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无损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3952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17
本申请涉及一种管道无损检测装置,其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上设置有承载机构,所述承载机构包括用于固定探头的承载组件,所述承载组件与管道同轴相对转动,所述支撑机构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承载组件转动的驱动机构。本申请具有方便对管道环形焊缝进行周向检测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无损检测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无损检测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管道无损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无损检测是一种在不损害或不影响被检测对象使用性能的前提下,采用射线、超声、红外、电磁等原理技术并结合仪器对材料、零件、设备进行缺陷、化学、物理参数检测的技术,工程上为避免管道事故的发生,常采用无损检测技术对管道的缺陷进行检测。
[0003]相关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12646586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管道环形焊缝无损检测装置,其包括支架,支架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放置探测仪的固定板,固定板的侧壁设置有弧形板,弧形板上周向设置通槽和两条滑槽,滑槽与通槽平行设置,滑槽内设置有滑块,滑块上设置有丝杠,丝杠的端部设置有对称的两个弧形夹板。
[0004]检测时,将两个装置相对设置,将探测仪放置在固定板上,然后将探头穿过通槽使探头与管道的外壁上的焊缝接触,调节丝杆使两个对称的弧形夹板实现对探头的夹紧,然后手动滑动两个装置上的滑块,使探头在通槽内按照弧形轨迹运动,实现环形焊缝的周向无损探测。
[0005]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实现环形焊缝的周向探测需要同时滑动两个装置上的滑块才能完成对管道焊缝的周向检测,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方便对管道环形焊缝进行周向检测,本申请提供一种管道无损检测装置。
[0007]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管道无损检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管道无损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上设置有承载机构,所述承载机构包括用于固定探头的承载组件,所述承载组件与管道同轴相对转动,所述支撑机构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承载组件转动的驱动机构。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管道焊缝时,操作驱动机构,驱动承载机构绕管道周向旋转,承载机构带动探头绕管道周向旋转即可完成对管道焊缝的周向检测,从而减少了工作人员检测管道焊缝时的工作量,进而提高了检测时的工作效率。
[0010]可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用于支撑承载机构的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以管道轴线所在竖直面为对称面相对设置且抵接,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可拆卸。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时,第一支撑组件与管道同轴放置,将第二支撑组件通过连接组件与第一支撑组件进行连接,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以管道轴线所在竖直面为对称面相对设置,检测完成后,打开连接组件,将第二支撑组件从第一支撑组件上取下,从而完成对第一支撑组件与第二支撑组件的组装,提高了检测时支撑探头的稳定性,操作简单方便。
[0012]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
连接半环,所述第一连接半环与管道同轴设置,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半环之间设置有第一转动槽,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连接半环,所述第二连接半环与管道同轴设置,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半环之间设置有第二转动槽,所述第一连接半环与第二连接半环可拆卸连接形成圆形连接环,所述第一转动槽与第二转动槽组成圆形转动环槽,所述承载组件同轴转动连接于转动环槽内。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时,第一连接半环与第二连接半环通过连接组件进行连接,第一连接半环与第二连接半环组成圆形连接环,管道与连接环同轴放置,转动环上开设有转动环槽,探头在转动环槽内绕管道周向旋转,从而完成对管道焊缝的周向检测,转动环槽对探头转动起导向作用,提高了探头转动检测时的稳定性。
[0014]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半环外侧壁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半环外侧壁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块上的固定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上对应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块与固定槽卡接,所述第二连接块与固定块通过螺钉连接。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接半环与第二连接半环进行组装时,将第一连接半环与管道同轴放置,将第二连接半环与第一连接半环以管道轴线所在竖直面为对称面相对放置,从而将固定块与固定槽进行卡接,通过螺钉将第二连接块与固定块连接,从而完成对第一连接半环与第二连接半环的连接,提高了连接环的连接稳定性。
