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不对称转体的桥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4879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不对称转体的桥梁结构,包括桥面、上部钢桁架及下部混凝土梁;下部混凝土梁包括主跨混凝土梁和边跨混凝土梁,主跨混凝土梁的顺桥向长度为边跨混凝土梁的两倍以上,主跨混凝土梁的高度小于边跨混凝土梁的高度,下部混凝土梁的顺桥向两端设有主跨边墩和边跨边墩,主跨混凝土梁和边跨混凝土梁连接处下方设置转体墩。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部钢桁架作为主受力结构,充分发挥钢结构轻质、高强的特性,同时下部混凝土梁及桥面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用于承受桥梁轴向压力,充分发挥混凝土抗压性能好的优点,而且通过调整边跨混凝土梁的高度及厚度,满足在转体阶段主跨与边跨自重相对转体墩的力矩平衡,从而实现不对称平衡转体。对称平衡转体。对称平衡转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不对称转体的桥梁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桥梁设计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不对称转体的桥梁结构,主要用于公路、市政道路跨越铁路及其他构筑物,采用平面转体方式进行施工。

技术介绍

[0002]“平面转体法”因其对跨越建筑物的影响时间较短、方便快捷,是目前新建公路、市政道路桥梁跨越铁路及高等级公路时首选的施工方式。而由于转体球铰不能抵抗两侧梁体自重不同所产生的不平衡弯矩,故一般均采用左右跨度对称、相等的T型刚构或斜拉桥,以实现平衡转体。
[0003]然而,对称转体也有较大的局限性:(1)在既有路(桥)扩宽时,需要将边跨和主跨做一样长,而转体前新建桥需垂直于既有桥预制,从而导致新建桥距离既有桥较远,征地面积较大,且道路平面线形条件不理想;(2)新建桥梁一侧较近范围内有建筑物时,转体前为了满足梁体的预制(浇筑)条件,需要对影响范围内的建筑物进行拆除。而当建筑物难以拆除时,对称转体就没有实施的条件。
[0004]若能采用某种桥梁形式,其结构不对称,即主跨长度较大,边跨长度较小,但可通过调整主跨与边跨的自重达到其对转体墩及球铰的弯矩平衡从而实现平衡转体,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对称转体的局限性,将新建桥梁的位置尽量靠近既有桥梁,或可尽量减少拆迁。
[0005]下承式桁梁桥是比较理想的不对称转体桥型,其刚度大、重量轻,且桥面至梁底的高度远小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可以有效降低跨线桥的纵坡,技术经济性较为明显。但是,若完全采用钢桁梁,在跨越铁路等构筑物时,其下弦杆及桥面系钢结构的养护涂装较为困难,在铁路接触网上作业亦是非常危险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不对称转体的桥梁结构,至少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部分缺陷。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不对称转体的桥梁结构,包括桥面,连接于桥面上部的上部钢桁架,以及连接于桥面下部的下部混凝土梁;所述下部混凝土梁包括主跨混凝土梁和边跨混凝土梁,所述主跨混凝土梁的顺桥向长度为边跨混凝土梁的两倍以上,所述主跨混凝土梁的高度小于边跨混凝土梁的高度,所述下部混凝土梁的顺桥向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撑主跨混凝土梁和边跨混凝土梁的主跨边墩和边跨边墩,所述主跨混凝土梁和边跨混凝土梁的连接处下方设置转体墩。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主跨混凝土梁于转体墩一端的一个节间长度内为变高过渡段,该变高过渡段由主跨混凝土梁向边跨混凝土梁的高度逐渐递增,且变高过渡段靠近主跨混凝土梁一端的高度与主跨混凝土梁高度相同,靠近边跨混凝土梁一端的高度与边跨混凝土梁高度相同。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主跨混凝土梁包括设置在桥面下部横桥向两端的主跨混凝土纵梁,以及连接在两主跨混凝土纵梁之间的主跨混凝土横梁;所述主跨混凝土横梁有若干个,且沿顺桥向等间距分布。
[0010]进一步的,所述边跨混凝土梁采用实心矩形横截面结构的整体混凝土纵梁。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上部钢桁架为下承式桁架结构,包括上弦杆、腹杆和上平联,所述上弦杆有两根,分别位于桥梁横桥向两端,且沿顺桥向延伸布置,所述上平联有若干根,连接在两根上弦杆之间,所述腹杆有若干根,且沿顺桥向首尾顺次连接成锯齿状,所述腹杆的上端与上弦杆连接,腹杆的下端与下部混凝土梁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腹杆的下端连接有下弦节点板,所述下弦节点板下端伸入下部混凝土梁内,且通过PBL键与下部混凝土梁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下弦节点板伸入下部混凝土梁部分预留有螺栓孔,所述下部混凝土梁的横向钢筋穿过此螺栓孔,通过螺母与下弦节点板固定。
[0014]进一步的,所述下弦节点板于桥面连接处浇筑有微膨胀混凝土锚固块,且下弦节点板通过栓钉与微膨胀混凝土锚固块连接。
[0015]进一步的,所述主跨边墩、边跨边墩和转体墩上均设置有支撑下部混凝土梁的支座,所述转体墩下部设置供桥梁转体的转体组件。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提供的这种适用于不对称转体的桥梁结构采用钢

