被分散而导致的多边形稳定块按压不紧的问题,在顶杆持续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更多的第二导管可进行放气,就可使远离中心的多边形稳定块进行卷曲,使得各个多边形稳定块逐个与仪表进行接触,就可使每个多边形稳定块都会与仪表进行独立的按压,减少多个多边形稳定块同时与仪表进行接触而导致的受力分散过大问题,同时逐个的多边形稳定块进行卷曲,可使多边形稳定块在面对不同外形的仪表时,可独立的对外形进行适配抓取。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形柔性垫上与第二导管对应位置处固接有软塞块;所述软塞块侧壁固接有柔性垫圈;通过在第一弧形柔性垫上设有软塞块和柔性垫圈;可在第一弧形柔性垫与弧形活塞腔的内侧壁接触时,增加第二导管的密封性,使多边形稳定块逐个的对仪表进行适配抓取时的单个多边形稳定块力度更大,避免有气体漏到还没有打开的第二导管内部,而导致的多边形稳定块提前弯曲的情况;有个别多边形稳定块提前弯曲时,就会使在控制多边形稳定块按压的第二导管内部气压降低,使得多边形稳定块的按压力度减少。
[0010]优选的,所述多边形稳定块的底部固接有锯齿橡胶块;所述锯齿橡胶块的底部固接有海绵块;通过在多边形稳定块的底部设有锯齿橡胶块和海绵块,可在多边形稳定块与仪表接触时形变,进而增加仪表与多边形稳定块的摩擦力,同时因设有海绵块在多边形稳定块的底部,可将仪表上残留的水分吸收,在减少水分对仪表腐蚀的同时,可增加防护壳在仪表顶部时的稳定性。
[0011]优选的,所述多边形稳定块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固接有第二弧形柔性垫;;所述第二弧形柔性垫底部固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与多边形稳定块滑动连接;所述滑杆底部固接有吸盘;所述滑杆内部开设有通气道;所述通气道连通在吸盘与空腔的有杆腔之间;在多边形稳定块与仪表进行接触的过程中,吸盘会与仪表的表面进行接触,然后滑杆就会在多边形稳定块内部滑动,同时将第二弧形柔性垫在空腔内部向上推动,此时吸盘内部的气体就会被通气道抽取到空腔的有杆腔内部,通过降低吸盘与仪表的表面之间气压,可提升多边形稳定块对仪表的抓取力度,在多边形稳定块可对仪表进行自适应抓取的同时,减少多边形稳定块会在仪表上出现移位的现象。
[0012]优选的,所述海绵块的内部固接有多组水囊;所述锯齿橡胶块的内部与水囊对应位置固接有刺针;所述刺针上靠近吸盘的一侧固接有弯刀片;在吸盘对仪表进行吸附的过
程中,海绵块也会进行形变,此时海绵块内部的水囊就会接触到水囊,然后水囊内部的水分就会流到海绵块的内部和吸盘的侧壁,增加吸盘的密封性,可减少外界的气体会进入到吸盘内部的量,该设置进一步提升了吸盘对仪表的抓取力,即提升了防护壳在仪表顶部的稳定性;而且弯刀片的设置,可使水囊被刺破时,水会率先向靠近吸盘的方向流动。
[0013]优选的,所述承重滑槽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承重滑槽之间安装有弹簧;所述滑块底部固接有密封橡胶带;在防护壳安装到仪表顶部的同时,防护壳底部的边界就会与管道相接触,此时滑块就会在密封橡胶带的支撑下,移动到承重滑槽的内部,此时密封橡胶带就会隔绝防护壳内部与防护壳外部的空气往来,进而可使防护壳对仪表的防护性进一步提高。
[0014]优选的,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仪器仪表自适应可观察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壳(1);所述防护壳(1)的顶部安装有透明观察窗(11);所述防护壳(1)内部设有夹取单元;所述防护壳(1)的内侧壁固接有多组活塞缸(2);所述活塞缸(2)在防护壳(1)的内部以防护壳(1)的中心轴线为对称设置;所述活塞缸(2)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杆(21);所述夹取单元包括弧形活塞腔(22);所述弧形活塞腔(22)固接在防护壳(1)的顶部内侧壁;所述弧形活塞腔(22)内部固接有第一弧形柔性垫(23);所述第一弧形柔性垫(23)上固接有顶杆(24);所述顶杆(24)与弧形活塞腔(22)滑动连接;所述顶杆(24)端部固接有多组多边形稳定块(25);所述活塞杆(21)的端部同时设有夹取单元;所述弧形活塞腔(22)固接在活塞杆(21)的端部;所述防护壳(1)顶部内侧壁的第一弧形柔性垫(23)与多个所述活塞缸(2)的无杆腔之间连通有第一导气管(2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仪器仪表自适应可观察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多组相邻的所述多边形稳定块(25)之间安装有弹簧;多个相邻的所述多边形稳定块(25)底部之间固接有气囊(28);所述气囊(28)与弧形活塞腔(22)之间连通有第二导管(2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仪器仪表自适应可观察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管(29)与弧形活塞腔(22)连接处固接有第二柔性磁铁(31);所述第一弧形柔性垫(23)的内侧壁与第二柔性磁铁(31)对应位置处固接有第一柔性磁铁(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仪器仪表自适应可观察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柔性垫(23)上与第二导管(29)对应位置处固接有软塞块(4);所述软塞块(4)侧壁固接有柔性垫圈(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展平
申请(专利权)人:五度智能科技徐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