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佳威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生物废水连续灭活处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75926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43
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生物废水连续灭活处理系统,包括灭菌高塔;灭菌高塔的顶部设置有雾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生物废水连续灭活处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净化处理
,特别是一种智能生物废水连续灭活处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是针对生物危害高感染废水粗粒进行的处理,以减少生物实验室、医疗机构废水、制药工业废水排放对水资源和环境的危害,对杜绝环境污染,病菌传播,改善环境质量。生物废水灭活的处理方法有多种,高压高温灭菌、化学药剂灭菌等。
[0003]由于化学药剂灭菌时(例如臭氧、氯、次氯酸钠、二氧化氯、甲醛、碱等方式),一些病菌抗药性的增强及一些不明情况的病菌的不断出现,使得化学法消毒灭菌的安全可靠性逐渐降低,加上化学法操作麻烦,易造成二次污染和影响后续的生化处理工艺进程。消毒灭菌效果受微生物种类、数量、浓度、作用时间、温度、酸碱度等因素影响较大,安全可靠性相对较差。因此高温高压灭菌较为理想。
[0004]目前比较理想的灭菌手段是蒸汽灭菌。具体地,通过灭活罐配备相应的管路、泵和阀门,形成流体流动路线,让高温蒸汽与生物废水接触,利用蒸汽的高温让污水中细菌的菌体变性或凝固酶失去活性,同时让病毒在高温下DNA/RNA中的化学键断裂,从而达到杀菌的效果。但是这种灭活罐的杀菌效果有限,只能说一定程度上起到杀菌的效果,并且杀菌效率并不高。
[0005]我国高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数量很少,特别是三级实验室、四级实验室,市场需求导致这方面的研发力度很小;而所谓的研发大多是,研发一些自动化控制系统、更改一些管路、增加一些罐体,最为核心的灭活罐方式却没有改动。例如,对整个管路系统进行灵活设计,能够适应水量变化;对PLC控制系统进行改进,进行全自动化控制和切换,对灭菌温度和时间能够自定义设定;兼备化学消毒方式。这些改进都不是核心改进,在本质上生物污水灭活技术并没有得到进步。
[0006]基于此,现设计一种智能生物废水连续灭活处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打破传统的灭活罐处理方式,采用一新型的处理模式,极大地提高灭活效果和灭活效率;为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打下基础。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多次灭菌、灭菌效果好、自动化程度高、满足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所需的智能生物废水连续灭活处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智能生物废水连续灭活处理系统,包括灭菌高塔;所述的灭菌高塔的顶部设置有雾化

蒸汽灭菌区Ⅰ,雾化

蒸汽灭菌区Ⅰ包括雾化喷头、枝状管单元;所述的多个雾化喷头设置在灭菌高塔内顶部位置,雾化喷头与具有高压的生物污水进管相连;所述的枝状管单元,具有多个能喷射蒸汽的支管,其经管道与蒸汽进气管相连;所述的雾化喷头将生物污水雾化,枝状管单元让蒸汽分散;雾化后的生物污
水与分散后的蒸汽接触后,进行灭菌。
[0009]进一步地,所述的多个雾化喷头均匀分布在呈环形状的交叉管上,该交叉管固定在灭菌高塔的内顶部且与生物污水进管相连通,生物污水进管上设置有高压泵A;
[0010]所述的枝状管单元,其设置在雾化喷头的下方区域,其包括包括中心球壳、发散管、孔状球头;
[0011]多个发散管呈发散状地设置在中心球壳上,发散管的端头设置有孔状球头,中心球壳经管道与蒸汽进气管相连;蒸汽进气管内的蒸汽进入中心球壳后经发散管分散开;发散管内的蒸汽经孔状球头再次分散开,形成蒸汽充分分散的结构。
[0012]进一步地,所述的灭菌高塔内还具有循环灭菌区Ⅱ,循环灭菌区Ⅱ位于雾化