混凝土桁架组合两跨连续梁结构,利用上部钢桁架作为主受力结构,充分发挥钢结构轻质、高强的特性,同时下部混凝土梁及桥面系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用于承受桥梁轴向压力,充分发挥了混凝土抗压性能好的优点,且无需养护涂装,而且通过调整边跨混凝土梁的高度及厚度,满足在转体阶段主跨与边跨自重相对转体墩的力矩平衡,从而实现不对称平衡转体。
[0018]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桥梁结构的平面关系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桥梁结构的立面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中主跨混凝土梁的横断面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中边跨混凝土梁的横断面示意图;
[0023]图5是本技术中上部钢桁架与下部混凝土梁连接节点立面示意图;
[0024]图6是本技术中上部钢桁架与下部混凝土梁连接节点横断面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1、桥面;2、上部钢桁架;3、上弦杆;4、腹杆;5、边跨边墩;6、边跨混凝土梁;7、转体组件;8、转体墩;9、变高过渡段;10、主跨混凝土梁;11、主跨边墩;12、支座;13、主跨混凝土纵梁;14、主跨混凝土横梁;15、上平联;16、下弦节点板;17、栓钉;18、螺栓孔;19、微膨胀混凝土锚固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8]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不对称转体的桥梁结构,包括桥面1,连接于桥面1上部的上部钢桁架2,以及连接于桥面1下部的下部混凝土梁;所述下部混凝土梁包括主跨混凝土梁10和边跨混凝土梁6,所述主跨混凝土梁10的顺桥向长度为边跨混凝土梁6的两倍以上,所述主跨混凝土梁10的高度小于边跨混凝土梁6的高度,所述下部混凝土梁的顺桥向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撑主跨混凝土梁10和边跨混凝土梁6的主跨边墩11和边跨边墩5,所述主跨混凝土梁10和边跨混凝土梁6的连接处下方设置转体墩8。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不对称转体的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桥面,连接于桥面上部的上部钢桁架,以及连接于桥面下部的下部混凝土梁;所述下部混凝土梁包括主跨混凝土梁和边跨混凝土梁,所述主跨混凝土梁的顺桥向长度为边跨混凝土梁的两倍以上,所述主跨混凝土梁的高度小于边跨混凝土梁的高度,所述下部混凝土梁的顺桥向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撑主跨混凝土梁和边跨混凝土梁的主跨边墩和边跨边墩,所述主跨混凝土梁和边跨混凝土梁的连接处下方设置转体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不对称转体的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跨混凝土梁于转体墩一端的一个节间长度内为变高过渡段,该变高过渡段由主跨混凝土梁向边跨混凝土梁的高度逐渐递增,且变高过渡段靠近主跨混凝土梁一端的高度与主跨混凝土梁高度相同,靠近边跨混凝土梁一端的高度与边跨混凝土梁高度相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不对称转体的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跨混凝土梁包括设置在桥面下部横桥向两端的主跨混凝土纵梁,以及连接在两主跨混凝土纵梁之间的主跨混凝土横梁;所述主跨混凝土横梁有若干个,且沿顺桥向等间距分布。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不对称转体的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跨混凝土梁采用实心矩形横截面结构的整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前名肖宇松王旋韩小敏邹向农马行川熊涛龙俊贤陈银伟闫龙范昕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武汉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