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相Cuk变频AC
‑
AC变换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相AC
‑
AC变换器,尤其涉及一种单相Cuk变频AC
‑
AC变换器。
技术介绍
[0002]许多工业应用,如可调速驱动器等需要AC
‑
AC电源转换系统来产生灵活的输出交流电压。为了实现交流能量变换,最简单的方式是通过直接型AC
‑
AC变换器。直接型AC
‑
AC变换器是由基础直流PWM开关变换器转换而来,通过将其直流拓扑中的单向开关管替换为双向开关管,从而使变换器能够在交流输入负半周时输出反相电压,实现AC
‑
AC变换。直接AC
‑
AC转换器采用单级能量变换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电压调节能力强、成本低等优点,但是,直接型AC
‑
AC变换器不能实现变频的输出,不适用于需要变频调节的应用场合。
[0003]为了满足工业应用中对交流电源的变频输出需求,可以采用间接型AC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相Cuk变频AC
‑
A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连接的正半周调压单元、负半周调压单元和输出极性单元;所述正半周调压单元与负半周调压单元完全对称,各包括一个单向开关、两个电感、一个无极性电容以及两个二极管;所述输出极性单元包括四个单向开关组成的H桥网络;通过控制所述正半周调压单元的单向开关和所述负半周调压单元的单向开关的控制信号占空比,以调节交流输出电压的幅值,实现升压或降压输出;通过调节所述输出极性单元四个单向开关的控制信号时序,得到变频的交流输出电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相Cuk变频AC
‑
A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半周调压单元包括第一单向开关S1、第一功率电感L1、第三功率电感L3、第一储能电容C1、第二二极管D2和第三二极管D3;所述第一储能电容C1连接于第一功率电感L1与第三功率电感L3之间;所述第一单向开关S1的漏级连接于第一功率电感L1与第一储能电容C1的连接处;所述第一单向开关S1的源级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相连;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于第一储能电容C1与第三功率电感L3的连接处;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于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相Cuk变频AC
‑
A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半周调压单元包括第二单向开关S2、第二功率电感L2、第四功率电感L4、第二储能电容C2、第一二极管D1和第四二极管D4;所述第二储能电容C2连接于第二功率电感L2与第四功率电感L4之间;所述第二单向开关S2的漏级连接于第二功率电感L2与第二储能电容C2的连接处;所述第二单向开关S2的源级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相连;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于第二储能电容C2与第四功率电感L4的连接处;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相Cuk变频AC
‑
A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极性单元由第三单向开关S3、第四单向开关S4、第五单向开关S5和第六单向开关S6组成;所述第三单向开关S3的漏级与第五单向开关S5的源级相连;所述第四单向开关S4的漏级与第六单向开关S6的源级相连;所述第三单向开关S3的源级与第四单向开关S4的源级相连;所述第五单向开关S5的漏级与第六单向开关S6的漏级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相Cuk变频AC
‑
A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四种工作状态,分别为:正...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