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包装袋锁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5390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品包装袋锁油结构,包括外袋和内袋,所述内袋位于外袋的内部,上半部两者粘合在一起,所述内袋的底部和外袋之间设置有贴袋薄气囊,所述贴袋薄气囊内侧设置有卡槽供内袋底部插入,并且两者粘结,所述外袋和贴袋薄气囊的外侧相粘结,所述贴袋薄气囊的中部通过短气管向外连接复位式气包,复位式气包被挤压后可逐渐形变复位到鼓气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食品包装袋锁油结构,设计贴袋薄气囊,通过挤压复位式气包,气体瞬间通过单向阀涌入到贴袋薄气囊内,使气囊鼓起,贴袋薄气囊鼓起时向内对内袋形成夹持状态,使位于底部的保鲜油向上溅起,充分和辣条接触,从而保证食用的口感,适用不同工作状况,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前景。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品包装袋锁油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食品包装袋锁油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辣条是以小麦粉或其他谷物、豆类为主要原料做成的一种食品,它是一种零食,口感好,广受消费者欢迎,甚至大批量出口到国外,辣条含有大量食品添加剂,尚无统一制作标准,市面上辣条厂家一般按照地标执行生产,执行标准一般为DB41/T515

2007和GB2760,只要按国家标准添加都不会对人身健康有影响;现有的辣条包装袋大致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最传统的袋装密封,袋内含有部分空气,使袋体鼓起,但是在长久保存的前提下,袋内的保鲜油由于重力作用长期处于底部,和袋内的辣条脱节,导致辣条少油干化,严重影响到食用口感,第二种是将袋体抽成真空状态,一来可以延长保质期,二来能将保鲜油锁在固定空间内,降低辣条少油干化的情况,但此举也将辣条位置锁住,对其长期形成压缩,使其硬化,不够蓬松,对口感的影响较大,为了杜绝以上两种情况的发生,我厂投入资金研究包装袋的新结构,提出一种食品包装袋锁油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品包装袋锁油结构,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食品包装袋锁油结构,包括外袋和内袋,所述内袋位于外袋的内部,上半部两者粘合在一起,所述内袋的底部和外袋之间设置有贴袋薄气囊,所述贴袋薄气囊内侧设置有卡槽供内袋底部插入,并且两者粘结,所述外袋和贴袋薄气囊的外侧相粘结,所述贴袋薄气囊的中部通过短气管向外连接复位式气包,复位式气包被挤压后可逐渐形变复位到鼓气状态,所述短气管内偏向复位式气包的一侧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若干组通口,所述支架通过弹簧连接有封堵拨片,所述封堵拨片位于封堵槽内,所述封堵槽的边侧位置设置有回流通道,所述回流通道包括进口、滚珠、斜滚道、液压油囊、压力面、油封条和出口,所述滚珠位于斜滚道上,所述液压油囊位于斜滚道的一端,所述油封条位于斜滚道的正上方。
[0005]优选的,所述外袋材质的硬度和厚度均高于内袋,贴袋薄气囊鼓起时向内对内袋形成夹持状态。
[0006]优选的,所述内袋内装有辣条,所述内袋的底部设置有保鲜油层。
[0007]优选的,所述复位式气包为橡胶材质,被手动挤压,之后可逐渐形变复位到鼓气状态。
[0008]优选的,所述封堵槽设置为凹槽,和封堵拨片的大小相适配,封堵拨片在气压的作用下会向贴袋薄气囊移动,之后再复位。
[0009]优选的,所述斜滚道的一端设置有作用于滚珠的挡块,所述压力面位于液压油囊上。
[0010]优选的,在滚珠的接触下,压力面内陷,液压油囊内的液压油向上注入到油封条内,撑起油封条的下端面,使回流通道的流动面积变小。
[0011]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食品包装袋锁油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改进及优点:(1)设计贴袋薄气囊,通过挤压复位式气包,气体瞬间通过单向阀涌入到贴袋薄气囊内,使气囊鼓起,贴袋薄气囊鼓起时向内对内袋形成夹持状态,使位于底部的保鲜油向上溅起,充分和辣条接触,从而保证食用的口感,随时可用,可反复操作,也不会对辣条产生压缩,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12](2)挤压复位式气包可以借助自身材料属性,得以复位,在回流通道处气囊内的气体回流,产生作用力使滚珠向斜滚道一端的液压油囊方向滚动,对液压油囊形成挤压,将内部的液压油注入到油封条内,油封条向下撑起,使回流通道的流动面积变小,从而达到控制气体回流速度的目的,这样一来,气囊内的气体存在的时间增长,保鲜油和辣条作用的时间也加长。
