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园安全的防踩踏监控装置及其监控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4520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校园安全的防踩踏监控装置及其监控方法,涉及校园防踩踏监控装置技术领域。包括主杆和滑动连接在主杆右侧的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支架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支架的底部开设有滑槽,所述主杆的内部设置有控制支架上下移动的控制组件,所述支架的内部设置有对摄像头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所述支架的内部设置有对固定组件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手摇杆,所述手摇杆贯穿主杆且与主杆转动连接,所述手摇杆与蜗杆固定,所述蜗杆转动安装在主杆的内壁上,所述蜗杆与蜗轮啮合。通过设置的控制组件,当对摄像头进行安装或拆卸时,通过转动手摇杆即可控制支架向下或向上移动对摄像头进行安装或拆卸。头进行安装或拆卸。头进行安装或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校园安全的防踩踏监控装置及其监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雄安园防踩踏监控装置
,具体为一种基于校园安全的防踩踏监控装置及其监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监控系统是安防系统中应用最多的系统之一,现在市面上较为适合的工地监控系统是手持式视频通信设备,视频监控现在是主流。从最早模拟监控到前些年火热数字监控再到现在方兴未艾网络视频监控,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在IP技术逐步统一全球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视频监控系统发展历史。从技术角度出发,视频监控系统发展划分为第一代模拟视频监控系统,到第二代基于“PC+多媒体卡”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到第三代完全基于IP网络视频监控系统。
[0003]近年来,因偶发事件导致人员踩踏的事故频繁发生,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由于踩踏事故通常在瞬间发生,防灾减灾措施非常有限。目前常用的限流和增加现场值班人员等管理措施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生踩踏的风险,但存在通行能力降低和疏散时间增加等明显缺陷,且该等管理措施也无法从根本上杜绝踩踏事故的发生。
[0004]现有的校园用防踩踏监控装置在使用时,由于监控装置安装的位置都较高,导致后期工人对摄像头进行检修时需要爬上去用专业的工具将摄像头拆卸下来,较为麻烦。且现有的防踩踏监控装置并不能对楼梯等易发生踩踏的位置做出提前预防,导致万一发生踩踏事件时,不能第一时间进行补救,鉴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校园安全的防踩踏监控装置及其监控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校园安全的防踩踏监控装置及其监控方法,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校园安全的防踩踏监控装置,包括主杆和滑动连接在主杆右侧的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支架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支架的底部开设有滑槽,所述主杆的内部设置有控制支架上下移动的控制组件,所述支架的内部设置有对摄像头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所述支架的内部设置有对固定组件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手摇杆,所述手摇杆贯穿主杆且与主杆转动连接,所述手摇杆与蜗杆固定,所述蜗杆转动安装在主杆的内壁上,所述蜗杆与蜗轮啮合,所述蜗轮的底部转动安装在支撑杆的顶部,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固定在主杆的内壁上。
[0009]优选的,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底部固定在蜗轮的顶部,所述转杆上缠绕有拉绳,所述拉绳的一端固定在转杆上,所述拉绳在远离转杆的一端通过导向轮
固定在支架的顶部。
[0010]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矩形框,所述矩形框的底部与滑板的顶部固定,所述滑板滑动连接在支架底部滑槽的里侧,所述矩形框与夹板铰接,所述夹板与蜗卷弹簧的一端固定,所述蜗卷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矩形框的内壁上。
[0011]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支架底部滑槽的里侧,所述滑块的左侧与弹簧A的一端固定,所述弹簧A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架底部滑槽的里侧,所述滑块被顶杆贯穿且与顶杆滑动连接,所述顶杆与弹簧B的一端固定,所述弹簧B的另一端固定在滑块的底部,所述顶杆的右侧与支杆的一端铰接,所述支杆的另一端与移动板的左侧铰接,所述移动板的右侧滑动连接在支架的内壁上,所述移动板的底部设置有卡齿,所述顶杆的右侧固定有限位块。
[0012]优选的,所述滑板的顶部设置有卡齿。
[0013]优选的,所述主杆的右侧固定有固定板,所述支架的顶部固定有辅助板。
[0014]优选的,所述该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S1、信息采集,监控模块对人流量进行统计并进行分析,对人的行为进行识别,观察人数的动态变化并将数据传输至主控制模块。
[0016]S2、突发状况,当出现学生跌倒,监控模块第一时间捕捉并传输信号至报警模块,报警黄灯第一时间亮起,同时主控制模块通过监控模块传输回的数据配合人数的动态变化去判断是否会发生踩踏事件。
