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铠装加热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4567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铠装加热电缆,包括:冷线组件,所述冷线组件包括空心圆柱状的铠装层一、设置在铠装层一内腔中的绝缘层一、对称设置在绝缘层中央的导线和设置在铠装层一内腔贴合铠装层内壁的加固框一;连接套,所述连接套设置在冷线组件和热线组件之间;热线组件,所述热线组件包括设置在连接套的右侧端的空心圆柱状铠装层二、设置在铠装层二内腔中的绝缘层二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加固框一和加固框二均为三角形结构,且加固框一和加固框二数量均为多个,且加固框一和加固框二按线性矩阵均匀分布的设置,利用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原理可大幅度提高冷线组件的结构稳定性。理可大幅度提高冷线组件的结构稳定性。理可大幅度提高冷线组件的结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铠装加热电缆


[0001]本技术涉及加热电缆
,具体为一种高强度铠装加热电缆。

技术介绍

[0002]铠装MI加热电缆(矿物绝缘加热电缆)是由金属保护管、无机铠装加热电缆物绝缘物(如氧化镁、氧化铝等)、电热丝材组合,经模具压实的坚实体。
[0003]铠装MI加热电缆(矿物绝缘加热电缆)具有耐压、抗震、可挠、节能、高不渗透、耐辐射、防爆、安全可靠、安装方便、机械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能、石油、化工、建筑、机械、电力能源等工业部门和科研教学领域,在国际上应用得到验证已超过了四十年。
[0004]现有技术中铠装加热电缆多采用无缝钢管作为铠装,其一旦局部变型容易出现漏电等问题发生,因此一种高强度铠装加热电缆。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铠装加热电缆,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铠装加热电缆,包括:
[0007]冷线组件,所述冷线组件包括空心圆柱状的铠装层一、设置在铠装层一内腔中的绝缘层一、对称设置在绝缘层中央的导线和设置在铠装层一内腔贴合铠装层内壁的加固框一;
[0008]连接套,所述连接套设置在冷线组件和热线组件之间;
[0009]热线组件,所述热线组件包括设置在连接套的右侧端的空心圆柱状铠装层二、设置在铠装层二内腔中的绝缘层二、设置在绝缘层二中间的电热丝和设置在绝缘层中央的电热丝和设置在铠装层二内腔贴合铠装层内壁的加固框二。r/>[0010]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铠装加热电缆,其中,还包括设置在冷线组件远离连接套一端设置有格兰头,所述格兰头的右侧设置有电源线,且所述电源线与导线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铠装加热电缆,其中,还包括设置在热线自由端的尾端头,所述尾端头与铠装层一直径一致。
[0012]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铠装加热电缆,其中,所述铠装层一和铠装层二均为无缝不锈钢管。
[0013]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铠装加热电缆,其中,所述绝缘层一和绝缘层二均为氧化镁填充。
[0014]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铠装加热电缆,其中,所述连接套包括左右对通且套接在导线上的子套和与子套螺接的母套,且所述母套的内腔与子套接触端内径大于母套的另一端内径。
[0015]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铠装加热电缆,其中,所述加固框一和加固框二均为三角形结构,且加固框一和加固框二数量均为多个,且加固框一和加固框二按线性矩阵均匀分布。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加固框一和加固框二均为三角形结构,且加固框一和加固框二数量均为多个,且加固框一和加固框二按线性矩阵均匀分布的设置,利用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原理可大幅度提高冷线组件的结构稳定性;通过子母套螺紧,由于母套内腔结构显示,会使得子套内径收紧,进而起到将导线和电热丝固定的作用,有利于快速拆卸安装。
附图说明
[0017]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8]图1为本技术的安装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冷线组件结构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热线组件结构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加固框结构图;
[0022]图5为本技术的连接套结构图。
[0023]图中:100、冷线组件,110、铠装层一,120、绝缘层一,130、导线,140、加固框一,200、连接套,210、子套,220、母套,300、热线组件,310、铠装层二,320、绝缘层二,330、电热丝,340、加固框二,400、格兰头,400a、电源线,500、尾端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5]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强度铠装加热电缆,能够有效提高加热电缆的抗压性能,同时方便冷线和热线的安装。
[0026]图1

