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盐有机废水零排放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5374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盐有机废水零排放的处理装置,包括预处理系统的入口输入高盐有机废水,预处理系统的出口依次与第一超滤膜、第一反渗透膜、离子交换系统、脱碳塔、第一光催化氧化系统、第二超滤膜、中和系统、第二反渗透膜、除硅系统、外压式超滤膜和纳滤膜连接;纳滤膜的产水口与氯化钠反渗透膜、氯化钠蒸发结晶系统连接,氯化钠蒸发结晶系统产出氯化钠;浓缩液出口依次与第二光催化氧化系统、第三超滤膜和硫酸钠蒸发结晶系统连接,硫酸钠蒸发结晶系统产出硫酸钠;第一光催化氧化系统和第二光催化氧化系统均连接有催化剂溶药系统和H2O2添加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高盐有机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高效去除,降低了处理成本,提高了处理效率。提高了处理效率。提高了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盐有机废水零排放的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高盐有机废水零排放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的1/4,排名为世界109位,据统计,我国每年废水的排放总量达365亿立方米,大部分江河湖泊严重污染,这一状况加剧了水资源紧缺的危机。尽管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特别是水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大量的水污染防治新技术不断涌现,但对于部分行业,如电力、化工、制药、石油、焦化行业排出的工业废水的处理是摆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一道难题。
[0003]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还处于“粗放型、高消耗、低产出”的用水模式,它所造成的结果是可用之水的严重减少。如何缓解缺水矛盾,已成为我国社会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对水做到重复使用,是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资料表明,工业用水的重复使用率在发达国家达到90%左右,而我国工业用水的回用率不到10%,若能实现在2010年我国工业用水的回用率达到40%,则每年可节水52亿立方米。
[0004]从环境效益、社会发展需求及经济发展需求而言,该部分工业废水的零排放处理,实现水资源的全量化循环利用成为行业的必然发展方向。目前工业废水零排放系统的主流工艺为:预处理+膜浓缩+离子交换+吹脱塔+催化氧化+膜浓缩+纳滤分盐结晶工艺,但在零排放项目实际应用过程中,随着膜系统的不断浓缩,高盐有机废水中有机物浓度越来越高,该部分污水极易堵塞后续纳滤、反渗透等膜系统,导致膜系统产能下降、清洗频繁、寿命低、成本高。此外,针对工业污水零排放项目中氯化钠、硫酸钠等无机盐的资源化利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盐分有机物的去除成为整个工艺流程的难点。
[0005]目前高盐分有机废水零排放工艺中常用臭氧催化氧化、臭氧+H
202
接触氧化、活性炭吸附等工艺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但均存在着催化剂失活、处理效率低、活性炭吸附及再生成本高等问题,行业内困扰有机物去除的难题一致未能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盐有机废水零排放的处理装置。
[0007]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盐有机废水零排放的处理装置,包括预处理系统,所述预处理系统的入口端输入高盐有机废水,所述预处理系统的出口端依次与第一超滤膜系统、第一反渗透膜系统、离子交换系统、脱碳塔、第一光催化氧化系统、第二超滤膜系统、中和系统、第二反渗透膜系统、除硅系统、外压式超滤膜系统和纳滤膜系统连接;
[0008]所述纳滤膜系统的产水口依次与氯化钠反渗透膜系统、氯化钠蒸发结晶系统连接,所述氯化钠蒸发结晶系统用于产出氯化钠;所述纳滤膜系统的浓缩液出口依次与第二光催化氧化系统、第三超滤膜系统和硫酸钠蒸发结晶系统连接,所述硫酸钠蒸发结晶系统
用于产出硫酸钠;
[0009]所述第一光催化氧化系统和所述第二光催化氧化系统均连接有催化剂溶药系统和H2O2添加系统。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处理系统为格栅过滤、混凝沉淀、软化澄清、生化处理和多介质过滤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预处理系统用于去除高盐有机废水中的COD、BOD、NH3、TN、TP、Ca、Mg、SiO2污染物。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超滤膜系统、所述第二超滤膜系统和所述第三超滤膜系统均为外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平板式超滤膜、管式超滤膜和浸没式超滤膜中的一种;
[0012]所述第二超滤膜系统的过滤孔径不小于所述第一超滤膜系统的过滤孔径。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超滤膜系统的浓水口与催化剂浓水池连接,产水口与所述中和系统连接,所述催化剂浓水池与污泥脱水系统连接,所述污泥脱水系统用于将完成催化工作的催化剂进行脱水处理。
[0014]所述污泥脱水系统包括板框脱水机和离心脱水机中的一种。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反渗透膜系统和所述第二反渗透膜系统均包括卷式反渗透膜、碟管式反渗透膜和管网式反渗透膜中的一种。
[00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离子交换系统包括离子交换树脂,所述离子交换树脂用于交换吸附所述第一反渗透膜系统排出的浓缩液中Ca、Mg硬度离子,置换释放出氢离子。
[001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光催化氧化系统和所述第二光催化氧化系统均包括反应器本体、紫外光组件和搅拌装置;
[0018]所述紫外光组件、搅拌装置均设置在所述反应器本体内,所述催化剂溶药系统和所述H2O2添加系统均与所述反应器本体连接,用于向所述反应器本体内部提供催化剂和H2O2,所述搅拌装置用于对所述反应器本体内部的液体进行混合搅拌。
[001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催化剂溶药系统为超声波溶药系统,所述超声波溶药系统中的催化剂为三元纳米掺杂型纳米TiO2催化剂,所述三元纳米掺杂型纳米TiO2催化剂通过计量泵投加到所述反应器本体内;
[0020]所述三元纳米掺杂型纳米TiO2催化剂浓度为200mg/L

