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镍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175284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金属镍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金属镍配合物具有如下式I所示的结构,其中:R1每次出现时,各自独立地选自C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镍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光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金属镍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光致发光是指化合物吸收外界光源,从而获得能量产生激发态光子经过辐射跃迁回到基态,并伴随有荧光或者磷光现象。重原子(如钯、铂)效应可以增强旋轨耦合常数,加速系间穿越过程,使得产生的三线态激子辐射跃迁回到基态。但是,与贵金属钯和铂相比,作为第一过渡金属镍具有最弱的d

d配体场(LF)分裂能。在非d
10
封闭壳中存在这种热可及的低位d

d LF激发态电子构型基本上会猝灭发光激发态。这个过程是通过热平衡或能量从其他接近或更高能量的激发态转移到金属中心LF态。因此,镍(II)配合物通常不发光。如何实现金属镍配合物发光,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金属镍配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实现金属镍配合物的发光。
[0004]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中提供一种金属镍配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式I所示的结构:
[0005][0006]其中:
[0007]R1每次出现时,各自独立地选自C1‑
10
烷基、

C1‑6烷基

C6‑
12
芳基、C6‑
12
芳基、

C6‑
12
芳基

C1‑6烷基;
[0008]P1、P2每次出现时,各自独立地选自H、卤素、C1‑6烷基、C2‑6烯基、C3‑
20
芳基、C3‑
20
杂芳基,且当P1、P2均不为H或卤素时,相邻的P1、P2能键合成环;
[0009]D为供电子基团;
[0010]A为吸电子基团。
[0011]进一步地,所述C1‑
10
烷基选自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中的一种。
[0012]进一步地,所述

C1‑6烷基

C6‑
12
芳基选自1,3

二甲基苯基或其中处为连接位点。
[0013]进一步地,所述供电子基团选自咔唑类衍生物、二苯胺类衍生物、吩噁嗪类衍生物、吩噻嗪类衍生物或吖啶类衍生物。本专利技术金属镍配合物中在保持供电子基团D的情况
下,可以通过增加强场配体A实现荧光增强,并且发射光谱随着强场配体的强度增强而红移。说明强场配体可以抬高金属d

d轨道,避免荧光出现d

d失活现象,从而使得发光波长增强,发射光谱表现出红移。
[0014]进一步地,所述吸电子基团选自氰基、异硫氰、三氟甲基、三氯甲基、硝基、卤素、三甲基或甲基。
[0015]进一步地,所述C3‑
20
芳基优选为C6‑
20
芳基;所述C3‑
20
杂芳基优选为C6‑
20
杂芳基。
[0016]进一步地,所述

C1‑6烷基

C6‑
12
芳基优选为

C1‑3烷基

C6‑
12
芳基;所述

C6‑
12
芳基

C1‑6烷基优选为

C6‑
12
芳基

C1‑3烷基。
[0017]进一步地,所述C2‑6烯基选自乙烯基、丙烯基等。
[0018]进一步地,所述供电子基团选自下述a至g对应的基团:
[0019][0020]其中:
[0021]Q1、Q2相同或不同,彼此独立地选自H、甲基、乙基、丙基或异丙基;
[0022]处为连接位点。
[0023]进一步地,所述吸电子基团选自下述基团中的一种:
[0024][0025]其中,处为连接位点。
[0026]进一步地,所述金属镍配合物选自下述各式A1

A24中的一种:
[0027][0028][0029][0030][0031]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中提供上述金属镍配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2]1)在氮气气氛、碱性条件和溶剂存在的条件下,将与含供电子基团化合物进行回流反应,得其中,D为供电子基团;
[0033]2)在氮气气氛、碱性条件、催化剂和溶剂存在的条件下,将与进行回流反应,得其中,P1、P2每次出现时,各自独立地选自H、卤素、
C1‑6烷基、C2‑6烯基、C3‑
20
芳基、C3‑
20
杂芳基,且当P1、P2均不为H或卤素时,相邻的P1、P2能键合成环;
[0034]3)在溶剂和回流条件下,将与R1‑
Cl反应,得其中,R1每次出现时,各自独立地选自C1‑
10
烷基、

C1‑6烷基

C6‑
12
芳基、C6‑
12
芳基、

C6‑
12
芳基

C1‑6烷基;
[0035]4)在溶剂和回流条件下,与无水氯化镍反应,得
[0036]5)在氮气气氛和超干溶剂条件下,将与含吸电子基团化合物反应,得所述金属镍配合物。
[0037]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碱性条件中,碱源为叔丁醇钾;所述溶剂为N,N

二甲基甲酰胺。
[0038]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碱性条件中,碱源为碳酸钾;催化剂为氧化铜;溶剂为二甲基亚砜。
[0039]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溶剂为二氯甲烷。
[0040]进一步地,步骤4)中,所述溶剂为N,N

二甲基甲酰胺。
[0041]进一步地,步骤5)中,所用原料和溶剂都经过干燥除氧处理。
[0042]进一步地,步骤5)中,反应在缚酸剂的存在下进行,所述缚酸剂选自有机碱或无机碱,例如在碳酸钾的存在下进行。
[0043]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上所述的金属镍配合物在光致发光材料中的应用。
[004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4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金属镍配合物的结构中,利用镍桥联给受体结构,使得前线轨道(HOMO

LUMO能级)有效分离,同时也引入强场配体氰基,避免激发态通过金属镍的d

d轨道失活,从而实现配体诱导的分子内的L

LCT室温荧光。此外,该金属镍配合物的结构中,仅有少部分堆积,具有较好的发光效果。
附图说明
[004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47]图1示出实施例1合成的有机金属配合物A1的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镍配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式I所示的结构:其中:R1每次出现时,各自独立地选自C1‑
10
烷基、

C1‑6烷基

C6‑
12
芳基、C6‑
12
芳基、

C6‑
12
芳基

C1‑6烷基;P1、P2每次出现时,各自独立地选自H、卤素、C1‑6烷基、C2‑6烯基、C3‑
20
芳基、C3‑
20
杂芳基,且当P1、P2均不为H或卤素时,相邻的P1、P2能键合成环;D为供电子基团;A为吸电子基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镍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C1‑
10
烷基选自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镍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

C1‑6烷基

C6‑
12
芳基选自1,3

二甲基苯基或其中处为连接位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镍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子基团选自咔唑类衍生物、二苯胺类衍生物、吩噁嗪类衍生物、吩噻嗪类衍生物或吖啶类衍生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镍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电子基团选自氰基、异硫氰、三氟甲基、三氯甲基、亚硝基、卤素、三甲基或甲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镍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子基团选自下述a至g对应的基团:其中:Q1、Q2相同或不同,彼此独立地选自H、甲基、乙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勇侯春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