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自组装法制备琥珀酰化酪蛋白-磷脂-花色苷纳米粒及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4476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食品营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琥珀酰化酪蛋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步自组装法制备琥珀酰化酪蛋白

磷脂

花色苷纳米粒及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营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琥珀酰化酪蛋白

磷脂

花色苷纳米粒的一步自组装制备方法以及该纳米粒在胃肠道持续缓释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花色苷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水溶性天然色素,其结构母核是2

苯基苯并吡喃阳离子,属于黄酮类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于植物的叶片、花、果实和种子中。花色苷对人体具有许多生理保健功能,例如:清除体内自由基、抗肿瘤、保护肝脏、预防糖尿病、保护视力和改善老年痴呆等,因此花色苷对膳食营养和慢性疾病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受到国内外膳食营养领域的广泛重视。目前关于花色苷的摄入量一直存在争议,原因在于推荐的含量不能有效的被吸收利用,不能发挥花色苷应有的生物活性。胃肠道是花色苷的主要吸收部位,但其在胃肠道吸收率低,吸收入血的浓度仅为食用量的1%左右,且花色苷入血吸收后达峰浓度和半衰期快,2h后基本检测不到血液花色苷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富含花色苷果蔬制品营养成分的吸收与利用,无法实现花色苷的生物活性价值。因此如何实现花色苷胃肠的长效吸收是花色苷领域待解决的难题。
[0003]近年来纳米载体已成为递送活性分子的有效方法,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和食品健康等学科交叉领域。纳米技术可以降低活性分子载体粒子大小至纳米级,显著增加粒子的比表面积,从而增加活性分子的溶出速率;活性分子粒度的下降和比表面积的增高还会促进纳米粒子与生物膜的接触,使得已溶解的活性分子与特殊大小的纳米粒子在胃肠道被高效吸收。
[0004]纳米缓释制剂可使活性分子按一定规律缓慢或恒速地释放,即可按需要在预定的期间内向人体提供适宜的血药浓度。具有降低活性分子摄取频率;吸收完全,提高活性分子作用;减小血药浓度波动;降低毒副作用等特点。
[0005]纳米技术的以上优势,使得其广泛应用于花色苷的多种递送模式,但目前关于花色苷纳米载体制备的方法主要集中于“层

层自组装”的多步骤复杂制备工艺,需要将目标材料一层一层的分步制备,最终获得理想的花色苷纳米系统。这种分步式“层
‑ꢀ
层自组装”模式不免存在制备方法繁琐、技术要求高同时难以实现快速食品产业化等问题。“一步自组装”法是基于多维分子间作相互作用,快速高效的将多种载体一次性完成装载活性分子的方法。具备制备方法简单、快速、易于后期产业化等特点,但是由于不同分子间相互作用极其复杂且不容易掌控,导致成品效果难以保证。
[0006]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快速、易于产业化的花色苷纳米粒制备方法,且在增加胃肠道吸收透过性的同时,实现花色苷胃肠的高效缓慢释放,具有巨大社会和经济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一步自组装制备琥珀酰化酪蛋白

磷脂

花色苷纳米粒的方法。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工艺简单、快速、易于产业化的花色苷纳米粒制备方法。另一个方面,通过对花色苷的稳态化递送以及对装载花色苷分子释放速率的精准调控,来促进花色苷吸收。从而,解决花色苷生物利用度低、血液消除速率快的难题。
[0008]现有的常规酪蛋白、磷脂与花色苷进行层层自组装形成纳米体系,无法实现肠道负电粘液层高效透过性,从而导致吸收和缓释效果不理想。因此,本专利技术先将常见乳品中的酪蛋白进行琥珀酰化,目的是增加酪蛋白的负电性,优化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使其与带正电的花色苷更好的结合;同时琥珀酰化酪蛋白具有与肠道粘液层相近的电负性更易于透过吸收实现缓释效果,磷脂起到增加体系脂溶性的作用,使体系具有更好的两亲性。基于以上制备理论基础,本专利技术通过探索不同制备条件和制备工艺(主要考虑:配比、制备溶剂、制备时间进行考察与优化),最终实现琥珀酰化酪蛋白、磷脂、花色苷的一步法制备。制备得到的纳米粒均小于100nm且粒径均匀,极大缩减了花色苷纳米体系的制备难度,同时具有更好的花色苷缓释吸收效果。在制备方法和吸收缓释效果上均优于两步法花色苷制品的生物性能。具体
技术实现思路
如下:
[0009]一种琥珀酰化酪蛋白