图5展示出的是本技术一种高强度铠装加热电缆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

图5,本实施方式的一种高强度铠装加热电缆,其主体部分包括冷线组件、连接套和热线组件。
[0027]冷线组件用于对热线组件导电,具体的,所述冷线组件包括空心圆柱状的铠装层一、设置在铠装层一内腔中的绝缘层一、对称设置在绝缘层中央的导线和设置在铠装层一内腔贴合铠装层内壁的加固框一;使用时,对装置通电,冷线组件中的导线将电力输送给电热丝进行加热,加固框一设置在铠装层一种,利用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原理可大幅度提高冷线组件的结构稳定性;
[0028]连接套用于连接电热丝和导线,具体的,所述连接套包括左右对通且套接在导线上的子套和与子套螺接的母套,且所述母套的内腔与子套接触端内径大于母套的另一端内径;所述连接套设置在冷线组件和热线组件之间,使用时,首先将导线和电热丝分别套接在子套和母套中,通过子母套螺紧,由于母套内腔结构显示,会使得子套内径收紧,进而起到将导线和电热丝固定的作用;
[0029]热线组件用于提供加热作用,具体的,所述热线组件包括设置在连接套的右侧端的空心圆柱状铠装层二、设置在铠装层二内腔中的绝缘层二、设置在绝缘层二中间的电热丝和设置在绝缘层中央的电热丝和设置在铠装层二内腔贴合铠装层内壁的加固框二,使用时,对电热丝供电,电热丝发热通过绝缘层二和铠装层二完成热传导,通过加固框二的设置增加热线组件的抗压能力。
[0030]格兰头用于固定连接冷线组件和导线,具体的,所述设置在冷线组件远离连接套一端,所述格兰头的右侧设置有电源线,且所述电源线与导线连接,使用时,通过格兰头的设置有利于装置的快速安装固定。
[0031]尾端头用于封闭热线端,具体的,所述尾端头设置在热线自由端,所述尾端头与铠装层一直径一致,使用时有利于减少结构干涉。
[0032]其中,所述铠装层一和铠装层二均为无缝不锈钢管,有利于保证装置的防水性能和结构稳定性;所述绝缘层一和绝缘层二均为氧化镁填充,氧化镁填充层耐高温有利于阻燃绝缘;所述加固框一和加固框二均为三角形结构,且加固框一和加固框二数量均为多个,且加固框一和加固框二按线性矩阵均匀分布,有利于提高电缆的抗压性能,且不影响整体的弯折性能。
[003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铠装加热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冷线组件(100),所述冷线组件(100)包括空心圆柱状的铠装层一(110)、设置在铠装层一(110)内腔中的绝缘层一(120)、对称设置在绝缘层中央的导线(130)和设置在铠装层一(110)内腔贴合铠装层内壁的加固框一(140);连接套(200),所述连接套(200)设置在冷线组件(100)和热线组件(300)之间;热线组件(300),所述热线组件(300)包括设置在连接套(200)的右侧端的空心圆柱状铠装层二(310)、设置在铠装层二(310)内腔中的绝缘层二(320)、设置在绝缘层二(320)中间的电热丝(330)和设置在绝缘层中央的电热丝(330)和设置在铠装层二(310)内腔贴合铠装层内壁的加固框二(3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铠装加热电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冷线组件(100)远离连接套(200)一端设置有格兰头(400),所述格兰头(400)的右侧设置有电源线(400a),且所述电源线(400a)与导线(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庆生张长森赵永鼎潘百来张忠年纪万鼎秦友国
申请(专利权)人:鑫国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