蒸汽灭菌区Ⅰ下方;所述的循环灭菌区Ⅰ处,呈空间的椭圆球状,在其一侧侧壁的高处设有多个水平向下倾斜的循环蒸汽管A,在其另一侧侧壁的低处设置有多个水平倾斜向上的循环蒸汽管B;从雾化

蒸汽灭菌区Ⅰ进入到循环灭菌区Ⅱ的雾化污水,在循环蒸汽管A、循环蒸汽管B的作用下在与该区域反复翻转动作,延长下降时间。
[0013]进一步地,所述的灭菌高涛内还具有上下依次设置的雾化

蒸汽灭菌区Ⅲ、冷凝区Ⅳ,雾化

蒸汽灭菌区Ⅲ位于循环灭菌区Ⅱ下方;所述的雾化

蒸汽灭菌区Ⅲ具有与雾化

蒸汽灭菌区Ⅰ一样的枝状管单元,进一步灭菌;所述的冷凝区Ⅳ,设置有设置有冷凝器,其将雾化

蒸汽灭菌区Ⅲ中灭菌后的雾化污水冷凝。
[0014]进一步地,所述的灭菌高塔内还设有紫外线杀菌区

,紫外线杀菌区

位于冷凝区Ⅳ下方;所述的紫外线杀菌区

,包括中心玻璃管、螺旋槽;所述的螺旋槽沿灭菌高塔内壁螺旋设置,且其边缘处具有透明拦板;所述的中心玻璃管沿灭菌高塔轴心设置,其内设置有多个紫外线灯,其顶部为伞状端,伞状端的边缘伸入螺旋槽的槽处;所述的冷凝区Ⅳ处冷凝后的生物污水,先滴落在伞状端,再经伞状端流入螺旋槽内,生物污水沿螺旋槽流动时经中心玻璃管内的紫外线灯进行杀菌;
[0015]所述的紫外线杀菌区

处,其塔径大于冷凝区Ⅳ处的塔径,形成增大空间充分杀菌的结构。
[0016]进一步地,所述的灭菌高塔的底部具有过滤区域

,过滤区域

处设置有滤板单元、接水仓,滤板单元能拆卸地设置在灭菌高塔底部与接水仓之间;所述的滤板单元设置在轨道上,当滤板单元沿导轨滑动到灭菌高塔底部与接水仓之间时,形成过滤结构;所述的滤板单元中心呈凹陷状,其底部均有滤网,其将过滤后的物质聚集在凹陷处;当滤板单元继续沿轨道滑动时,将过滤处的物质一起带走。
[0017]进一步地,还包括焚烧锅炉,其与轨道相连,其将已经过滤后的滤板单元进行焚烧灭菌;
[0018]所述的焚烧锅炉,其上部为蒸汽锅,蒸汽锅的出口与蒸汽进气管相连;蒸汽进气管上设置有高压泵B。
[0019]进一步地,所述的轨道包括向相对设置的侧轨,侧轨的向对面开有引导槽,滤板单元位于引导槽内;所述的引导槽处设置有多个驱动单元;驱动单元包括小滚柱、自锁电机;小滚柱位于引导槽内,其经转轴和轴承与侧轨适配安装;转轴的上端伸出侧轨外,其端头通过皮带轮经皮带与自锁电机驱动相连;所述的侧轨上还设置有激光感应器,当检测到滤板单元位于灭菌高塔与接水仓之间时,自锁电机自锁停止转动并让滤板单元固定。
[0020]进一步地,所述的轨道还与上料机相连;所述上料机具有料腔;所述的料腔,其顶部经盖板封闭,其下方设有顶板且顶板下方设有顶料气缸,其侧壁上部设有推料气缸且推料气缸的端头具有弧形推板,其另一侧壁上部具有与引导槽相连的扁口;
[0021]所述的顶料气缸靠近轨道侧设有挡板,其另一侧设有输料带。
[0022]智能生物废水连续灭活处理系统的使用方法,其处理步骤为:
[0023]步骤一、初步灭菌;
[0024]生物污水经高压泵A增压后经生物污水进管进入雾化喷头,进行雾化;
[0025]焚烧锅炉中的高温蒸汽经高压泵B增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生物废水连续灭活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灭菌高塔(1);所述的灭菌高塔(1)的顶部设置有雾化