30000mg/L,所述三元纳米掺杂型纳米TiO2催化剂的直径为10

500nm。
[002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应器本体包括混凝土反应池和碳钢防腐水池中的一种。
[002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搅拌装置为机械搅拌器和穿孔曝气管中的一种。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4]本技术通过预处理系统、第一光催化氧化系统、第二光催化氧化系统、多级超滤膜系统结合现有纳滤、反渗透及蒸发结晶系统,实现高盐分有机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高效去除,可以应用于对有机物去除要求较高的零排放系统中,满足系统连续稳定运行、产水及结晶盐回用等要求,可以显著降低现有工艺处理成本,提高有机废水排放处理系统运行稳定性;
[0025]本技术中的各系统可单独使用,也可采取组合工艺使用,可以根据不同项目的要求的不同,灵活调整系统布局,具有操作方便,出水稳定、运行成本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高盐有机废水零排放的处理装置的系统流程图。
[0027]图中:
[0028]1、预处理系统;2

1、第一超滤膜系统;2

2、第二超滤膜系统;2

3、第三超滤膜系统;3

1、第一反渗透膜系统;3

2、第二反渗透膜系统;4、离子交换系统;5、脱碳塔;6

1、第一光催化氧化系统;6

2、第二光催化氧化系统;7、中和系统;8、除硅系统;9、外压式超滤膜系统;10、纳滤膜系统;11、氯化钠反渗透膜系统;12、氯化钠蒸发结晶系统;13、硫酸钠蒸发结晶系统;14

1、第一催化剂溶药系统;14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盐有机废水零排放的处理装置,包括预处理系统,所述预处理系统的入口端输入高盐有机废水,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系统的出口端依次与第一超滤膜系统、第一反渗透膜系统、离子交换系统、脱碳塔、第一光催化氧化系统、第二超滤膜系统、中和系统、第二反渗透膜系统、除硅系统、外压式超滤膜系统和纳滤膜系统连接;所述纳滤膜系统的产水口依次与氯化钠反渗透膜系统、氯化钠蒸发结晶系统连接,所述氯化钠蒸发结晶系统用于产出氯化钠;所述纳滤膜系统的浓缩液出口依次与第二光催化氧化系统、第三超滤膜系统和硫酸钠蒸发结晶系统连接,所述硫酸钠蒸发结晶系统用于产出硫酸钠;所述第一光催化氧化系统和所述第二光催化氧化系统均连接有催化剂溶药系统和H2O2添加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盐有机废水零排放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系统为格栅过滤、混凝沉淀、软化澄清、生化处理和多介质过滤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预处理系统用于去除高盐有机废水中的COD、BOD、NH3、TN、TP、Ca、Mg、SiO2污染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盐有机废水零排放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超滤膜系统、所述第二超滤膜系统和所述第三超滤膜系统均为外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平板式超滤膜、管式超滤膜和浸没式超滤膜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盐有机废水零排放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超滤膜系统的浓水口与催化剂浓水池连接,产水口与所述中和系统连接,所述催化剂浓水池与污泥脱水系统连接,所述污泥脱水系统用于将完成催化工作的催化剂进行脱水处理;所述污泥脱水系统包括板框脱水机和离心脱水机中的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盐有机废水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骎王铸朱倩贾永强龙少鹏谭金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高能时代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