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棉及其混纺针织面料的连续式轧染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74715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棉及其混纺针织面料的连续式轧染方法和设备,属于织物染整领域。其轧染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通过轧机将活性染料染液浸轧在布料上;将浸轧后的布料通过不溶于水的液体固色介质固色,张力传感器控制主动辊维持布料张力;对布料进行洗涤,张力传感器维持布料张力。该方法无需进行浸染前练漂和定型处理,固色阶段无需使用蒸汽固色,且能够实现棉织物自动化染色。本发明专利技术全程控制布面张力,并选用大直径导布辊进一步减少布面张力,增加布料在固色阶段运行长度,能够实现较好染色效果,避免产生卷边、褶皱、柳条印等染色疵病。疵病。疵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棉及其混纺针织面料的连续式轧染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织物染整领域,特别是一种棉及其混纺针织面料的连续式轧染方法和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棉及其混纺针织面料染色主要采取机缸染色的方法,其使用的设备包括经轴染色机、溢流染色机、喷射染色机、绳装染色机等。上述染色设备对于棉及其混纺针织面料染色均存在相似的缺陷,即由于其间歇性染色的性质导致生产效率不高、能效较低、人力需求高等问题。
[0003]其中,经轴染色机对于织物打卷质量要求较高,打卷的好坏直接影响最终染色效果,因此需要熟练掌握打卷技术的操作人员专人操作。且经轴染色技术固色率较低,容易产生色差。溢流染色机染色过程中布匹容易与染色机内部结构发生摩擦,进而造成布面损伤,降低成品质量。喷射染色机同样存在布匹容易与染色机内部结构发生摩擦造成织物损伤的问题,且喷射染色机能够适应的染色颜色较少。
[0004]基于上述工艺存在的能耗高、固色效果不佳等缺陷,越来越多的工厂采用了冷轧堆技术进行棉针织物染色。专利CN104264518A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棉布的冷轧染色方法,包括预处理棉布、配置染液和碱液、冷轧染色等步骤。冷轧染色虽然能够有效的降低染色能耗,但是其生产周期较长,仅冷轧步骤耗时约一日。除生产周期长外,冷轧工艺对于场地的要求大,难以适应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且由于其打样困难,不同生产批次之间容易出现色差。
[0005]除了冷轧堆工艺外,轧染工艺也有潜力解决现有技术中能耗高、生产效率低、固色效果不佳等问题。专利CN105463887B公开了一种棉织物的轧染染色技术,包括堆棉织物进行淡碱退煮处理、低碱丝光、预定型、轧染、汽蒸、洗涤等步骤。该方法虽然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解决现有技术只能间歇式、小批量生产的问题。但是为了提高染色质量,该方法采用了多种染色预处理手段,增长了染色工艺的复杂程度,并且其预处理额外使用的碱液增加了染色废水排放。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棉及其混纺针织面料的连续式轧染方法和设备。
[0007]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适用于棉及其混纺针织面料的连续式轧染方法:
[0008]通过轧机将活性染料轧到棉及其混纺针织面料上。
[0009]将浸轧后的布料传送入装有液态固色介质的固色箱内进行固色。固色时通过张力传感器感知布面张力,并通过调整导布辊的转速将布面张力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固色上染后,洗涤布料,去除布料水分,完成染色。
[0010]其中,固色箱内使用的液态固色介质不溶于水。张力传感器调整导布辊转速,将布
面张力控制在0

100kg之间。布匹在固色箱内停留30

300s,固色箱内温度控制在50

110℃之间。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洗涤阶段亦通过张力传感器感知布面张力,调整导布辊转速以防止布面产生皱褶。
[0012]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设备,该设备能够适用于上述连续式轧染方法。
[0013]所述设备包括按顺序依次相互连接的入布装置、染色装置、固色装置、洗涤装置和出布装置。入布装置用于接收待染布料;染色装置通过均匀轧机对布料进行浸轧;固色装置内装有不溶于水的固色介质,通过该固色介质对布匹进行固色;洗涤装置包括3

