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挥发性有机物温压协同收集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3763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挥发性有机物温压协同收集处理装置,包括预处理装置;吸附罐装置,吸附罐装置的进气口与预处理装置的末端连通,吸附罐装置的尾气口与环境大气连通,吸附罐装置具有真空温控腔体;真空压缩装置,真空压缩装置的进气口与吸附罐装置的真空出气口连通;挥发性有机物储存装置,挥发性有机物储存装置的进气口与真空压缩装置的出气口连通,真空连接口与真空压缩装置的进气口连通。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挥发性有机物温压协同收集处理装置,利用吸附剂完成工业源VOCs的高效吸附,随后通过真空梯度升温控制对吸附剂进行高效解吸活化,相比于现有的高温解吸极易引发自燃或者爆炸,可以实现对工业VOCs的安全有效处理。可以实现对工业VOCs的安全有效处理。可以实现对工业VOCs的安全有效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挥发性有机物温压协同收集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环境保护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挥发性有机物温压协同收集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大气中PM
2.5
和O3的重要前体物,其中部分组分(例如苯和甲醛等)还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因此挥发性有机物的防治一直都是大气环境保护的重点。近年来,随着我国空气污染治理强度的加大,PM
2.5
浓度逐年下降,而O3污染却越发凸显。大量研究发现,我国大部分城市地区臭氧污染形成均处于VOCs敏感区,因此VOCs的有效控制就成了区域臭氧防控的重要内容。其中工业源排放是大气中VOCs 的重要来源之一,已成为大气VOCs减排的关注焦点。
[0003]末端处理技术是治理工业VOCs污染排放的主要方法之一。末端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冷凝、吸附、吸收和膜处理等物理吸附分离法,以及生物、燃烧、光催化以及等离子等生物化学降解法。由于工业源VOCs具有浓度低、风量大、成分复杂等特点,单一处理方法难以保证VOCs的完全降解。目前吸附法以及吸附解吸+燃烧/催化燃烧等方法被认为最为有效的处理技术。吸附剂通常选用活性炭和分子筛,其中活性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多的微孔,可以同时吸附多种挥发性有机物,且价格低廉,应用较广,但是高温解吸极易引发自燃或者爆炸;而分子筛因其结构坚固和热稳定性好,被作为催化燃烧的吸附剂,也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气处理,但其对挥发性有机物具有选择性,对于复杂的污染源难以保证多物种VOCs的完全吸收。此外,吸附VOCs的吸附剂属于危险废弃物,如不能够在工厂内实现无害化处置的话,须花费巨资委托专业公司进行处理,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负担。且吸附法处理的尾气如没有在线监测设备,无法评测吸附剂是否工作正常,极易导致挥发性有机物的超标排放。
[0004]基于已有研究基础,充分考虑目前VOCs处理过程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挥发性有机物温压协同高效收集处理净化方法与装置。首先利用吸附剂完成工业源 VOCs的高效吸附,随后通过真空梯度升温控制对吸附剂进行高效解吸活化,最后将解吸出的VOCs收集至储存罐中,最后对罐中高浓度VOCs进行综合利用或者无害化处理,最终实现VOCs的高效绿色治理与资源化。该方法与装置能够实现VOCs的真正无害化与资源化,并且智能控制、操作方便、运行成本低且易于监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安全、处理效率低以及无法资源化等方面问题。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挥发性有机物温压协同高效收集处理装置,本技术方法能够保证工业VOCs的安全有效处理,并可实现工业VOCs的高效绿色治理与资源化。
[0006]根据本技术的挥发性有机物温压协同收集处理装置,包括预处理装置,所述
预处理站装置前端与废气出口连通,所述预处理装置用于去除废气中的颗粒物、水份或者高浓度高沸点挥发性有机物;吸附罐装置,所述吸附罐装置具有进气口、尾气口和真空出气口,所述吸附罐装置的进气口与所述预处理装置的末端连通,所述吸附罐装置的尾气口与环境大气连通,所述吸附罐装置具有真空温控腔体,可对腔体内的吸附剂进行真空梯度升温控制;真空压缩装置,所述真空压缩装置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真空压缩装置的进气口与所述吸附罐装置的真空出气口连通,所述真空压缩装置可对所述吸附罐装置的真空温控腔体进行抽真空;挥发性有机物储存装置,所述挥发性有机物储存装置具有进气口和真空连接口,所述挥发性有机物储存装置的进气口与所述真空压缩装置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真空连接口与所述真空压缩装置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真空压缩装置可对所述挥发性有机物存储装置进行抽真空以及送入解吸出的挥发性有机物。
