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管理充电桩的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4172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管理充电桩的散热结构,涉及充电桩领域,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两侧均开有安装口,且安装口内壁分别插接有排气机构和进气机构,所述排气机构包括安装框、固定在安装框一侧外壁的安装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半导体制冷芯片对安装盒内灌入的雨水进行制冷,在通过伺服电机驱动第一转轴旋转,第一涡扇会搅动安装盒内的雨水,提高雨水的制冷效率,再利用散热片进行冷热交换,以及散热扇叶旋转形成空气对流,提高了装置的散热效率;通过水泵往金属管内注水,水流会带动第二涡扇旋转,从而驱动第二转轴旋转带动进气扇叶旋转,无需电机驱动,既提高充电桩内的空气对流,使得空气能够充分接触散热网板,大大提高散热的效率。散热的效率。散热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管理充电桩的散热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充电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管理充电桩的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加,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现阶段,通常使用充电桩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充电桩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的停车场或充电站内,为不同型号的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0003]由于外界环境较差且散热性能不佳,使得充电桩的内部元器件容易受潮受损。现有的解决方案是增加风机数量,从而提高散热性能。但是这种运行成本较高,不利于充电柱的使用,且难以维护。
[0004]因此,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22015232.0)提出“一种充电桩的散热结构”,能够利用热空气的上浮作用,减少散热风机的功率,在相同散热风机功率的情况下,提高散热效率,但是该装置存在以下缺陷,首先采用空气对流的单一方式进行散热,导致散热的效率不高,且易进入灰尘导致内部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节能管理充电桩的散热结构。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节能管理充电桩的散热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两侧均开有安装口,且安装口内壁分别插接有排气机构和进气机构,所述排气机构包括安装框、固定在安装框一侧外壁的安装盒、固定在安装盒一侧外壁的伺服电机、通过联轴器固定在伺服电机输出轴一端的第一转轴、固定于安装盒另一侧的第一转轴外壁的散热扇叶、固定于安装盒内的第一转轴外壁的第一涡扇、安装在安装盒另一侧的半导体制冷芯片和安装在安装盒一侧的散热片;
[0008]所述进气机构包括固定框、固定在固定框一侧外壁的固定盒、通过轴承固定在固定盒内壁的第二转轴、固定于固定盒内的第二转轴外壁的第二涡扇、固定于固定盒一侧的第二转轴外壁的进气扇叶、安装在壳体顶部的水泵、通过导管与水泵的出水端相连接的金属管和固定在金属管外壁的散热网板。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转轴和第一转轴一端均设有清灰组件,且清灰组件包括过滤网、固定在第一转轴一端外壁的金属框和通过轴承固定在金属框内壁的滚筒毛刷。
[0010]优选的,所述安装框和固定框均开有透气口,且过滤网固定在透气口内壁,所述滚筒毛刷与过滤网一侧外壁相接触。
[0011]优选的,所述壳体顶部固定有三角框,且三角框顶部开有均匀分布的透水口,所述透水口内壁固定有滤网。
[0012]优选的,所述安装盒和固定盒顶部均开有进水口,且金属管底端固定在进水口内
壁。
[0013]优选的,所述安装盒和固定盒底部均开有排水口,且排水口内壁固定有连接管。
[0014]优选的,所述安装盒一侧开有均匀分布的固定口,且散热片固定在固定口内壁,所述壳体顶部开有对称分布的进水孔,且金属管顶端固定在进水孔内壁。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1、通过三角框和滤网对雨水进行收集,并通过半导体制冷芯片对安装盒内灌入的雨水进行制冷,在通过伺服电机驱动第一转轴旋转同时带动散热扇叶和第一涡扇转动,第一涡扇会搅动安装盒内的雨水,提高雨水的制冷效率,再利用散热片进行冷热交换,以及散热扇叶旋转形成空气对流,提高了装置的散热效率;
