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头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4905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插头电连接器,包括屏蔽壳体、绝缘体、多个弹性端子及多个屏蔽片。绝缘体位于屏蔽壳体内,各弹性端子设置于绝缘体,透过屏蔽片与绝缘体成型结合成一体,减少生产组装工序,降低生产组装不良耗损,并以屏蔽片之第一弧形接触部朝向屏蔽壳体延伸且有效接触于屏蔽壳体,第二弧形接触部朝向接地端子延伸且有效接触于接地端子。伸且有效接触于接地端子。伸且有效接触于接地端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头电连接器


[0001]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插头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一般电连接器介面为通用序列汇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简称USB)为普遍为大众所使用,并以USB2.0传输规格发展至现今为传输速度更快的USB3.0传输规格。
[0003]上下排弹性端子各结合之副胶芯、复数上下排弹性端子之间的卡钩件、胶芯外部覆盖有外铁壳及胶芯上设置导电片等结构。
[0004]一般USB Type

C插头电连接器各零件为单一部件,需经繁复生产组装步骤才能完成,生产组装耗时且易有不良耗损。并且,导电片具有V型的弹臂,弹臂与接地(Ground)用弹性端子以及与外铁壳接触,V型的弹臂容易有接触导通不稳定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是提供一种插头电连接器,包括屏蔽壳体、绝缘体、多个弹性端子及多个屏蔽片。屏蔽壳体包含收纳槽。绝缘体设置于收纳槽,绝缘体包含插槽及多个穿孔,各穿孔形成于绝缘体二面且连通于插槽。各弹性端子设置于绝缘体且分别位于插槽内侧,各弹性端子包括多个讯号端子、至少一电源端子及至少一接地端子。各屏蔽片分别结合于绝缘体二面,各屏蔽片包括一体之至少一侧臂、第一弧形接触部及第二弧形接触部,第一弧形接触部朝向屏蔽壳体延伸且接触于屏蔽壳体,第二弧形接触部朝向接地端子延伸且接触于接地端子。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弧形接触部自侧臂端部朝外斜向延伸,第二弧形接触部自第一弧形接触部反折且斜向延伸,第一弧形接触部与第二弧形接触部的截面形成波浪状之弹臂,侧臂宽度大于第一弧形接触部及第二弧形接触部宽度。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体二面形成有多个成型区域,各屏蔽片分别结合于各成型区域。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屏蔽片包括凹孔,凹孔形成于侧臂。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屏蔽片包括固定臂,固定臂自屏蔽片侧端朝外斜向延伸。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体包括相对称结合之第一绝缘体与第二绝缘体,第一绝缘体界定第一内侧安装空间,第二绝缘体界定第二内侧安装空间,第一内侧安装空间与第二内侧安装空间组成插槽。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弹性端子包括多个第一弹性端子与多个第二弹性端子,插头电连接器更包括第一结合块与第二结合块,第一结合块结合于各第一弹性端子且设置于第一绝缘体的第一内侧安装空间,第二结合块结合于各第二弹性端子且设置于第二绝缘体的第二内侧安装空间。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各第一弹性端子包含第一接触段、第一连接段及第一焊接段,第一连接段设置于第一结合块,屏蔽片之第二弧形接触部接触位于第一结合块侧边之第一连
接段,第一接触段自第一连接段一侧延伸至插槽,第一焊接段自第一连接段另一侧延伸穿出第一结合块。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各第二弹性端子包含第二接触段、第二连接段及第二焊接段,第二连接段设置于第二结合块,屏蔽片之第二弧形接触部接触位于第二结合块侧边之第二连接段,第二接触段自第二连接段一侧延伸至插槽,第二焊接段自第二连接段另一侧延伸穿出第二结合块。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结合块包括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位于第一接地端子侧边,第一个第二弧形接触部一边接触于第一接地端子,第一个第二弧形接触部另一边对应于第一凹槽;第二结合块包括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位于第二接地端子侧边,第二个第二弧形接触部一边接触于第二接地端子,第二个第二弧形接触部另一边对应于第二凹槽。
[0015]综上所述,依据一些实施例,透过屏蔽片与绝缘体成型结合成一体,减少生产组装工序,降低生产组装不良耗损。并且,以屏蔽片之一体的侧臂、第一弧形接触部及第二弧形接触部设置,第一弧形接触部朝向屏蔽壳体延伸且有效接触于屏蔽壳体,第二弧形接触部朝向接地端子延伸且有效接触于接地端子,插头电连接器与插座电连接器对接时,以插头电连接器之屏蔽片与插座电连接器之EMI导电片接触而有效传导接地、防电子干扰、抑制杂讯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 是绘制依据一些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虚线表现屏蔽片在屏蔽壳体内的位置。
[0017]图2 是绘制依据一些实施例的正面分解示意图。
[0018]图3 是绘制依据一些实施例的背面分解示意图。
[0019]图4 是绘制依据一些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表现第一绝缘体与屏蔽片的示意图。
[0020]图5 是绘制依据一些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表现第二绝缘体与屏蔽片的示意图。
[0021]图6 是绘制依据一些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表现第一结合块、第一绝缘体与屏蔽片。
[0022]图7 是绘制如图1所示的外观示意图,表现拿掉屏蔽壳体的状态。
[0023]图8 是绘制如图1所示的A