蒸汽灭菌区Ⅰ,雾化

蒸汽灭菌区Ⅰ包括雾化喷头(2)、枝状管单元(3);所述的多个雾化喷头(2)设置在灭菌高塔(1)内顶部位置,雾化喷头与具有高压的生物污水进管(4)相连;所述的枝状管单元(3),具有多个能喷射蒸汽的支管,其经管道与蒸汽进气管(5)相连;所述的雾化喷头(2)将生物污水雾化,枝状管单元(3)让蒸汽分散;雾化后的生物污水与分散后的蒸汽接触后,进行灭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生物废水连续灭活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雾化喷头均匀分布在呈环形状的交叉管上,该交叉管固定在灭菌高塔(1)的内顶部且与生物污水进管(4)相连通,生物污水进管(4)上设置有高压泵A(6);所述的枝状管单元(3),其设置在雾化喷头(2)的下方区域,其包括包括中心球壳(301)、发散管(302)、孔状球头(303);多个发散管(302)呈发散状地设置在中心球壳(301)上,发散管(302)的端头设置有孔状球头(303),中心球壳(301)经管道与蒸汽进气管(5)相连;蒸汽进气管(5)内的蒸汽进入中心球壳(301)后经发散管(302)分散开;发散管(302)内的蒸汽经孔状球头(303)再次分散开,形成蒸汽充分分散的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智能生物废水连续灭活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灭菌高塔(1)内还具有循环灭菌区Ⅱ,循环灭菌区Ⅱ位于雾化

蒸汽灭菌区Ⅰ下方;所述的循环灭菌区Ⅰ处,呈空间的椭圆球状,在其一侧侧壁的高处设有多个水平向下倾斜的循环蒸汽管A(7),在其另一侧侧壁的低处设置有多个水平倾斜向上的循环蒸汽管B(34);从雾化

蒸汽灭菌区Ⅰ进入到循环灭菌区Ⅱ的雾化污水,在循环蒸汽管A(7)、循环蒸汽管B(34)的作用下在与该区域反复翻转动作,延长下降时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生物废水连续灭活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灭菌高涛(1)内还具有上下依次设置的雾化

蒸汽灭菌区Ⅲ、冷凝区Ⅳ,雾化

蒸汽灭菌区Ⅲ位于循环灭菌区Ⅱ下方;所述的雾化

蒸汽灭菌区Ⅲ具有与雾化

蒸汽灭菌区Ⅰ一样的枝状管单元(3),进一步灭菌;所述的冷凝区Ⅳ,设置有设置有冷凝器(8),其将雾化

蒸汽灭菌区Ⅲ中灭菌后的雾化污水冷凝。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生物废水连续灭活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灭菌高塔(1)内还设有紫外线杀菌区

,紫外线杀菌区

位于冷凝区Ⅳ下方;所述的紫外线杀菌区

,包括中心玻璃管(9)、螺旋槽(10);所述的螺旋槽(10)沿灭菌高塔(1)内壁螺旋设置,且其边缘处具有透明拦板(11);所述的中心玻璃管(9)沿灭菌高塔(1)轴心设置,其内设置有多个紫外线灯,其顶部为伞状端(12),伞状端(12)的边缘伸入螺旋槽(10)的槽处;所述的冷凝区Ⅳ处冷凝后的生物污水,先滴落在伞状端(12),再经伞状端(12)流入螺
旋槽(10)内,生物污水沿螺旋槽(10)流动时经中心玻璃管(9)内的紫外线灯进行杀菌;所述的紫外线杀菌区

处,其塔径大于冷凝区Ⅳ处的塔径,形成增大空间充分杀菌的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生物废水连续灭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佳威
申请(专利权)人:宋佳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