[0013](3)整个包装袋结构设计简单,材料廉价易得,不会额外增加过多的成本,并符合实际的使用标准,提高工作效率,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食品包装袋锁油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食品包装袋锁油结构的内部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食品包装袋锁油结构贴袋薄气囊的具体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食品包装袋锁油结构单向阀的具体结构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食品包装袋锁油结构回流通道的放大视图。
[0015]图中:1、外袋;2、内袋;3、辣条;4、保鲜油层;5、原料槽;6、贴袋薄气囊;7、短气管;8、复位式气包;9、支架;10、通口;11、弹簧;12、封堵拨片;13、封堵槽;14、回流通道;15、进口;16、滚珠;17、斜滚道;18、液压油囊;19、压力面;20、油封条;21、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如图1

5所示,一种食品包装袋锁油结构,包括外袋1和内袋2,内袋2位于外袋1的内部,上半部两者粘合在一起,内袋2的底部和外袋1之间设置有贴袋薄气囊5,贴袋薄气囊5内侧设置有卡槽6供内袋2底部插入,并且两者粘结,外袋1和贴袋薄气囊5的外侧相粘结,贴袋薄气囊5的中部通过短气管7向外连接复位式气包8,复位式气包8被挤压后可逐渐形变复位到鼓气状态,短气管7内偏向复位式气包8的一侧设置有支架9,支架9上设置有若干组通口10,支架9通过弹簧11连接有封堵拨片12,封堵拨片12位于封堵槽13内,封堵槽13的边侧位置设置有回流通道14,回流通道14包括进口15、滚珠16、斜滚道17、液压油囊18、压力面19、油封条20和出口21,滚珠16位于斜滚道17上,液压油囊18位于斜滚道17的一端,油封条
20位于斜滚道17的正上方,在不受力的条件下,滚珠16位于斜滚道17的底部,即偏向贴袋薄气囊5的一端部;外袋1材质的硬度和厚度均高于内袋2,贴袋薄气囊5鼓起时向内对内袋2形成夹持状态;内袋2内装有辣条3,内袋2的底部设置有保鲜油层4;复位式气包8为橡胶材质,被手动挤压,之后可逐渐形变复位到鼓气状态;封堵槽13设置为凹槽,和封堵拨片12的大小相适配,封堵拨片12在气压的作用下会向贴袋薄气囊5移动,之后再因为弹簧11作用而复位;斜滚道17的一端设置有作用于滚珠16的挡块,起到限位的作用,压力面19位于液压油囊18上;在滚珠16的接触下,压力面19内陷,液压油囊18内的液压油向上注入到油封条20内,撑起油封条20的下端面,使回流通道14的流动面积变小,油封条20的一面固定在封堵槽13内部,是不能撑起的。
[0018]使用方法:复位式气包8位于袋体的外侧,当保鲜油层4长期位于内袋2的底部时,通过挤压复位式气包8,气体瞬间通过单向阀涌入到贴袋薄气囊5内,使气囊鼓起,由于外袋1材质的硬度和厚度均高于内袋2,贴袋薄气囊5鼓起时向内对内袋2形成夹持状态,使位于底部的保鲜油向上溅起,充分和辣条接触,之后失去挤压的复位式气包8具有复位的倾向,因此在回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品包装袋锁油结构,包括外袋(1)和内袋(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袋(2)位于外袋(1)的内部,上半部两者粘合在一起,所述内袋(2)的底部和外袋(1)之间设置有贴袋薄气囊(5),所述贴袋薄气囊(5)内侧设置有卡槽(6)供内袋(2)底部插入,并且两者粘结,所述外袋(1)和贴袋薄气囊(5)的外侧相粘结,所述贴袋薄气囊(5)的中部通过短气管(7)向外连接复位式气包(8),复位式气包(8)被挤压后可逐渐形变复位到鼓气状态,所述短气管(7)内偏向复位式气包(8)的一侧设置有支架(9),所述支架(9)上设置有若干组通口(10),所述支架(9)通过弹簧(11)连接有封堵拨片(12),所述封堵拨片(12)位于封堵槽(13)内,所述封堵槽(13)的边侧位置设置有回流通道(14),所述回流通道(14)包括进口(15)、滚珠(16)、斜滚道(17)、液压油囊(18)、压力面(19)、油封条(20)和出口(21),所述滚珠(16)位于斜滚道(17)上,所述液压油囊(18)位于斜滚道(17)的一端,所述油封条(20)位于斜滚道(17)的正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任其红
申请(专利权)人:含山县长通食品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