[0017]S3、判断可能会发生踩踏事件,当主控制模块判断可能会发生踩踏事件时,传输信号至报警模块和语音控制模块,报警模块打开报警红灯,语音控制模块同时播报语音提醒学生有序疏散并注意预防发生踩踏。
[0018]S4、判断不会发生踩踏事件,当主控制模块判断不会发生踩踏事件时,主控制模块传输信号至报警模块,关闭报警黄灯,并控制监控模块持续关注跌倒学生。
[0019]S5、楼梯处人流量过大,当楼梯处人流量多大时,监控模块传输信号至主控制模块,主控制模块传输信息至语音控制模块,语音控制模块播放提前录制的语音对学生进行有序疏散。
[0020]优选的,监控模块由红外监测摄像机、模拟摄像机和高清摄像机组成。
[0021]优选的,当报警模块打开报警红灯时,主控制模块第一时间输出信息至在监控室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前去疏散人群,预防踩踏事故发生。
[0022](三)有益效果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校园安全的防踩踏监控装置及其监控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4](1)、该基于校园安全的防踩踏监控装置及其监控方法,通过设置的控制组件,当对摄像头进行安装或拆卸时,通过转动手摇杆即可控制支架向下或向上移动对摄像头进行安装或拆卸。
[0025](2)、该基于校园安全的防踩踏监控装置及其监控方法,通过设置的固定组件配合限位组件避免常规使用螺栓将摄像头固定在支架上,在安装时只需将摄像头直接向下按动,即可完成对摄像头的安装,大大提高了摄像头的安装效率。
[0026](3)、该基于校园安全的防踩踏监控装置及其监控方法,通过设置的限位组件配合
固定板,可以当转动手摇杆控制支架向下移动时,当支架下降到一定位置后,顶杆被固定板向上移动,使得移动板底部的卡齿与滑板顶部的卡齿分离,实现对滑板解除限位,进而可以轻松对摄像头进行拆卸。
[0027](4)、该基于校园安全的防踩踏监控装置及其监控方法,当楼梯处人流量多大时,监控模块传输信号至主控制模块,主控制模块传输信息至语音控制模块,语音控制模块播放提前录制的语音对学生进行有序疏散,可以有效避免在楼梯等易发生踩踏事故的地点避免人群拥挤,有效的预防了踩踏事件的发生
[0028](5)、该基于校园安全的防踩踏监控装置及其监控方法,顶杆右侧固定有限位块,可以对支杆进行限位,保证当顶杆向上被抵住向上移动时,顶杆可以通过限位块抵动支杆拉动移动板向上移动,进而实现解除对滑板的限位。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装置正视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剖面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A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2]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B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3]图5为本专利技术固定组件和限位组件打开状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4]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5中C放大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校园安全的防踩踏监控装置,包括主杆(1)和滑动连接在主杆(1)右侧的支架(2),所述支架(2)上设置有摄像头(6),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支架(2)的底部开设有滑槽,所述主杆(1)的内部设置有控制支架(2)上下移动的控制组件(3),所述支架(2)的内部设置有对摄像头(6)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4),所述支架(2)的内部设置有对固定组件(4)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5),所述控制组件(3)包括手摇杆(31),所述手摇杆(31)贯穿主杆(1)且与主杆(1)转动连接,所述手摇杆(31)与蜗杆(32)固定,所述蜗杆(32)转动安装在主杆(1)的内壁上,所述蜗杆(32)与蜗轮(33)啮合,所述蜗轮(33)的底部转动安装在支撑杆(34)的顶部,所述支撑杆(34)的底部固定在主杆(1)的内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校园安全的防踩踏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3)还包括有转杆(35),所述转杆(35)的底部固定在蜗轮(33)的顶部,所述转杆(35)上缠绕有拉绳,所述拉绳的一端固定在转杆(35)上,所述拉绳在远离转杆(35)的一端通过导向轮固定在支架(2)的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校园安全的防踩踏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4)包括矩形框(41),所述矩形框(41)的底部与滑板(42)的顶部固定,所述滑板(42)滑动连接在支架(2)底部滑槽的里侧,所述矩形框(41)与夹板(43)铰接,所述夹板(43)与蜗卷弹簧(44)的一端固定,所述蜗卷弹簧(44)的另一端固定在矩形框(41)的内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校园安全的防踩踏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5)包括滑块(51),所述滑块(51)滑动连接在支架(2)底部滑槽的里侧,所述滑块(51)的左侧与弹簧A(52)的一端固定,所述弹簧A(52)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架(2)底部滑槽的里侧,所述滑块(51)被顶杆(53)贯穿且与顶杆(53)滑动连接,所述顶杆(53)与弹簧B(54)的一端固定,所述弹簧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张洁慎彭永浩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杰诚天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