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锦宇专利>正文

汽车充电桩智能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74459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充电桩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控制主板、配装组件以及散热组件,控制主板用于智能控制汽车充电桩的充电过程,且控制主板上开设有若干圆形通孔,控制主板上还集成有与其电性连接的温度传感器,配装组件包括配装板,配装板上设有至少四组用于将控制主板固定在配装板一侧面上的锁紧件,配装板背向控制主板的一侧面上还固定安装有环形安装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充电桩智能控制系统由控制主板、配装组件、散热组件以及至少四组锁紧件组成,在配装组件以及至少四组锁紧件的作用下使得控制主板具备便于拆装的优点,便于后期维护,在散热组件的作用下可为控制主板进行良好地散热,可以保证控制主板能够长期稳定运行。稳定运行。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充电桩智能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充电桩
,具体是涉及一种汽车充电桩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安装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为各种品牌、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装有充电枪座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
[0003]目前的汽车充电桩智能控制系统主要由控制主板以及烧录在控制主板内部的控制程序组成,控制主板配合控制程序用于控制汽车充电桩的智能工作,汽车充电桩一般是24小时不停机,尤其是在夏季天气较热,使得长期运行的控制主板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影响工作性能,导致运行不稳定;另外,目前的控制主板一般都是焊锡焊接安装的,导致不便于拆装,后期维护比较麻烦。另外,充电桩为车载电池充电时的持续大电流还会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以保证充电桩能够长期稳定运行,同时尽可能降低持续充电大电流对车载电池的寿命影响为为目的,提供了一种汽车充电桩智能控制系统。
[0005]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汽车充电桩智能控制系统,包括:
[0007]控制主板,所述控制主板用于控制汽车充电桩智能工作,且所述控制主板上开设有若干圆形通孔,所述控制主板上还集成有与其电性连接的温度传感器;
[0008]配装组件,所述配装组件包括配装板,所述配装板上均匀开设有若干条形通孔,且所述配装板上设有至少四组用于将所述控制主板固定在所述配装板一侧面上的锁紧件,所述配装板背向所述控制主板的一侧面上还固定安装有环形安装座;
[0009]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固定安装在所述环形安装座上,且所述散热风扇与所述控制主板电性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控制主板中包括控制器、电感L1、MOS管Q1、MOS 管Q2、MOS管Q3、继电器K1和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MOS管Q2 的栅极,所述MOS管Q2的源极外接220V市电的正极,所述MOS管Q2的漏极连接所述电感 L1的一端,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车载电池的正极;
[0011]所述控制器的第二接口连接所述继电器K1,所述散热风扇的正输入端连接所述继电器K1 后连接至所述MOS管Q2的发射极,所述散热风扇的负输入端连接所述MOS管Q3的发
射极;
[0012]所述控制器的第三接口连接所述MOS管Q1的栅极,所述MOS管Q1的漏极连接所述MOS 管Q2的源极,所述MOS管Q1的源极连接所述MOS管Q3的源极;
[0013]所述控制器的第四接口连接所述MOS管Q3的栅极,所述MOS管Q3的源极外接220V市电的负极,所述MOS管Q3的漏极连接所述车载电池的负极。
[00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铜管,所述铜管固定安装在所述配装板朝向所述散热风扇的一侧面上。
[001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每个所述铜管上均套设有铝合金散热块,所述铝合金散热块上均匀开设有若干散热缝。
[001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配装组件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连接杆固定安装在所述配装板朝向所述散热风扇的一侧面上。
[001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板上靠近其两端对称开设有两个安装孔。
[001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环形安装座的侧壁上还设有若干缺口。
[001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每组所述锁紧件均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配装板朝向所述散热风扇的一侧面上螺母,所述螺母上均螺接有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上均转动套设有压紧块,所述压紧块在所述锁紧螺栓与所述螺母的相互配合下将所述控制主板压紧在所述配装板背向所述散热风扇的一侧面上。
[002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锁紧螺栓上均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压紧块与所述配装板之间。
[0021]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1、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充电桩智能控制系统由控制主板、配装组件、散热组件以及至少四组锁紧件组成,在配装组件以及至少四组锁紧件的作用下使得控制主板具备便于拆装的优点,便于后期维护,在散热组件的作用下可为控制主板进行良好地散热,可以保证控制主板能够长期稳定运行;
[0023]2、控制主板中的控制电路通过控制MOS管Q1、Q2、Q3的开关占空比,并利用电感的储能作用使得电池充电过程得到了有效缓冲,降低了持续大电流充电对电池寿命的影响,有利于延长车载电池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充电桩智能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充电桩智能控制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充电桩智能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充电桩智能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三;
[002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充电桩智能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四;
[0029]图6为图5中局部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0]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充电桩智能控制系统中的控制主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中:
[0032]1、控制主板;101、圆形通孔;102、温度传感器;103、控制器;P1、控制器的第一接口;P2、控制器的第二接口;P3、控制器的第三接口;P4、控制器的第四接口;
[0033]2、配装组件;201、配装板;202、环形安装座;203、连接板;204、连接杆;205、条形通孔;206、缺口;
[0034]3、散热组件;301、散热风扇;302、铜管;303、铝合金散热块;
[0035]4、锁紧件;401、螺母;402、锁紧螺栓;403、压紧块;40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37]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38]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充电桩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主板,所述控制主板用于控制汽车充电桩智能工作,且所述控制主板上开设有若干圆形通孔,所述控制主板上还集成有与其电性连接的温度传感器;配装组件,所述配装组件包括配装板,所述配装板上均匀开设有若干条形通孔,且所述配装板上设有至少四组用于将所述控制主板固定在所述配装板一侧面上的锁紧件,所述配装板背向所述控制主板的一侧面上还固定安装有环形安装座;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固定安装在所述环形安装座上,且所述散热风扇与所述控制主板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充电桩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主板中包括控制器、电感L1、MOS管Q1、MOS管Q2、MOS管Q3、继电器K1和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MOS管Q2的栅极,所述MOS管Q2的源极外接220V市电的正极,所述MOS管Q2的漏极连接所述电感L1的一端,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车载电池的正极;所述控制器的第二接口连接所述继电器K1,所述散热风扇的正输入端连接所述继电器K1后连接至所述MOS管Q2的源极,所述散热风扇的负输入端连接所述MOS管Q3的源极;所述控制器的第三接口连接所述MOS管Q1的栅极,所述MOS管Q1的漏极连接所述MOS管Q2的源极,所述MOS管Q1的源极连接所述MOS管Q3的源极;所述控制器的第四接口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锦宇
申请(专利权)人:李锦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