[0016]可选的,所述承载组件包括用于固定探头的第一承载半环,所述第一承载半环通过锁定组件可拆卸连接有第二承载半环,所述第一承载半环与第二承载半环以管道轴线所在竖直面为对称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承载半环与第二承载半环组成圆形承载环,所述承载环同轴转动连接于转动环槽内。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承载半环与第二承载半环组成圆形承载环,第一承载半环上固定连接有探头,承载环同轴转动连接于转动环槽内,驱动机构驱动承载环绕管道周向旋转,即可带动探头绕管道周向旋转,从而完成对管道的周向检测,减少了检测时的工作量,提高了检测效率。
[0018]可选的,所述锁定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一承载半环端面的锁定块,所述第二承载半环端面对应开设有锁定槽,所述锁定块与锁定槽卡接,所述锁定块与第二承载半环通过螺钉连接。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时,将第一承载半环与管道同轴放置,第二承载半环以管道轴线所在竖直面为对称面与第一承载半环相对放置,将锁定块与锁定槽进行卡接,将第二承载半环与锁定块通过螺钉连接,从而完成对承载环的连接,提高了承载环的连接稳定性。
[0020]可选的,所述第一承载半环轴向两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半环,所述第二承载半环轴向两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半环,所述第一限位半环与第二限位半环组成圆形限位环,所述第一连接半环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连接半环上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组成圆形限位槽,所述限位环同轴转动连接于限位槽内。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载环上固定连接有限位环,当承载环同轴转动连接于转动环槽内时,限位环同轴转动连接于限位槽内,限位环对承载环转动起导向作用,从而提高了承载环转动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探头转动检测的稳定性。
[0022]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一承载半环上的第一齿圈,所述第二承载半环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齿圈,所述第一齿圈与第二齿圈组成圆形齿圈33,所述齿圈转动连接于转动环槽内,所述第一支架上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同轴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圈啮合。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传动杆,传动杆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齿圈绕管道周向转动,齿圈带动承载环绕管道周向转动,承载环带动探头绕管道周向,从而完成对管道焊缝的周向检测,减少了驱动探头绕管道周向转动的工作量,提高了检测的工作效率,操作简单方便。
[0024]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5]1.检测管道焊缝时,操作驱动机构,驱动承载机构绕管道周向旋转,承载机构带动探头绕管道周向旋转即可完成对管道焊缝的周向检测,从而减少了工作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无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1),所述支撑机构(1)上设置有承载机构(2),所述承载机构(2)包括用于固定探头(5)的承载组件(21),所述承载组件(21)与管道(4)同轴相对转动,所述支撑机构(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承载组件(21)转动的驱动机构(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无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包括用于支撑承载机构(2)的第一支撑组件(11)和第二支撑组件(12),所述第一支撑组件(11)和第二支撑组件(12)以管道(4)轴线所在竖直面为对称面相对设置且抵接,所述第一支撑组件(11)和第二支撑组件(12)通过连接组件(13)连接,所述连接组件(13)可拆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道无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11)包括第一支架(111),所述第一支架(111)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连接半环(112),所述第一连接半环(112)与管道(4)同轴设置,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半环(112)之间设置有第一转动槽(113),所述第二支撑组件(12)包括第二支架(121),所述第二支架(121)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连接半环(122),所述第二连接半环(122)与管道(4)同轴设置,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半环(122)之间设置有第二转动槽(124),所述第一连接半环(112)与第二连接半环(122)可拆卸连接形成圆形连接环(123),所述第一转动槽(113)与第二转动槽(124)组成圆形转动环槽,所述承载组件(21)同轴转动连接于转动环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管道无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半环(112)外侧壁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114),所述第二连接半环(122)外侧壁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125),所述连接组件(13)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块(114)上的固定块(131),所述第二连接块(125)上对应开设有固定槽(132),所述固定块(131)与固定槽(132)卡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宝岛仝善松刘庆斌周涛谢国言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金相无损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