10个水洗单元,洗去布料浮色,并进一步固色;出布装置用于出布。
[0014]其中,所述固色装置为固色箱,固色箱内平行设置有上下两排导布辊用于传送布料。固色箱内所有的导布辊均为有电机驱动、能够主动旋转且转速可控的主动棍。导布辊转速由固色箱内设有的张力传感器根据其感知布面张力进行实时调控。固色箱内布料呈S形缠绕于导布辊表面。
[0015]优选的,固色箱内选用大直径导布辊,进而进一步降低布面张力。通过选用大直径导布辊以减少上下两排导布辊之间间距。布料在固色箱内运行过程中,大于90%行程为贴敷导布辊表面行进。
[0016]优选的,固色装置为依次连接的数量大于一个的固色箱组成。
[0017]优选的,在所述固色装置和洗涤装置之间设有重轧车。该重轧车为双辊或三辊重轧车。重轧车上设有液体回收槽,以回收液体固色介质。
[0018]优选的,所述水洗单元之间设有轧车,以轧去织物多余洗涤介质。
[0019]优选的,所述最后一个水洗单元与出布装置之间设有重轧车。该重轧车为双辊或三辊重轧车。
[0020]基于本专利技术上述染色技术和设备,可以实现棉及其混纺针织面料从染色到洗涤出布的自动化生产,减少对于人力、能耗的需求。同时,上述固色装置通过使用液体固色介质,能够实现染液的建议回收,减少染色废液排放,对环境友好。固色装置内所选用的主动导布辊,能够减少布料于导布辊之间的摩擦,防止布面损伤。固色箱内选用直径较大的导布辊,能够进一步降低布面张力,减少卷边、皱褶、柳条印等染色瑕疵。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适用于棉及其混纺针织面料的连续式轧染水洗机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固色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现有的常用于棉及其针织面料的染色设备,包括经轴染色机、溢流染色机、喷射染色机、冷轧堆染色等,都存在自动化程度不高、需要依赖较多人力的缺陷。而现有的连续轧染工艺虽然具有提高棉织物染色自动化程度的潜力,但是其工艺较为复杂,且同样存在一定技术上的缺陷。
[0024]一般来说,棉织物连续轧染工艺包括轧染

焙烘

汽蒸固色等步骤。其中,对于烘焙阶段,往往需要通过预烘来逐渐提高布料温度,防止高温造成的染料泳移现象。且高温烘焙
容易造成活性染料水解,影响最终成品质量。对于汽蒸固色而言,高温蒸汽同样会造成染料分子的分解,进而导致分解后的染料分子逸散在固色装置内。这样一来,从织物成品的染色质量不但会有所降低,逸散在固色装置内的染料分子很有可能随机地再次落在织物表面,造成织物的污染。除此之外,汽蒸固色通常需要较大的设备和大量的蒸汽,因此不但需要较多的能源以生成蒸汽,也很难控制蒸汽均匀的充斥于固色箱内,以至于固色箱内的温度和湿度较难控制。
[0025]本专利技术通过涉及一种新型的连续轧染装置和轧染工艺,省略了传统棉织物轧染工艺中的烘培和汽蒸固色步骤,从而在实现自动化染色的同时,减少烘培、汽蒸固色对于染色质量的影响,同时能够节约能源、实现染料的回收利用。
[002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以用于实施针对棉及其混纺针织面料的染色方法的连续式扎染设备。如图1所示,该染色装置包括了进布装置1、染色装置2、固色装置3、洗涤装置5和出布装置6等组成部分。
[0027]首先,先预先配置好用于染料溶液,并将染料溶液加入均匀轧车的料槽中。用于棉及其混纺针织面料的染料溶液成分为0.1

100g/L的活性染料、10

100g/L的碱剂、0.1

10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棉及其混纺针织面料的连续式轧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活性染料染液通过轧机浸轧在布料上;浸轧后的布料通过装有非水固色介质的固色箱进行固色;固色所用非水介质的特点是不溶于水的、低粘度、高沸点、低表面张力的有机溶剂;通过固色箱内设有张力传感器,所述张力传感器调整导布辊转速控制固色时布匹表面张力,防止产生皱褶;固色后布料进行洗涤和脱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染液的成分包括活性染料、碱、渗透剂,溶剂为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水固色介质是一种有机溶剂,其物理性质为粘度<200mm2/s、沸点为100~400℃、表面张力为15~40dyn/cm,包括醇类、醚类、硅氧烷类、二甲基亚砜、环丁砜等。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轧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古色之间为30~300s;所述固色箱内温度为50~110℃;所述张力传感器通过控制固色箱内导布辊转速,将布料张力控制在0~100kg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染方法,其特征在于,洗涤通过装有张力传感器的水洗单元进行;其中,所述张力传感器控制布料在水洗单元内的布面张力;所述洗涤过程的温度为20~100℃。6.一种适用于棉及其混纺针织面料的连续式轧染设备,适用于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轧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入布装置(1),用于接收并展平待染布匹;染色装置(2),对布匹进行浸轧;固色装置(3),装有不溶于水的固色介质,利用所述固色介质对布匹进行固色;洗涤装置(5),是水洗单元的组合;出布装置(6),是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振华陈文淼程文青张筱龙詹磊王际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晟蓝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