A引线的剖面示意图。
[0024]图9 是绘制如图8所示的标记B的放大示意图。
[0025]图10 是绘制如图1所示的外观示意图,表现屏蔽片与各第一弹性端子的相对关系。
[0026]图11 是绘制如图10所示的俯视示意图。
[0027]符号说明
[0028]100:插头电连接器
[0029]1:屏蔽壳体
[0030]11:收纳槽
[0031]13:扣持片
[0032]2:绝缘体
[0033]2a:成型区域
[0034]20:插槽
[0035]2’
:第一绝缘体
[0036]20

:第一内侧安装空间
[0037]21

:第一扣槽
[0038]22

:穿孔
[0039]23

:凸块
[0040]2’’
:第二绝缘体
[0041]20
’’
:第二内侧安装空间
[0042]21
’’
:第二扣槽
[0043]22
’’
:穿孔
[0044]23
’’
:凸块
[0045]3:第一弹性端子
[0046]31:第一讯号端子
[0047]32:第一电源端子
[0048]33:第一接地端子
[0049]35:第一接触段
[0050]36:第一连接段
[0051]37:第一焊接段
[0052]4:第一结合块
[0053]41:第一卡块
[0054]42:第一固定结构
[0055]43:凹部
[0056]44:第一凹槽
[0057]6:第二弹性端子
[0058]61:第二讯号端子
[0059]62:第二电源端子
[0060]63:第二接地端子
[0061]65:第二接触段
[0062]66:第二连接段
[0063]67:第二焊接段
[006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一屏蔽壳体,包含一收纳槽;一绝缘体,所述绝缘体设置于所述收纳槽,所述绝缘体包含一插槽及多个穿孔,各所述穿孔形成于所述绝缘体二面且连通于所述插槽;多个弹性端子,各所述弹性端子设置于所述绝缘体且分别位于所述插槽内侧,各所述弹性端子包括多个讯号端子、至少一电源端子及至少一接地端子;以及多个屏蔽片,各所述屏蔽片分别结合于所述绝缘体二面,各所述屏蔽片包括一体之至少一侧臂、一第一弧形接触部及一第二弧形接触部,所述第一弧形接触部朝向所述屏蔽壳体延伸且接触于所述屏蔽壳体,所述第二弧形接触部朝向所述接地端子延伸且接触于所述接地端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接触部自所述侧臂端部朝外斜向延伸,所述第二弧形接触部自所述第一弧形接触部反折且斜向延伸,所述第一弧形接触部与所述第二弧形接触部的截面形成波浪状之弹臂,所述侧臂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弧形接触部及所述第二弧形接触部宽度。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二面形成有多个成型区域,各所述屏蔽片分别结合于各所述成型区域。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片包括一凹孔,所述凹孔形成于所述侧臂。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片包括一固定臂,所述固定臂自所述屏蔽片侧端朝外斜向延伸。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包括相对称结合之一第一绝缘体与一第二绝缘体,所述第一绝缘体界定一第一内侧安装空间,所述第二绝缘体界定一第二内侧安装空间,所述第一内侧安装空间与所述第二内侧安装空间组成所述插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勇何家承陈茂胜
申请(专利权)人: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