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瞬间高压保护传感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5054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汽车传感电路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汽车瞬间高压保护传感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压敏电阻、第二压敏电阻、第一TVS管、第二TVS管和传感电路,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串联接入传感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口,第一压敏电阻和第二压敏电阻并联于第二电阻的前后两端之间,第一TVS管连接于第一压敏电阻和第二压敏电阻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前级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压敏电阻RV1、第二压敏电阻RV2以及双串放的放电管和电容将瞬态高压始终保持在临界值以下,对传感电路进行瞬态高压防护,抑制传感电路的瞬态干扰,并在后端通过第二TVS管做二次防护,降低后端的残压,保证传感电路的可靠运行。电路的可靠运行。电路的可靠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瞬间高压保护传感电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传感电路
,具体为一种汽车瞬间高压保护传感电路。

技术介绍

[0002]汽车电路系统由于外界原因所引起的瞬间高压脉冲、负压脉冲或者脉冲群会导致电路系统中器件的损坏,包括传感器的损坏。例如,汽车电路系统在汽车点火启动或者车上电机开启、关闭时会产生高压或者负压脉冲或者脉冲群,虽然汽车(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和车上其它电子设备的电源是由DC

DC(直流

直流变换)电源产生,但是DC

DC电源的输出仍然会存在残余的高压或者负压脉冲或者脉冲群,即使这些脉冲或者脉冲群的幅值已经大大降低,但是仍然有可能会使车上的电器或者电子元件造成损坏。
[0003]现有的汽车传感瞬间高压保护电路普遍采用简单的多个电阻串联的方式进行限流与降压的方式对传感电路实施保护,其过电压保护和抑制浪涌电流的效果较差,在遭遇雷击、浪涌大电流、瞬态高压时缺乏有效防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瞬间高压保护传感电路,解决了现有的汽车传感瞬间高压保护电路普遍采用简单的多个电阻串联的方式进行限流与降压的方式对传感电路实施保护,其过电压保护和抑制浪涌电流的效果较差,在遭遇雷击、浪涌大电流、瞬态高压时缺乏有效防护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汽车瞬间高压保护传感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压敏电阻、第二压敏电阻、第一TVS管、第二TVS管和传感电路,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串联接入传感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口,所述第一压敏电阻和第二压敏电阻并联于第二电阻的前后两端之间,所述第一TVS管连接于第一压敏电阻和第二压敏电阻之间,所述第二电阻和第一压敏电阻之间与第一压敏电阻和第一TVS管之间串联有第一放电管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二电阻和第二压敏电阻之间与第二压敏电阻和第一TVS管之间串联有第二放电管和第二电容,所述第二TVS管串联于传感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口与第二输入端口之间。
[0009]进一步地,所述传感电路的第二输入端口上串联有第三电阻,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有第三TVS管,第一TVS管与第三TVS管通过第四电阻接地。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放电管与第二放电管均为陶瓷气体放电管。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敏电阻和第二压敏电阻均为10D121K压敏电阻。
[0012](三)有益效果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瞬间高压保护传感电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本专利技术,利用前级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压敏电阻RV1、第二压敏电阻RV2以及双串放的放电管和电容将瞬态高压始终保持在临界值以下,对传感电路进行瞬态高压防护,抑制传感电路的瞬态干扰,并在后端通过第二TVS管做二次防护,降低后端的残压,保证传感电路的可靠运行。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实施例
[0018]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汽车瞬间高压保护传感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压敏电阻RV1、第二压敏电阻RV2、第一TVS管、第二TVS管和传感电路,通过将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串联接入传感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口,利用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对通过电压进行分压降压,通过将第一压敏电阻RV1和第二压敏电阻RV2并联于第二电阻R2的前后两端之间,起到过电压保护和抑制浪涌电流的作用,通过在第一压敏电阻RV1和第二压敏电阻RV2之间设置第一TVS管,通过在第二电阻R2和第一压敏电阻RV1之间与第一压敏电阻RV1和第一TVS管之间串放有第一放电管和第一电容C1,通过在第二电阻R2和第二压敏电阻RV2之间与第二压敏电阻RV2和第一TVS管之间串放第二放电管和第二电容C2,利用第一放电管、第一电容C1、第二放电管和第二电容C2泄放雷击、浪涌大电流,后端第二TVS管串联于传感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口与第二输入端口之间,能够将瞬态高压始终保持在临界值以下,作为二次防护,能够降低后端的残压,保证传感电路可靠运行。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为进一步提高传感电路瞬态高压保护性能,在传感电路的第二输入端口上串联有第三电阻R3,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有第三TVS管,第一TVS管与第三TVS管通过第四电阻R4接地,第一TVS管和第三TVS管通过第四电阻R4接地的设置能够起到分压作用。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放电管与第二放电管均为陶瓷气体放电管,陶瓷气体放电管是一种间隙型的防雷保护组件,能够起到泄放雷击、浪涌大电流的作用。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压敏电阻RV1和第二压敏电阻RV2均为10D121K压敏电阻。
[002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瞬间高压保护传感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压敏电阻、第二压敏电阻、第一TVS管、第二TVS管和传感电路,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串联接入传感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口,所述第一压敏电阻和第二压敏电阻并联于第二电阻的前后两端之间,所述第一TVS管连接于第一压敏电阻和第二压敏电阻之间,所述第二电阻和第一压敏电阻之间与第一压敏电阻和第一TVS管之间串联有第一放电管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二电阻和第二压敏电阻之间与第二压敏电阻和第一TVS管之间串联有第二放电管和第二电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全倪侠邹有彪徐玉豹霍传猛
申请(专利权)人:富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