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色系光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2623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暖色系光源,其使用波长约在550至600纳米之间的发光二极管,将一般白光发光二极管的色温调整至2500K左右,增加的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强度可以有效地降低色温。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暖色系光源的封装体可以将两种发光二极管封装在同一壳体内,或分别封装在各自的壳体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使用混 光的发光二极管混成的暖色系光源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半导体组件,其可以在很小的体积内以很有效率的方 式产生高亮度的光源。而发光二极管所产生的光源具有相当优异的单色性的 波峰。如果要使用发光二极管产升白色光,必须要混合数种色光。 一种简单 的方式是使用红色、蓝色、以及绿色的发光二极管产生白光。然而,目前以 三色发光二极管混成的白光并不均匀,并且需要使用复杂的光学方式将各色 光混合成白光。另外,发光二极管的亮度会随着半导体的温度而改变,当发 光二极管的温度增加时,混成的白光也会改变。另外,每个发光二极管的使 用寿命并不相同,当单一发光二极管失效的时候,产品的色光改变会很明显, 因而让使用者觉得很刺眼。因此,提供理想的白光是一重要的议题。目前的白光发光二极管所发射的光源,主要是以蓝光发光二极管加上黄 色荧光粉混合成白光。然而,这样的混光方式,提供的白光属于冷色系的白光,无法提供暖色系的白光。因此,Shimizu等在美国专利6577073中提出 使用蓝光、红光、以及荧光粉产生不同色系的白光,其中荧光粉的发射波长 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暖色系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发光二极管,其用以产生蓝色波长光源;一荧光粉,其吸收该蓝色发光二极管发射的一部分蓝色波长光源后,转换成较低波长的光源;一第二发光二极管,其发光波长在550与600纳米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暖色系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发光二极管,其用以产生蓝色波长光源;一荧光粉,其吸收该蓝色发光二极管发射的一部分蓝色波长光源后,转换成较低波长的光源;一第二发光二极管,其发光波长在550与600纳米之间。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色系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粉可为硅酸 盐、YAG、 TAG、硫化物、氮化物、或氮氧化物为主的荧光粉。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暖色系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粉的发射主 波长约在540至600纳米。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色系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 的材料系列为AlInGaP或AlInGaN。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色系光源,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世雄张家诚
申请(专利权)人:先进开发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