磷脂

花色苷纳米粒,其特征在于,由琥珀酰化酪蛋白、磷脂和花色苷制备的一种粒径在纳米级别的粒子。
[0010]进一步地,所述纳米粒粒径为70~100nm(PDI=0.10~0.15),包封率为40~70%,载药量为5~20%。
[0011]优选地,所述纳米粒粒径为80~90nm(PDI=0.10~0.15)
[0012]进一步地,所述纳米粒可使花色苷在胃肠环境中持续缓释,具有提高花色苷口服吸收律的作用。
[0013]进一步地,利用一步自组装的制备方法制成,包括如下步骤:
[0014]1琥珀酰化酪蛋溶液的制备:将琥珀酰化酪蛋白与超纯水混合后超声得琥珀酰化酪蛋白溶液;
[0015]2磷脂与乙醇溶液的制备:将磷脂与乙醇溶液混合后超声得磷脂溶液;
[0016]3琥珀酰化酪蛋白

磷脂

花色苷纳米粒的制备:将花色苷与HCl溶液混合,加入所述磷脂溶液,水浴环境下搅拌,再加入所述琥珀酰化酪蛋白溶液,在水浴环境下继续搅拌,得目标纳米粒;
[0017]所述琥珀酰化酪蛋白按照如下方法制备:
[0018]1将酪蛋白与浓度为0.04

0.05mol/L的NaOH溶液按照0.3~0.7g:30~60mL的比例混合,待所述酪蛋白全部溶解后,加入80mL的pH=7~8的PBS溶液,于65℃条件下搅拌90~120min,得酪蛋白分散液;
[0019]2将丁二酸酐与pH=7~8的PBS溶液按照350~450mg:10mL的比例混合,待所述丁二酸酐全部溶解后,采用边搅拌边缓慢滴加的方式,将其溶解于酪蛋白分散液中,搅拌40~60min后,再加入NaOH调节pH值至8~8.5,继续搅拌20~40min;
[0020]3将反应液在4℃下透析,其间换水2~3次,经冷冻干燥后,在4℃,保存备用。琥珀酰化以后酪蛋白的PI从接近5变为SCN的3左右,证明了SCN的成功制备。
[0021]优选地,所述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2]1将琥珀酰化酪蛋白与超纯水按照10~30mg:5~10mL的比例混合,超声至少 5min,得琥珀酰化酪蛋白溶液。本专利技术选用琥珀酰化酪蛋白作为转载材料,赋予纳米粒一定的负电性,与肠道吸收粘液层负电性相当,具有更好的吸收透过性;
[0023]2将磷脂与乙醇(95%)溶液按照150~250mg:15~25mL的比例混合,超声至少5min,得磷脂溶液。本专利技术选用磷脂作为转载材料,赋予纳米粒一定脂溶性可以很好地增加花色苷的两亲性,增加吸收效率,提高花色苷的生物利用度;
[0024]3将花色苷与pH=1.2~1.5的HCl溶液按照3~6mg:1mL的比例混合,加入所述磷脂溶液,在40℃水浴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琥珀酰化酪蛋白

磷脂

花色苷纳米粒,其特征在于,由琥珀酰化酪蛋白、磷脂和花色苷利用一步自组装制备的一种粒径在纳米级别的粒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粒粒径为70~100nm(PDI=0.10~0.15),包封率为40~70%,载药量为5~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粒可使花色苷在胃肠环境中持续缓释,具有提高花色苷口服吸收率的作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琥珀酰化酪蛋白是由酪蛋白与丁二酸酐反应制备而成,包括如下步骤:

将酪蛋白溶解在NaOH与PBS溶液中,制备得到酪蛋白分散液;

将丁二酸酐加入到酪蛋白分散液中,反应结束后,再加入NaOH调节pH值;

将反应液透析,经冷冻干燥后,得到琥珀酰化酪蛋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纳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述酪蛋白与所述浓度为0.04~0.05mol/L的NaOH溶液按照0.4~0.6g:40~50mL的比例混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粒,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斌田金龙司旭陈奕陈卫白卫滨藏志焕崔慧军姜桥张炜佳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