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O
‑
Z源Boost变换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O
‑
Z源Boost变换器。
技术介绍
[0002]传统Boost电路能简单的实现升压和降压的功能,但它的升压比为1/(1
‑
D), D为开关管S导通的占空比。若需要较大的升压因子时,例如当升压因子大于5 时,此时D大于0.8,这样开关导通时间过长而开关截止时间过短,从而导致损耗和温升过大,影响实用。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O
‑
Z源Boost变换器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当D较小时也可以实现较大的升压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O
‑
Z源Boost变换器,有效缩减开关管S 的导通时间,有利于散热,且升压能力更强,使用的电路元件减少,降低了成本,形成了保护电路,提供了更高的工作效率。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O
‑
Z源Boost变换器,变换器包括直流电源Vin、O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O
‑
Z源Boost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变换器包括直流电源Vin、O
‑
Z源网络、开关管S、二极管D2、电容C2和负载R:所述直流电源Vin,作为电源,具有正极与负极;所述O
‑
Z源网络,一端与所述直流电源Vin的正极相连,另一端通过所述开关管S与所述直流电源Vin的负极相连;所述开关管S,作为断联开关,具有漏极与源极,所述开关管S的漏极与所述O
‑
Z源网络相连,所述开关管S的源极与所述直流电源Vin的负极相连;所述二极管D2,具有阳极与阴极,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与所述开关管S的漏极相连;所述电容C2,具有阳极与阴极,所述电容C2的阳极与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相连,所述电容C2的阴极与所述开关管S的源极相连;所述负载R与所述电容C2并联;具体地,所述O
‑
Z源网络包括耦合电感线圈、二极管D1和电容C1,其中:所述耦合电感线圈,具有通过磁芯耦合的N1侧线圈与N2侧线圈,所述耦合电感线圈与所述开关管S的漏极相连;所述二极管D1,具有阳极与阴极,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与所述直流电源Vin的正极相连,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与所述N1侧线圈的同名端连接;所述电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哲,王琛琛,陈兴辉,周明利,罗韡,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