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扣式电池壳分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4400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扣式电池壳分选装置,包括由平板构成的单输送通道,所述单输送通道一侧设有限位壁板,所述单输送通道包括通道主体和通道主体一侧边向外延伸的凸出部,所述通道主体与限位壁板连接,所述凸出部和所述限位壁板分别位于通道主体的两相对侧,所述单输送通道上设有分选位置,所述分选位置上,电池壳的重心位于所述单输送通道上,且电池壳的重心在第一直线远离所述限位壁板的一侧,其中,第一直线为电池壳开口端内径圆于所述单输送通道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单输送通道远离所述限位壁板的一侧边长度最长的两相交点的连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扣式电池壳分选装置,可自动地对电池壳进行分选,其避免了人工操作,省时省力,且效率较高。且效率较高。且效率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扣式电池壳分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扣式电池壳分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纽扣电池的电池壳1000,不管是正极壳还是负极壳,都是一端开口、一端封闭,且开口端直径通常比封闭端直径大,如图1所示。纽扣电池电池生产过程中,向正极壳内放入电芯,或向负极壳内安装密封圈时,都需先对电池壳(正极壳或负极壳)进行整列,使电池壳(正极壳或负极壳)翻转、开口统一朝上后,方进料进行组装操作。现有电壳上料装置,大都采用一振动机构,通过振动机构振动,使电池壳重量较重的封闭端朝下、重量较轻的开口端朝上,而后输出进料。这种电壳上料装置,可使大部分的电池壳开口端朝上,却不能让所有的电池壳开口端朝上,翻转效率较低,常需人工配合手动将开口端未能成功朝上的电池壳翻转过来,操作省时省力,生产成本高且效益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涉及一种扣式电池壳分选装置。
[0004]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扣式电池壳分选装置,包括由平板构成的单输送通道,所述单输送通道一侧设有限位壁板,所述单输送通道包括通道主体和通道主体一侧边向外延伸的凸出部,所述通道主体与限位壁板连接,所述凸出部和所述限位壁板分别位于通道主体沿电池壳输送路径的两相对侧,所述单输送通道上设有分选位置,所述分选位置上,电池壳的重心位于所述单输送通道上,且电池壳的重心在第一直线远离所述限位壁板的一侧,其中,第一直线为电池壳开口端内径圆于所述单输送通道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单输送通道远离所述限位壁板的一侧边长度最长的两相交点的连线。
[0005]进一步地,电池壳的重心位于所述单输送通道外的所有位置上,电池壳的重心均在第二直线靠近所述限位壁板的一侧,其中,第二直线为电池壳封闭端外径圆于所述单输送通道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单输送通道远离所述限位壁板的一侧边最外侧的两相交点的连线。开口端朝上的电池壳于所述单输送通道上的运行包括两过程中,一是电池壳的重心位于所述单输送通道上的过程,二是电池壳的重心位于所述单输送通道外的过程。电池壳的重心位于所述单输送通道上时,电池壳的封闭端自是可承载于单输送通道上;电池壳的重心位于所述单输送通道外时,电池壳的重心在第二直线靠近所述限位壁板的一侧,也可保证电池壳的封闭端自是可承载于单输送通道上。本技术扣式电池壳分选装置的该设置,可使得开口端朝上的电池壳于所述单输送通道上的整个运行过程中,均可稳定的承载于单输送通道上,不会掉出单输送通道上,而顺利地由单输送通道上输送通过。如此,在开口端朝下的电池壳不可通过单输送通道的前提下,让开口端朝上的电池壳可顺利通过整个单输送通道。
[0006]进一步地,所述凸出部的周边为弧形。该结构下,凸出部具有相对较大的面积,来承运开口端朝上的电池壳,使开口端朝上的电池壳的输送更为稳定。
[0007]进一步地,所述凸出部的周边为圆弧形。该设置,一方面,使凸出部具有相对较大的面积,来承运开口端朝上的电池壳;另一方面,圆弧形加工更为方便。
[0008]进一步地,所述通道主体的宽度为D1,所述凸出部的弧高为D2,电池壳开口端外径圆的半径为R1,电池壳开口端内径圆的半径为R2,D1和R1两者的关系满足
[0009] 。该设置,保证了电池壳于所述单输送通道上的输送过程中,电池壳的重心O不会一直位于所述单输送通道上,其还会有位于所述单输送通道外的时刻,而电池壳的重心位于所述单输送通道外的时刻,即为开口端朝下的电池壳掉出所述单输送通道创造条件。
[0010]进一步地,D1、D2、R1、R2四者的关系满足。该设置下,在开口端朝下的电池壳运行到所述凸出部处时,开口端朝下的电池壳伸出所述凸出部,伸出的部分无法承载在所述单输送通道上,为开口端朝下的电池壳掉出所述单输送通道提供条件。
[0011]进一步地,所述凸出部的半径为R3,R3与R2两者的关系满足。该设置,可使开口端朝下的电池壳运行到所述凸出部处时,所述凸出部可完全位于开口端朝下的电池壳,开口端朝下的电池壳外径圆与所述通道主体相交,开口端朝下的电池壳只能承载于所述通道主体上,开口端朝下的电池壳外径圆与所述通道主体两相交点连线构成第一直线,电池壳的重心在第一直线远离所述限位壁板的一侧,开口端朝下的电池壳可掉出所述单输送通道。
