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UWB无限脉冲定位系统的高低跨行车防撞轨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76098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UWB无限脉冲定位系统的高低跨行车防撞轨道系统,包括分站采集系统、逻辑控制系统、无线传输系统和防撞系统,所述分站采集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有无线传输系统,所述无线传输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有逻辑控制系统,所述逻辑控制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有防撞系统;所述分站采集系统包括有大车定位系统和上跨起升高度采集系统,所述上跨起升高度采集系统的输出端与分站采集系统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大车定位系统的输出端与无线传输系统的输入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无线传输模块,采用加密传输的方式,可加强系统的安全性,此外通过分站采集系统和防撞系统的配合,可辅助装置进行多层次、立体化、多方式的防撞保护,加强防撞系统的有效性。撞系统的有效性。撞系统的有效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UWB无限脉冲定位系统的高低跨行车防撞轨道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撞轨道
,具体为一种基于UWB无限脉冲定位系统的高低跨行车防撞轨道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由于上下两跨行车存在交替运行,而且上跨车的起升行程大于上下跨的高度差,在生产过程中上跨车吊钩的高度会跟下跨车发生碰撞冲突,进而造成安全事故,因此为保证高低跨行车安全,需要一种基于UWB无限脉冲定位系统的高低跨行车防撞轨道系统。
[0003]现有的防撞系统存在的缺陷是:1、专利文件CN212483873U公开了一种航空器智能防撞系统,“包括:智能防撞系统数据中心,所述智能防撞系统数据中心用于对数据进行调用和锁存;后台操作模块,所述后台操作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智能防撞系统数据中心的第一端电连接;离线地图模块,所述离线地图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智能防撞系统数据中心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离线地图模块用于标示出航空净空飞行区内障碍物的信息;卫星定位导航模块,所述卫星定位导航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离线地图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卫星定位导航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离线地图模块的第二端电连接。本申请所提供的航空器智能防撞系统,运行时不受气候环境条件、地理位置等影响,能提前对障碍物进行预警,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该防撞系统在使用过程中未能实现相应的无线保密传输,使得系统的安全性不高;2、专利文件CN106080591A公开了一种车辆自动防撞系统警报启闭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对车辆所处的交通状况进行判断,得到一判断结果在所述判断结果表明车辆处于交通拥堵路段时,关闭车辆的自动防撞系统警报声;在所述判断结果表明车辆处于交通畅通路段时,开启车辆的自动防撞系统警报。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通过对车辆所处的交通状况进行判断,自动判定开启或关闭自动防撞系统警报声,避免了驾驶员手动操作,大大提升了驾乘体验,提高了驾驶安全性”,该防撞系统防撞检测依据较为单一,平面层次不够立体,防撞效果较差;3、专利文件CN108154716A公开了一种机载防撞系统架构及降级使用方法及装置,“包括ACAS收发主机、第一S模式应答机、第二S模式应答机、控制盒、第一定向天线、第二定向天线、第一全向天线、第二全向天线等,ACAS收发主机采集来自机上气压高度传感器的大气高度数据,同时接收控制盒的控制数据;当配套应答机故障时,ACAS收发主机检测来自控制盒和大气高度传感器的数据进入降级使用状态,并结合应答机故障状态、ACAS收发主机故障状态、大气高度故障状态,使得机载防撞系统选择进入除过故障状态之外的其他工作状态,保证机载防撞系统的降级使用”,该防撞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仅仅依靠报警提示来起到相应的防撞效果,防撞手段较为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UWB无限脉冲定位系统的高低跨行车防撞轨道系
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UWB无限脉冲定位系统的高低跨行车防撞轨道系统,包括分站采集系统、逻辑控制系统、无线传输系统和防撞系统,所述分站采集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有无线传输系统,所述无线传输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有逻辑控制系统,所述逻辑控制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有防撞系统;所述分站采集系统包括有大车定位系统和上跨起升高度采集系统,所述上跨起升高度采集系统的输出端与分站采集系统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大车定位系统的输出端与无线传输系统的输入端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防撞系统包括有声光报警器报警和继电器,所述声光报警器和继电器电性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无线传输系统包括有无线广角基站、控制柜和车载无线模块,所述无线广角基站与车载无线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柜与无线广角基站通过交换机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柜的电性连接有多台测距控制器。
[0008]优选的,所述上跨起升高度采集系统包括有高度测距传感器。
[0009]优选的,所述无线传输系统接收数据和输出数据均采用无线加密方式进行传输。
[0010]优选的,所述逻辑控制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有触摸屏。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有无线传输系统,无线传输系统可将行车的数据通过无线传输做数据交换,最终汇总到逻辑控制系统内进行逻辑处理,且无线传输系统采用专有私密协议,不对外开放,进而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减少受到外来干扰、破坏的可能。
[0012]2、本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有大车定位系统和上跨起升高度采集系统,上跨起升高度采集系统包括有高度测距传感器,安装在上层行车起升机构内部,测量升机构的起升高度,下层行车则不需要采集,之后将数据传递至分站控制系统进行计算,进而将数据传送至逻辑控制系统,而大车定位系统,预先设定好防撞阈值,当在同一高度层的行车彼此之间的距离小于防撞阈值,并且结合上跨的起升机构的高度对下跨行车进行实时防撞管控,确保车辆行驶时具有较为全面的防撞检测保护。
[0013]3、本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有防撞系统,可在声光报警器报警提示工作人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的同时,向与天车电连接的继电器发送闭合信号,使得天车断电,继而使得轨道上行驶的车体及时停止,确保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

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8]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基于UWB无限脉冲定位系统的高低跨行车防撞轨道系统,包括分站采集系统、逻辑控制系统、无线传输系统和防撞系统,所述分站采集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有无线传输系统,所述无线传输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有逻辑控制系统,所述逻辑控制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有防撞系统;所述分站采集系统包括有大车定位系统和上跨起升高度采集系统,所述上跨起升高度采集系统的输出端与分站采集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UWB无限脉冲定位系统的高低跨行车防撞轨道系统,包括分站采集系统、逻辑控制系统、无线传输系统和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站采集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有无线传输系统,所述无线传输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有逻辑控制系统,所述逻辑控制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有防撞系统;所述分站采集系统包括有大车定位系统和上跨起升高度采集系统,所述上跨起升高度采集系统的输出端与分站采集系统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大车定位系统的输出端与无线传输系统的输入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UWB无限脉冲定位系统的高低跨行车防撞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系统包括有声光报警器报警和继电器,所述声光报警器和继电器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UWB无限脉冲定位系统的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尔佳王智勇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科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