[000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挥发性有机物温压协同收集处理装置利用吸附剂完成工业源VOCs的高效吸附,随后通过真空梯度升温控制对吸附剂进行高效解吸活化,相比于现有的高温解吸极易引发自燃或者爆炸,可以实现对工业VOCs的安全有效处理。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挥发性有机物储存装置具有出气口,还包括: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装置,所述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装置与所述挥发性有机物储存装置的出气口连通;监控系统装置,所述监控系统装置分别与所述吸附罐装置、所述真空压缩装置、所述挥发性有机物储存装置以及所述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装置连接以获取相应装置的信号并对相应装置进行控制。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吸附罐装置包括吸附罐、设于所述吸附罐内的吸附剂、压力检测传感器以及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器设于所述吸附罐内且用于对所述吸附罐内的吸附剂进行梯度加热,所述压力检测传感器设于所述吸附罐外且用于检测所述吸附罐内压力,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吸附罐内部温度。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吸附罐装置包括第一吸附罐和第二吸附罐,所述第一吸附罐的进气口和所述第二吸附罐的进气口分别通过第一阀门和第三阀门与所述预处理装置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吸附罐的尾气口和所述第二吸附罐的尾气口分别通过第二阀门和第四阀门与大气连通,所述第一吸附罐的真空出气口和所述第二吸附罐的真空出气口分别通过第五阀门和第六阀门与所述真空压缩装置连通。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真空压缩装置包括真空泵和压缩机,所述真空泵的进气口通过第七阀门与所述第一吸附罐的真空出气口以及第二吸附罐的真空出气口连通,所述真空泵的进气口通过第九阀门与所述挥发性有机物储存装置的真空连接口连通;所述真空泵的第一出气口通过第八阀门与所述第一吸附罐和所述第二吸附罐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真空泵的第二出气口通过第十阀门与所述压缩机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压缩机的出气口通过第十一阀门与所述挥发性有机物储存装置连通。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挥发性有机物储存装置包括冷却器和储存罐,所述冷却器的进气口通过所述第十一阀门与所述压缩机的出气口连通,所述冷却器的出气口与所述储存罐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储存罐的出气口通过第十二阀门与所述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装置连通,所述储存罐的泄压口通过第十三阀门与所述吸附罐装置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储存罐的排液口通过第十四阀门与外部连通。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吸附罐为耐高压可真空密封腔体,所述吸附
剂为活性炭、分子筛、树脂以及硅胶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加热器为加热丝或微波加热器。
[0014]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5]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6]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挥发性有机物温压协同收集处理方法流程图;
[0017]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挥发性有机物温压协同收集处理装置示意图。
[0018]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挥发性有机物温压协同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装置,所述预处理站装置前端与废气出口连通,所述预处理装置用于去除废气中的颗粒物、水份或者高浓度高沸点挥发性有机物中的至少一种;吸附罐装置,所述吸附罐装置具有进气口、尾气口和真空出气口,所述吸附罐装置的进气口与所述预处理装置的末端连通,所述吸附罐装置的尾气口与环境大气连通,所述吸附罐装置具有真空温控腔体,可对腔体内的吸附剂进行真空梯度升温控制;真空压缩装置,所述真空压缩装置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真空压缩装置的进气口与所述吸附罐装置的真空出气口连通,所述真空压缩装置可对所述吸附罐装置的腔体进行抽真空;挥发性有机物储存装置,所述挥发性有机物储存装置具有进气口和真空连接口,所述挥发性有机物储存装置的进气口与所述真空压缩装置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真空连接口与所述真空压缩装置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真空压缩装置可对所述挥发性有机物存储装置进行抽真空以及送入解吸出的挥发性有机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挥发性有机物温压协同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挥发性有机物储存装置具有出气口,还包括: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装置,所述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装置与所述挥发性有机物储存装置的出气口连通;监控系统装置,所述监控系统装置分别与所述吸附罐装置、所述真空压缩装置、所述挥发性有机物储存装置以及所述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装置连接以获取相应装置的信号并对相应装置进行控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挥发性有机物温压协同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罐装置包括吸附罐、设于所述吸附罐内的吸附剂、压力检测传感器以及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器设于所述吸附罐内且用于对所述吸附罐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成龙牟玉静卓宇轩卓卫民刘鹏飞刘成堂卓鹏张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