[0012]进一步地,所述凸出部的数量具有若干,所述若干凸出部沿所述单输送通道的输送通道排列分布。该设置,若干凸出部形成了若干分选位置,每个分选位置均可对电池壳进行分选,让开口端朝上的电池壳掉出所述单输送通道,该种冗余设置,有效保证分选的可靠性,使开口端朝下的电池壳均能从输出队伍中踢出,输出的电池壳则均开口端朝上。
[0013]进一步地,沿电池壳的运行方向,电池壳封闭端外径圆与所述凸出部的内切位置到相邻电池壳封闭端外径圆与所述凸出部的外切位置的距离为D3,电池壳封闭端外径圆的半径为R4,D3与R4二者的关系满足。该设置,保证了开口端朝上的电池壳于所述单输送通道上输送的过程中,开口端朝上的电池壳由所述凸出部移出,向相邻后一凸出部上传输时,电池壳的重心均位于所述单输送通道上,而不会因部分未承载在所述单输送通道上而掉出,其保证了开口端朝上的电池壳在于所述单输送通道上顺利输送。
[0014]进一步地,所述单输送通道螺旋安装于振动盘内壁,所述限位壁板为所述振动盘内壁。振动盘启动,振动盘内的电池壳单排、单层地沿被输送到所述单输送通道上,沿所述单输送通道进行输送,在所述单输送通道上输送的过程中,实现分级。由于在所述单输送通道上输送并分级的过程,要求所述单输送通道上的电池壳贴着所述限位壁板移动,振动盘输送的离心力,即有效保证所述单输送通道上的电池壳贴着所述限位壁板移动,其使得所述单输送通道对电池壳的输送更可靠。
[0015]本技术扣式电池壳分选装置,通过在所述单输送通道上设置所述分选位置,使开口端朝下的电池壳在分选位置上掉出所述单输送通道,而开口端朝上的电池壳则可顺利通过单输送通道上所述分选位置,如此,使得通过单输送通道上所述分选位置的均为开
口端朝上的电池壳,而开口端朝下的电池壳则完全被剔除出去,从而实现电池壳的分选,电池壳统一呈开口端朝上的状态输出后,便于后序工作。本技术扣式电池壳分选装置,可有效、自动地对电池壳进行分选,其避免了人工操作,省时省力,且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纽扣电池的电池壳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扣式电池壳分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扣式电池壳分选装置的单输送通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扣式电池壳分选装置的单输送通道使用过程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扣式电池壳分选装置使用过程中电池壳输送到分选位置上时的俯视透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本技术扣式电池壳分选装置使用过程中电池壳输送到两不同位置俯视透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7是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扣式电池壳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平板构成的单输送通道,所述单输送通道一侧设有限位壁板,所述单输送通道包括通道主体和所述通道主体一侧边向外延伸的凸出部,所述通道主体与所述限位壁板连接,所述凸出部和所述限位壁板分别位于所述通道主体沿电池壳输送路径的两相对侧,所述单输送通道上设有分选位置,所述分选位置上,电池壳的重心位于所述单输送通道上,且电池壳的重心在第一直线远离所述限位壁板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直线为电池壳开口端内径圆于所述单输送通道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单输送通道远离所述限位壁板的一侧边长度最长的两相交点的连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式电池壳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池壳的重心位于所述单输送通道外的所有位置上,电池壳的重心均在第二直线靠近所述限位壁板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二直线为电池壳封闭端外径圆于所述单输送通道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单输送通道远离所述限位壁板的一侧边最外侧的两相交点的连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式电池壳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的周边为弧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扣式电池壳分选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海涛吴兰熙谢光华许华灶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南平延平区南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