[0017]2、通过水泵往金属管内注水,使得雨水能够循环被制冷,通过散热网板进行冷热交换,水流会带动第二涡扇旋转,从而驱动第二转轴旋转带动进气扇叶旋转,无需电机驱动,既提高充电桩内的空气对流,使得空气能够充分接触散热网板,大大提高散热的效率,同时更加节能,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旋转时带动金属框旋转,能够利用滚筒毛刷对过滤网表面过滤的灰尘进行清理,既避免网孔堵塞,且避免灰尘进入充电桩内。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节能管理充电桩的散热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节能管理充电桩的散热结构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节能管理充电桩的散热结构的安装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节能管理充电桩的散热结构的第一涡扇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节能管理充电桩的散热结构的清灰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壳体、2排气机构、3进气机构、4安装框、5安装盒、6伺服电机、7第一转轴、8散热扇叶、9第一涡扇、10半导体制冷芯片、11散热片、12清灰组件、13过滤网、14金属框、15滚筒毛刷、16固定框、17固定盒、18第二转轴、19第二涡扇、20进气扇叶、21金属管、22散热网板、23水泵、24三角框、25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5]参照图1

5,一种节能管理充电桩的散热结构,包括壳体1、排气机构2、进气机构3和清灰组件12,壳体1两侧均开有安装口,且排气机构2和进气机构3均插接在安装口内壁,排气机构2包括安装框4、安装盒5、伺服电机6、第一转轴7、散热扇叶8、第一涡扇9、半导体制冷芯片10和散热片11,安装盒5固定在安装框4一侧外壁,且伺服电机6固定在安装盒5一侧外壁,第一转轴7通过联轴器固定在伺服电机6输出轴一端,且散热扇叶8固定于安装盒5另
一侧的第一转轴7外壁,第一涡扇9固定于安装盒5内的第一转轴7外壁,且半导体制冷芯片10安装在安装盒5另一侧,通过三角框24和滤网25对雨水进行收集,并通过半导体制冷芯片10对安装盒5内灌入的雨水进行制冷,在通过伺服电机6驱动第一转轴7旋转同时带动散热扇叶8和第一涡扇9转动,第一涡扇9会搅动安装盒5内的雨水,提高雨水的制冷效率,再利用散热片11进行冷热交换,以及散热扇叶8旋转形成空气对流,提高了装置的散热效率;
[0026]进气机构3包括固定框16、固定盒17、第二转轴18、第二涡扇19、进气扇叶20、水泵23、金属管21和散热网板22,固定盒17固定在固定框16一侧外壁,且第二转轴18通过轴承固定在固定盒17内壁,第二涡扇19固定于固定盒17内的第二转轴18外壁,且进气扇叶20固定于固定盒17一侧的第二转轴18外壁,水泵23安装在壳体1顶部,且金属管21通过导管与水泵23的出水端相连接,散热网板22固定在金属管21外壁,通过水泵23往金属管21内注水,使得雨水能够循环被制冷,通过散热网板22进行冷热交换,水流会带动第二涡扇19旋转,从而驱动第二转轴18旋转带动进气扇叶20旋转,无需电机驱动,既提高充电桩内的空气对流,使得空气能够充分接触散热网板22,大大提高散热的效率,同时更加节能;
[0027]清灰组件12包括过滤网13、金属框14和滚筒毛刷15,金属框14分别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管理充电桩的散热结构,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两侧均开有安装口,且安装口内壁分别插接有排气机构(2)和进气机构(3),所述排气机构(2)包括安装框(4)、固定在安装框(4)一侧外壁的安装盒(5)、固定在安装盒(5)一侧外壁的伺服电机(6)、通过联轴器固定在伺服电机(6)输出轴一端的第一转轴(7)、固定于安装盒(5)另一侧的第一转轴(7)外壁的散热扇叶(8)、固定于安装盒(5)内的第一转轴(7)外壁的第一涡扇(9)、安装在安装盒(5)另一侧的半导体制冷芯片(10)和安装在安装盒(5)一侧的散热片(11);所述进气机构(3)包括固定框(16)、固定在固定框(16)一侧外壁的固定盒(17)、通过轴承固定在固定盒(17)内壁的第二转轴(18)、固定于固定盒(17)内的第二转轴(18)外壁的第二涡扇(19)、固定于固定盒(17)一侧的第二转轴(18)外壁的进气扇叶(20)、安装在壳体(1)顶部的水泵(23)、通过导管与水泵(23)的出水端相连接的金属管(21)和固定在金属管(21)外壁的散热网板(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管理充电桩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轴(18)和第一转轴(7)一端均设有清灰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正红李福春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新聚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